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筆者的一次磨課過程,較為詳盡地分析了這節課前后兩次不同的教學過程,得出自己的一點感悟。
【關鍵詞】教研課;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案例評析
【作者簡介】姜燕軍,女,漢族,浙江江山人,浙江省江山實驗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
剛開學,英語組就排教研課,讓我和另外一老師各上一節有關拓展型教學的教研課,原因是我們有一個省里的拓展型教學的課題。那么,就上季節吧。同事向我推薦了《小學英語語篇拓展百例》,《Colourful Seasons》,是有關四季的詩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一首詩歌,我將教學目標定為:能較好地理解詩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里出現的新單詞:colourful;busy;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一個季節,寫出自己的季節詩。
筆者進行了以下嘗試:
1.第一次教學。上課伊始,課前談話,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date today? Which season is it now? 呈現題目:Colourful Seasons;整體感知整首詩歌;接著出現四個問題:Spring is colourful. Why? Summer is so delicious. Why? Fall is so busy. Why?? Winter is so happy. Why?? 接著就按照問題的順序逐一學習詩歌的四個段落。學習了四個重點句子以后,筆者就重點請學生讀讀這四個段落,教師范讀,個別學生范讀,小組讀,男女生讀。最后,教師根據提供的語言支架示范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最后一步就是學生寫寫他們喜歡的季節并給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1)教學效果。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學生對于這首詩歌比較熟悉,但是很少有人注意有感情地朗讀,班里少數的優秀學生積極參與,但是對于學困生就缺少參與機會。
聽課教師反饋:教師沒有通過自己聲情并茂地朗讀來感染學生,整節課沒有進入良好的詩歌學習,每個篇章的問題都由老師提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現不出來,整節課缺乏美感。
(2)案例評析。整節課的內容選擇還是可以的,也比較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但是一些活動設計考慮不夠全面,比如教學colourful時,考慮到是新授單詞,教師也開展了拓展,但是,僅僅停留在衣服、花朵是五彩繽紛的,層次不是很深。另外,教師在呈現秋天的篇章時設計了聽力補充,
Fall is? ? ? ?, ( red,green)
Fall is so? ? ? ?! (busy, happy, funny)…
Fall, fall, I love you!
這個方式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教師問學生Fall is busy. Why?一個學生說到農民是忙碌的,教師給予肯定,還有一個學生說到The birds are busy. The squirrel is so busy. 教師備課時沒有考慮成熟,也不清楚學生的答案是否正確,既沒有肯定學生的回答,也未作出任何解釋。還有最后一個篇章提到冬天是快樂的,教師只是將圣誕和新年提了一下,而沒有通過學生和教師的討論得出冬天真正高興的原因。
在課后研討中我們認識到,新知教學的著重點是學生感知詩歌的魅力,體會語言的美麗和精辟,能用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創作詩歌。教學時不可過多地把知識直接呈現給學生,而要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和探究知識。針對第一次存在的問題,我們在第二次課中對教學過程做了改進。
2.第二次教學。
(1)教學過程。
1)增加歌曲熱身,活躍課堂氣氛。在簡短的談話后,教師進行了歌曲熱身《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2)詩歌或段落的呈現形式不一。
①增加了背景音樂,讓音樂伴隨整節課堂。配上不同的背景音樂學生不知不覺會受到感染。每個篇章分別呈現的時候配以音樂,教師或是學生示范的時候配以音樂,學生個別或是集體展示的時候配以音樂,學生動筆寫詩歌的時候也配以音樂。
②四個篇章呈現的方式各不相同。第一篇章通過師生間很自然的談話引入,通過教師動之以情的朗讀來呈現;第二篇章通過播放該段落的錄音并配上音樂來呈現;第三篇章通過完成聽力來呈現;第四篇章則用留白補空的方式,通過學生小組間的討論來呈現。 呈現的多樣化,避免學生注意力疲勞,又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可以說是聽說讀寫基本顧及,很好地發展了學生的多元智能。
3)調整解決問題的方式。將原來的由教師給出四個問題逐一解決改為由學生自己來提出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一起討論得出答案。這樣一來,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體現。
(2)教學效果。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通過自己的朗讀和思考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和解決,自主學習,激發了學習的欲望。四個篇章呈現方式的變換,避免學生的學習和審美疲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給出留白請學生討論得出第四篇章更具挑戰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聽課教師反饋:第二次的設計更加豐富和科學了,因為有了音樂的加入和教師自己的投入詩歌的意境渲染得非常不錯。
(3)案例評析。本節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得以激發,整節課的活動設計顯示了學習的層次性和系統性。請學生補充詩歌既有新意,又具備挑戰意味,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而且課堂里面有很好的生成,比如討論冬天的顏色,每人說得不盡相同,理由也不同。
一節好課可以帶給學生很好的享受,課后很多學生在自己的周記里寫了自己上這節課的感受,大部分學生表現出了對這節課的喜愛之情,他們也對自己用英語創作詩歌興奮不已。可見我們一線的教師平時在鉆研課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激發學生自主尋求知識的動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1]樊凱.從一次磨課歷程引發的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0,10.
[2]小學英語語篇拓展百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