單俊凱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對于體育教學的關注程度也在不斷增加,除了關注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外,還開始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期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棟梁。在此背景下,不管是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模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但是由于空間、時間等多種因素限制,導致當前小學中高年級體育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體育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新時期下的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正視中高年級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而有效推進體育事業發展進程。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體育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不管是在課程結構,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方面都發生了巨大改變,給小學體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實際教學中,由于改革理論基礎較為匱乏,現階段下小學體育教學存在著明顯的形式主義與盲目追隨。比如雖然教學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是其教學內容、教學本質仍然與傳統教學相同,過分強調理論、系統體育知識;在課堂教學中仍然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評價中仍然以運動成績作為主要評價標準等等。
一、小學中高年級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單一化
現階段下,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但是觀察當前小學中高年級體育教學不難發現,大多數體育教學內容都較為常規化,理論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抽象,理解難度相對較大,而實踐教學大都是隊列練習、跑步、廣播體操或者根據當前學校現有器材安排具體教學內容,有鉛球就上鉛球課、有跳箱就上跳躍課。部分農村小學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在體育課上課時缺乏必要的教學設施,只是安排學生在操場上跑步。同時,受諸多現實因素影響,大多數小學都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師,不管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理念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且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單一化嚴重,導致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不佳。
(二)體育教師、學生意識較差
由于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沒有明確認知,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于體育學習也失去了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體育教師也忽視了對學生體育運動意識的培養,導致大多數學生體育意識偏差,只是在體育課上會進行一定體育訓練,沒有形成課下開展課外體育運動的習慣,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甚至一些體質差的同學會逃避體育課。
二、小學中高年級體育教學策略分析
(一)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應當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真正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落實至實際教學中,這不僅是新課改的要求,更是學生個人發展的必然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選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進而有效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的良好品質,幫助學生形成堅持鍛煉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意識,除了要傳授學生體育技能外,還要幫助學生明確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養成自主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創新自身教學模式,明確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將學生放置于課堂核心位置,掙脫傳統教學模式過于依賴、保守的教學模式,以學生個人需求為出發點,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引導學生更為深入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此外還要始終將自身與學生放置于平等地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真正做到“以生為本”。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針對當前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是否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具有形象化、直觀化等諸多顯著優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安排具體的鍛煉項目及動作,并要求學生模仿。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體育項目及動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進行示范,同時還要選擇慢放的方式為學生講解動作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體育動作。此種方式不僅可有效降低教師教學壓力,還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動作記憶,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達到較好的體育效果。由于小學生思想單純、簡單,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依據學生個人喜好適當應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教學,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更多體育知識。同時,在游戲選擇中,應當盡可能地選擇競賽性質游戲,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各個小組之間完成比賽。此種方式可有效培養學生體育競技精神,使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習的樂趣。
總而言之,為了進一步迎合素質教育發展,并切合時代發展的趨勢,需要眾多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不斷的總結和反思,提出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策略,以此解決當前的小學體育高年級教學的現狀,實現其進一步發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1]羅錦霞.論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美育融合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9(4):35-36.
[2]方麗莉.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4):16-18.
[3]鄭愛.提升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青少年體育,2019(1):103-10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