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權
摘 要:中國詩詞是古典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從《詩經》的輕吟淺唱,到唐詩宋詞元曲,可謂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它滋養著中華兒女的精神發展和情操。學好古詩詞,對于初中生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現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古詩詞教學,更是給語文學習注入了新鮮的元素。將從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開展有效的古詩詞教學這個角度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古詩詞教學;核心素養;有效策略
在中國文化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古詩詞作為其中璀璨的一顆明珠,散發著熠熠生輝的光芒,從《詩經》的輕吟淺唱,到唐詩宋詞元曲的發展,深深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精神和情操。學好古詩詞,對于提升初中生的審美境界,培養其高尚的審美情趣,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當今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做好古詩詞教學,無疑會有效促進學生的人文底蘊和審美情趣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四大塊,即語言的建構和應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傳承和理解,不管是哪一種核心素養的發展,古詩詞教學均會對它們的激發和提升起著良好的輔助作用。
可是在對初中古詩詞教學現狀進行調研發現,我們的古詩詞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部分教師的自身文化素養有所欠缺,教學時往往照本宣科,了無新意,極大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表現在教師僅僅重視對古詩詞重點字詞的講解,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忽略了對詩詞意境的感悟和欣賞。由此導致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不足,興趣不高,自然也理解不透詩詞優美的意境和有趣的情理了。鑒于古詩詞教學中的不良教學傾向,我們從核心素養的幾大要點培養出發,對古詩詞教學的模式進行有效整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將從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力這個點上進行論述,探討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針對古詩詞中的審美對象分析,有效增加學生的審美體驗
古詩詞的語言妙不可言,它言簡義豐,通常是以簡潔精練的文字,塑造出生動和諧、色彩繽紛,而且動靜相宜的畫面,并且傳達給讀者一種深遠遼闊的意境,表達出作者真摯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著力發現古詩詞中的審美因素,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體驗,激發其審美情趣。
在古詩詞中,情景交融是其中一大突出的特色。幾乎所有的詩詞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既有濃濃的畫面美,又有深深的情感美。在教學中,我們要通過帶領學生透過古詩詞的優美語言,進而去感悟蘊含于其間的意境,各種感官被充分調動起來,進入到物我相融、如夢如幻的境界,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美感。例如在教學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詩時,筆者便通過播放音樂,把學生帶入到美好的春景中,讓學生想象詩中美妙的景色,其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兩句,更是對仗工整,把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而誰家新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的這種生機勃勃、動感十足的畫面描摹得細致到位。通過想象意境,深入文本,學生準確領悟到了詩中的美感,促進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選取古詩詞中高尚道德的體現,幫助塑造學生完善的人格
古詩詞除了具備語言美、意境美之外,還具有精神美,即流淌于字里行間作者的精神流露、態度體現,以及人格塑造,都是對學生進行完美個性培養的絕佳教材。我們從《詩經》中感悟到的最淳樸的道德風尚,到屈原、杜甫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從陶淵明的遠離世俗、悠然見南山的瀟灑處事,再到蘇軾的超然豁達,無一不為我們的情感激發和思想交流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課堂上,我們應該透過文字表面的描述,使學生感悟古詩詞中的品德美,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知、情合一,錘煉學生的意志。
例如,在教學杜甫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首詩時,通過對詩詞中的意境感悟,懂得了這首詩是作者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出自己立志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展示了自己的一片赤膽忠心。從而向學生傳達這樣一種觀點,使他們從小立下凌云壯志,誓為祖國的強大富強而奮斗。其他還有如珍惜同學友誼的、仁慈善良為人的、堅強獨立品質的等,均有著千古以來不可磨滅的魅力,是塑造學生完美人格的好素材。
三、參考古詩詞中傳達的生命意識,促進學生深刻理解人生價值
在初中的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生命意識方面的素材,大體來說,一類是表現為悲劇意識的體現,如馬致遠的《秋思》中,通篇就洋溢著濃郁的哀愁,“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而曹操的《短歌行》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達出對生命短暫的感嘆等。但是古詩詞即使是以悲劇的口吻來書寫,卻在文中激蕩著對年華易逝的感慨后,珍惜時間和生命的感情。讀這樣的詩詞,對激發學生珍惜時間、不虛度光陰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古詩詞生命意識的體現形式除了體現悲劇色彩外,還有的是以正面贊揚生命的話題,如“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那種爭分奪秒努力學習的意識,學生通過誦讀這些詩詞,會感悟到生命和時間的短暫,從而生發出珍惜光陰的珍貴意識。
例如,在教學曹操的《龜雖壽》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幾句,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積極進取、老當益壯的人生態度,對于正處于青春年少的初中生來說,更能夠激發起學生奮發向上的決心,讓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古詩詞是一座精神寶庫,我們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造力為目標,將核心素養作為古詩詞教學的出發點和依據,使課堂更科學、更合理,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世民.淺談初中語文故事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新課程研究,2011(5).
[2]張忠.初中古詩詞教學探微[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