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zhí)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學生自主選擇并利用現(xiàn)有的學習資源,在項目中探索、發(fā)現(xiàn)、交流、創(chuàng)新以獲得一種具體的知識和技能。本文對項目學習進行了簡介,分析了項目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項目學習進行了實踐探析——詞匯創(chuàng)寫、學科融合的文言文翻譯及創(chuàng)意寒假項目作業(yè)等半開放項目和開放項目“我們愛英語”派對,并根據(jù)實踐得出項目學習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項目學習;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探析
【作者簡介】陳芳芳,南平劍津中學。
項目學習即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也被理解為基于項目的學習方式,是一種順應歷史潮流符合新世紀學生學習特點的有效學習方式。它糅合了幾大教與學理念,如做中學(Learn by Doing)、問題型導向?qū)W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學生為中心學習法(Student-centered Learning)、以內(nèi)容為基礎的指導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情景教學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和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Teaching),形成了自己的理論與模式。項目學習在許多領域幫助許多學習者收獲成功,延展學習并拓寬了學習的深度和維度。而如何將學生培養(yǎng)成既具有學科素養(yǎng)又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心智自由的學習者成為新一代英語教師的挑戰(zhàn)。究竟,項目學習能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落地生根并取得成效呢?
研究指出,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zhí)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學生選擇、計劃、提出一個項目構思,通過展示等多種形式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式學習和傳統(tǒng)式學習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式學習的目標,是通過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的實踐方式,使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學科知識(subject core knowledge),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social-emotional skills)。
項目學習以問題驅(qū)動,激發(fā)求知欲,開啟探究及創(chuàng)新模式,進行評價及反思并提出解決方案或演示,并在此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表達及選擇,發(fā)展學生的21世紀4C技能即批判性思維技能、協(xié)作能力、交流技能及創(chuàng)造力。落地課堂,往往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采用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查閱資料-提出解決方案的模式進行。因此,項目學習的內(nèi)容需經(jīng)過精心篩選、用心設計并巧妙執(zhí)行。
夏雪梅博士在《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中提出“項目學習往往采用單元設計的方法,在課時不變的情況下提升教學價值。單元設計不是單純知識點傳輸與技能訓練的安排,而是教師基于學科素養(yǎng),思考怎樣描繪基于一定目標與主題而展開探究活動敘事的活動。”因此,項目學習要求教師站在宏觀的角度分析教材,提取出主要概念及技能培養(yǎng),不拘泥于教學形式進行新型教學設計與嘗試,以高階學習帶動低階學習,但與此同時,又要求教師要為學生搭設好腳手架,在不增加學生的認知負擔下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項目學習中教師的角色從教學組織者變成了學生學習設計師,這對教師是一大挑戰(zhàn)但也是巨大的學習機會。
項目學習在醫(yī)學領域、大學教育及幼兒教學中遍地開花,那么是否適用于分數(shù)至上的中學教育呢?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進與深入,項目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也會更加凸顯。
項目學習貼近學生實際,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有助于教師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初中學生正處于初步形成自己人生觀和世界觀的特殊時期,他們急著對自我進行探索進而探索世界,但同時欠缺正確合理的指導。他們有心理依戀卻不愿承認。尤其作為智能產(chǎn)品伴隨成長起來的一代,如果教師繼續(xù)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育他們只會得到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項目學習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的自我選擇即學生掌握主動權,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是一種贏的象征。
初中英語教材中的話題編排給項目學習提供了適宜的展示空間。以2011科普版《仁愛英語》教材為例,七年級到九年級共6冊書,每冊書四個單元,12個話題,涉及愛好、健康、環(huán)保及英語學習等諸多方面,并在每個話題末尾有個project項目板塊。在起始階段,教材更注重功能語匯的積累,在八年級和九年級中,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思維力的引導。因此,項目學習的設計更適用于八年級和九年級的英語學習,在深度話題中進行問題追問并試圖解決實際問題,直指項目學習核心。
項目學習可以有效指導學習者,從方法論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在實踐中提取適合學生的學習法,在同伴激勵中引導學生向更好的自己發(fā)展,助力學生提分。
項目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師生共同探究的學習合作體有助形成融洽的學習氛圍,為還不太成熟的初中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性的社會交往環(huán)境。
項目學習可以為學弱者提供二次機會,初中階段的兩極分化歷史源遠流長,很多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時就已經(jīng)輸在起跑線了,但項目學習的多元有助于語言方面的學弱者在小組合作的形式中發(fā)揮出其他方面的特長,一旦自信心被建立,學習動力的推動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項目學習的設計難度及難以實踐,讓很多教師望而卻步。那么在初中階段,如何進行英語學科的項目學習呢?筆者結(jié)合教授九年級的教學實際,設計了半開放項目及開放項目,進行了如下嘗試。
1.半開放項目——詞匯創(chuàng)寫項目。聽寫是很多英語課堂的常態(tài),如何利用聽寫達到思維訓練的目的?筆者采取的是巧用聽寫單詞進行故事創(chuàng)寫。寫作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吸引學生的在于——題目的新奇及故事情節(jié)的無限可能性。這與他們之前的命題寫作很不一樣,命題寫作就好比被捆住手腳的寫作,而創(chuàng)寫更有助于學生開發(fā)想象力及真實地運用所學語言。盡管這只是個小項目,但學生們同樣經(jīng)歷了分析問題(怎么把聽寫的20詞編成一個合理的故事)-查閱資料(回歸課本查找詞匯語句并嘗試運用)-提出解決方案(完成創(chuàng)寫)的過程,只不過這個半開放項目是由老師提出問題(利用20詞編出一個合理的故事),與學生一起形成學習的閉環(huán)。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想象天馬行空,其中不乏優(yōu)秀作品,最重要的是學生對于寫作的刻板印象有所改變,也變得更愿意嘗試。此寫作項目對于中下水平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激勵。受限于語法,很多中下水平的學生在寫作中很少有機會被表揚。但是項目作業(yè)的多維度評價——內(nèi)容和語言讓更多學生有機會被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