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廣德
【摘要】農村勞動者常年背井離鄉在外工作,為城鎮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他們卻不能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只能將他們留在農村。這些兒童的受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在這個崇尚學習時代,我們一定要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深入探究留守兒童的教育質量問題,并且采取相應措施來保障留守兒童受教育權利,實現教育的公平。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 教育公平 現狀 對策
隨著農村務工人員不斷地涌入城市,農村的留守兒童越來越多。這些兒童正處于成長教育階段,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正確引導和感情呵護,就會在成長的道路上留下遺憾,最重要的是極易出現問題,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一定要嚴格對待、不容忽視。為此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現狀進行了具體分析,并詳細介紹了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要性以及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現狀
現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年齡普遍較小,還不能很好的照料自己的生活。并且生活經濟條件較差,缺少父母的疼愛。經濟和情感上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在各個方面存在問題。
1.生活方面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自身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在飲食和穿著上都比較節儉。很大一部分只是解決溫飽問題,沒有注重營養問題。農村留守兒童正處于長身體階段,如果長時間不注重飲食、營養不良,肯定會影響留守兒童的生長發育。如果個人衛生、疾病預防、人身安全方面不注意,也會存在比較嚴重的隱患。
2.學習方面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至關重要同時也存在嚴重問題。由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督促,使得兒童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經常會出現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學習上不積極、沒有主動性等問題,不僅如此,農村留守兒童的自律性和紀律性也比較差,不遵守學校和課堂紀律,遲到早退、打架斗毆,這些都會影響自身的學習。
3.品德方面
部分農村留守兒童都是由祖輩照顧撫養,由于祖輩的溺愛使得留守兒童不服從家長管教進而出現違反校規、迷戀網絡游戲等不良問題。更有甚者,在思想品德方面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
4.心理方面
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給農村留守兒童的心里帶來很大創傷。留守兒童與外界缺少溝通致使溝通能力不足,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表達出來,很容易造成性格孤僻,進而出現心里自閉。再者農村留守兒童不能及時將自己的想法與別人溝通,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一種自卑感,農村留守兒童的包容心也會受到影響,包容心差,容易導致他對社會存在一種敵對心理,進而出現過激或者不良行為。
二、提高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質量問題的方法對策
面對以上討論我們要盡一切可能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應該結合當地政府、家庭、學校一起,相互之間積極配合、合理分工,讓我國的農村留守兒童有更好的成長環境、更好的學習氛圍、更好的社會關愛。
1.當地政府
我們要積極發揮政府的作用,將政府的職能充分展現出來。要盡可能的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對農村留守兒童特別留意,保障農村留守兒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我們還要呼吁社會、民間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加大留守兒童的教育建設力度。我們還要利用社會媒體、社會輿論,積極動員全社會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并且參與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2.家庭方面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在注重追求物質需求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關注兒童的教育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應該對孩子在物質和教育問題上雙重重視。同時,家長還要改變以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綜合素質,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農村留守兒童家長要對孩子言傳身教,做好示范和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教育孩子。
3.學校方面
學校方面擔負著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主要責任,農村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問題,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和師資團隊。基礎設施的完善可以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可以增加學校的綠植,還可以加大體育設施的建設。而師資團隊的完善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還有利于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果。再者學校可以開設一些親情互動,如打電話、寫信等形式,從細微之處出發,讓農村留守兒童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同時學校還應該建設心里健康輔導課程,引導農村留守兒童正確看待人和事。
總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至關重要,不僅關系到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農村家庭的和睦,更關系到國民生計。我國要想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僅要對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給予高度關注,還要不斷努力去推進關于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一切工作,在政府的主導作用下,號召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結合一切可以集結的力量,盡早消除城鄉差距,建立公平的教育體制,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韓曉明,李雪平.農村留守兒童心里問題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13.
[2]何建云.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教育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