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突破規約:學術寫作中的語類創新》一書中Tardy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審視語類的新視角,不再局限于傳統語篇規約,而是呼吁語類創新,發掘其在非典型語篇中的多樣性。本書重點探討了學術語篇中的語類創新,對母語寫作教學以及二語寫作教學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關鍵詞】語類創新;學術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門超元(1989-),男,漢族,山東萊陽人,曲阜師范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
語類(genre)可以簡單地被定義為語篇的類型,在語言學界不同的語言學領域對其有不同的界定和研究方法,有代表性的流派主要有新修辭學流派、系統功能語言學流派和應用語言學流派。國內基于語類寫作教學的研究大多是借鑒國際前沿領域的相關研究范式(韓金龍,秦秀白 2000; 韓萍, 侯麗娟 2012等),國外學者盡管也提及語類創新的理論意義和教學價值(Bhatia 2004; Swales, 2004),但是論述不夠詳盡,只有Tardy一人用整本書的篇幅詳細探討學術寫作中的語類創新及教學意義。
本書一共包括六個章節,第一章Tardy首先向讀者們介紹了一些生活各領域標新立異的語類實例,例如在一封續租信中寫道如果承租人不再續租出租人將需要“接受嚴重的心理治療”(P.13)。通過展示此類打破常規的案例,Tardy旨在向寫作研究者和教師表明語類創新如何與動態的社會權利關系相聯系,如何挑戰傳統認知,以及如何在課堂情境中促進學生對語類的習得。第二章,作者把語類創新(genre innovation)這一概念與其他領域的相關概念緊密聯系,包括格萊斯會話分析中的flouting, 語言哲學和應用語言學領域的language games, 世界英語研究領域中的linguistic nativization等。Tardy指出革新的前提是要求說話者或者寫作者具有一定的語言、符號或者文化資本,因此,上述能力越高的作者越有可能寫出打破慣例的文章,而讀者的可接受性也是影響語類創新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第三章中,作者闡述了語類革新的原因。一些學者希望借助于非常規手段進行知識構建,例如在全民科學時代研究者需要依靠普通民眾收集數據,這就需要該領域的學者們在傳統語類面前做出創新,重新組織研究手稿的結構和語言以便提升公眾參與度。此外,其他學術寫作者為了表達個性,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也會做出相應的創新。還有一些學者為了批判性的目的進行革新,比如對抗甚至改變強勢的傳統語篇類型。Tardy在本章還介紹了影響語類創新可行性的因素,比如非西方文化語境下的學者的語言能力,特定語類的創新性是如何被界定的等。第四章作者詳細闡釋了如何評估上述因素。Tardy以高年級本科生的環境科學課為例,通過觀察每節課的進程,檢查課程資料,以及訪談等策略,發現盡管教授對文本形式上的創新不抱積極態度,但卻鼓勵學生在研究計劃中的創造性思維,尤其是新穎的研究問題和多樣開放式的研究結果。
第五章作者著重闡述了學術寫作中語類創新的意義,向學習者指出使用某一語類的可替代語篇的益處。Tardy還詳細介紹了在所其教授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寫作課上如何引導學生對語類不同形式的習得。比如,在一次導入性的練習活動中,作者要求學生收集基于同一語類的不同樣本并比較各樣本之間的不同,這種方法有助于學生較好地理解語類的可變屬性;在另一項任務中,學生被要求通過多模態重組的方式嘗試語類的創新,將一篇普通文本轉換成幻燈片的形式呈現。上述活動中作者的首要目的并不是為了打破傳統而刻意創新,而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領悟語類創新的潛在可能性以及影響創新后語類可接受度的因素。本書的最后一章作者對以后的語類創新研究路徑給出建議。
《突破規約:學術寫作中的語類創新》一書對從事母語和二語寫作的學者和教師來說均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Tardy的寫作風格清晰明了,觀點論述全面,內容通俗易懂受眾廣泛,對新手和專家均具有參考價值。書中所涉及的案例真實,既涉及剛入門的本科學生也包括高級的專家學者,為不同級別的學術語篇語類創新提供可能性,同樣她的教學思想也適用于不同層面的學習者和課堂寫作教學。筆者認為今后該領域的相關研究還應考慮語類形式創新和思維創新之間的關系。內容的創新是否需要借助于語類形式的創新來傳達,語類,文本和思想內容之間存在何種關系。對于一些特定的語類,比如數字博客,其本身就具有創造性,這種創造性是否能被看作語類的創新。本書為學術語篇的語類創新提供了發人深思并且易于理解的研究路徑,并指導教師將創新模式融入課堂寫作教學中以強化學生的語類意識以及語類創新能力。
[1]韓金龍,秦秀白.體裁分析與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0(01):11-18.
[2]韓萍,侯麗娟.從體裁分析角度探索研究生學術英語寫作能力培養[J].外語界,2012(06):74-80.
[3]Bhatia, V. K.. 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 A genre-based view[M]. New York: Continuum,2004.
[4]Swales, J. M.. Research genres: Explorations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