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高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在學習初級階段接觸的重要基礎學科。語文不僅具有語言上的工具性,同時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初級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道德感的有效途徑。針對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現狀進行反思,并針對現狀反映的問題與不足,提出有效的滲透德育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德育
小學語文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鏈條當中處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學生學習的初級階段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而小學語文教育當中的德育對小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初始時期,小學生對周圍事物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其道德感也開始形成,但由于小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因此容易被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為了使小學生在成長初級階段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必須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使小學生感悟世界的真善美,從而為日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基。
小學語文教育中德育的重要性還體現在語文這一學科的特殊性。語文具有工具性,能幫助學生運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與理解,同時更重要的是語文還具有思想性。學生通過對語文的學習,感悟人類通過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和意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德育觀念與審美情趣,這是語文教學中所特有的教學目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德育,并在整個小學教育中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現狀
(一)學校與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視不夠
語文教學具有思想性,并在學生道德觀念形成的初級階段具有重要意義。但一些學校與小學教師沒有清晰地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仍將語文教學作為語言工具性教學,沒有挖掘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的深層教學目的,使小學語文變成枯燥乏味,且缺乏教育性的課程。
(二)小學語文德育的方式流于表面
還有一些學校與教師意識到小學語文教育中存在德育,但教學的方式方法流于表面。具體表現在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蜻蜓點水式地提及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思想,其教學依然停留在課文文本上,沒有結合實際進行具體而深入的剖析與教育,因此學生沒有從內心深處受到德育,使德育的目的大打折扣。
從總體上可以看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滲透德育的重視度不夠,同時滲透德育的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德育流于表面。這需要教育工作者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努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教學水平。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一)轉變思維方式
為了使小學語文教育真正實現德育滲透,學校與教師應當及時轉變傳統思維方式,摒棄認為小學語文教學是語言工具性教學的觀念,將德育滲透教育真正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位置上,在轉變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將小學語文的工具性與思想性教學相結合。
(二)德育應從教師本身做起
要使小學語文德育真正達到滲透的目的,教師在日常教學和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必須做到行為示范、為人師表,為小學生樹立良好的德育榜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成為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情感思想的平臺,從而為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提供良好氛圍。在課堂之外,教師還應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從行動和語言上逐漸滲透美德的重要意義。
(三)深度挖掘教材內容
教師在利用教材進行滲透德育教學時應避免流于文字表面,而是結合實際展開聯系,使學生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接受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的課文《毽子里的銅錢》當中的小姑娘因為欠了賣烤山薯的老爺爺的銅錢,而感到十分難過。此時老師對姑娘說:“你長大以后要格外懂得體諒他們。”學生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并不能充分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此時教師應當深度挖掘教材,并聯系實際生活,帶領學生切實感受課文中體現的情感思想。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都有沒有在街邊買過烤紅薯呢?那么大家在買烤紅薯的過程中,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賣烤紅薯的爺爺呢?學生將會對這些日常生活問題加以回答,在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課堂之外多觀察小商小販們的形象、活動等,然后再來理解課文中老師對小姑娘那句話的深刻含義,學生便能夠更好地理解勞動人民的辛苦生活。只有深度挖掘教材內容并展開聯系,才能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情感思想并真正將德育滲透其中。
(四)滲透德育應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如何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感,在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踐。一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課外組織學生參觀公園、博物館等人文場所,使學生切實感受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形成良好道德觀的同時,學生還必須將其運用在個人的生活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靈活布置作業的形式,為學生的實踐提供契機,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觀察媽媽在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并為自己的媽媽寫一封信,真正使德育落到實踐中來。
四、小結
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德育具有重要意義,為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奠定基礎。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校和老師對其的重視度不夠,并且教育方法流于表面。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不足,學校與老師需要轉變傳統思維方式,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并聯系實際,從教師本人做起,實現小學語文德育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真正達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格.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28):46.
[2]王艷平.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才智,2017(29).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