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雯漪?劉夢茹?黃汝?袁存玉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大學英語也逐漸受到了各大高校的重視,因此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及動機就變得尤為重要。本研究以安徽省五所高校的部分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了目標院校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及動機,并為改善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及動機提供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學習動機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College English has gradually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different universities, so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English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This study takes some student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in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explores their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refore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for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attitudes; learning motivations
【作者簡介】潘雯漪(1990.10-),安徽蚌埠人,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及英語語言學;劉夢茹,黃汝,袁存玉,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
大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各高校都開設了英語精讀以及視聽說等課程,因此英語也成了高校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學習態度和動機是學生高效學習,提高語言能力的關鍵因素,但學習態度不端正和動機缺失,是當代大學生學習英語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因此,本文的研究重點主要圍繞大學生學習態度和動機的規范與引導。
1.英語學習態度的概念。學習態度,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
2.英語學習動機的概念。學習動機,是指引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使之指向一定學業目標的一種動力傾向。
3.影響英語學習態度及動機的因素。學習態度由認識、情感和行為意向三種心理成分構成,學生們的學習英語的動機也受這三種因素的影響。因而只有對英語有著正確的認識,熱愛英語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學習英語,才能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更好提升自己的英語學習能力。
(1)認識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的特性與聯系,并揭露事物對人的意義與作用的思維活動。很多大學生對英語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層,他們認為英語只是眾多學科中的一門,學習英語只是課堂上老師留下來的作業,只是為了通過四六級從而順利地拿到畢業證書。其實隨著時代的變遷,英語已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它不僅僅是作為一門學科而存在,也是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語言而存在。
(2)情感是態度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人的情感復雜多樣,有積極向上的,也有憂郁沉悶的。情感的存在,對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對英語有了正向情感,才不會對學習英語充滿抗拒心理。
(3)行為意向是指人們對待或處理客觀事物的活動,表現為人們的欲望、愿望、希望,謀慮等行為反應傾向。行為意向分為正面的和負面的,只有正面的行為意向才會給英語學習以正確的指導。
通過對大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及動機的了解,筆者意識到學習態度及動機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為了更好地了解大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態度及動機情況,筆者采用了問卷調查的形式,以安徽財經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商學院五所高校10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電子版問卷1000份,回收986份,其中有效問卷967份,有效回收率為98.07%。問卷包含12道題目,調查內容涉及了學習時間、態度和動機(認識、情感和行為意向)及學習方法等方面。
1.正確認識學習態度對個體的行為具有指向性或動力性的影響。研究表明,71.5%的學生學習英語僅僅是為了應付四六級考試,僅有14.9%的學生表示對英語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13.6%的學生表示學習英語是為了以后的發展所需。
2.情感是影響學習態度的關鍵因素。情感態度大致分為三種,積極態度、中立態度和消極態度。根據調查結果顯示,63.9%的大學生的學習態度處于中立,對學習英語抱著不積極也不抵觸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英語學習效果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缺乏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導致英語學習失敗的重要原因。
3.正面的行為意向會給學生學習英語以正確的引導。根據數據結果顯示,學生學習方式較為單一,學習積極性不高。46.1%的同學學習英語的方式僅靠老師的課堂教學,課下從不花費時間自主學習英語。34.8%的同學課下學習英語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這樣的學習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僅有19.1%的同學愿意主動花費課余時間來學習英語。其次,學生上課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團隊協作方面也略顯不足。學習是一個個體與群體合作互動的過程,很多學生還沒找到合理的學習途徑,不喜歡與老師交流,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
通過大學生對英語學習態度及動機的調查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動機不明確,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英語學習態度與學業成績正相關,而且態度因素對英語成績的影響比其他學科更明顯。所以,要改變學生對學習英語的態度,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明確他們英語學習的目的。
2.合理控制情感,培養自主學習習慣。當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的負面情緒,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因此,在學習英語中將負面情緒轉換為正面情緒是很有必要的。其次,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不僅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也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為以后的發展做好準備。
3.改變行為意向,加強互動交流。學習英語的方式多種多樣,每個學生應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對于大學生來說,最多還是通過課堂學習英語,而師生交流不足,課堂活躍度不高也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一大阻礙,因而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多與老師交流,加強團隊協作,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改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改變學習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然而不同高校的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及動機,仍存在著很多不同方面的問題,行之有效且有針對性策略也有待更加完善,這也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1]姜凌琳.中職生學習動機對英語聽說能力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8(06).
[2]胡質良.動機缺失影響因素研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校園英語,2018(10).
[3]肖彬.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