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瑞翔
摘要:經濟社會的發展在給企業帶來機會和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激發了企業的內在自我創新,從而面對越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對于礦業集團而言,從傳統的財務核算模式當中跳出,尋找更加高效和成本節約的財務核算模式,提升企業的內在活力和發展能力也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集中核算模式在礦業集團當中實施的重要性和關鍵途徑等方面展開闡述。
關鍵詞:集中核算;財務模式;礦業集團
如何通過新的財務模式和管理手段讓傳統行業,尤其是重工行業煥發更輕的活力與動力一直是業內人士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在企業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定價體系已經趨近于成熟,企業想要更好的擴大利潤空間更多的需要依靠新技術的提升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通過提高效率來降低其他方面的運營成本。財務運營是企業中十分核心關鍵的一環,在財務成本降低的同時保證財務核算質量極其關鍵。
一、礦業集團實施集中核算模式的重要性
傳統財務核算模式是建立在原來公司規模沒有那么大的假設之上,在公司規模較小的時候,分公司覆蓋的地域范圍較小,且公司整體業務規模也不會過大,用傳統的財務核算模式,在溝通效率和財務經營管理質量水平的保證等方面都不會過多的受到影響。然而隨著規模的擴大,企業職能部門龐大,工作內容復雜,就容易造成財務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的增加和工作效率的下降。同時,分散式的財務核算模式也不利于企業加強內部審計和財務管控,會給財務舞弊等行為留下更多的操作空間,加大管理和治理難度。
財務集中核算模式自從產生應用以來,逐漸受到了各大型公司的青睞,主要原因在于這種核算模式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有效提升會計信息核算準確度,并更加全面及時的把握整個公司的運營狀況。另外,集中核算具備流程統一,標準統一,處理方法統一等特性,因此在提高財務結果質量之外,還能夠有效的提升財務處理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率,對于內部控制的加強及合規政策的推行都有所幫助。
二、礦業集團實施集中核算模式的途徑
(一)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統一系統
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對于這種財務集中核算轉型而言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工具,它承擔著跨越地理局限和提高時間效率的重要任務,因此,在進行轉型之前首先要做好系統平臺的搭建,讓數據的傳輸和數據的分析都有一個穩定高效的載體。想要跨越集團和分公司之間的地域差異,并提升各方面工作溝通與開展的效率,必須要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服務技術,建立起統一的報賬與查賬系統,才能夠從技術層面更好的輔助支持集中核算模式的應用。在統一的會計系統當中,各個地方的財務工作人員都依照同樣的規則輸入財務信息,從總部層面來看,財務信息的匯總和分析響應速度更快,結論輸出的效率和質量水平都會更高。但是要注意保證信息系統的安全防御機制的建設,以及權限準入的設定,防止出現內外部的財務信息泄露風險,這就需要企業更加注重計算機硬件和系統軟件方面的維護和優化,以防技術層面的不合規風險影響企業整體的財務管控水平。
(二)優化內部管理,標準收支流程
企業在傳統的分散財務核算模式當中已經建立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流程,對于各種收支流程的條款也做了標準化的規范。但是正如前文所說,在技術變革的同時,內部控制制度也應當隨之有所變化和優化。一方面要加強對于集中核算系統的內部管理,從職級的權限設計,匯報條線設計,審核批復權限設計等等,都要從線上和線下都做出明確規定,并且嚴格根據制度實行與考核,根據相應的制度條款給出正向激勵措施和負向懲罰措施,通過這些機制控制員工的不合規行為。另一方面,還要把金額較大的,或者涉及范圍較大的支出作為強風險管控點進行重點管控,確保資金流出和使用的安全,防止資金被濫用。
(三)加強集團管控,把控財務核算
礦業集團在加速擴張的過程當中,業務占據市場的范圍越來越廣泛,這帶給集團更多的收益可能性以及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讓集團管控的風險大幅提升。地域的跨越和規模的擴大,都讓集團總部在管理地方并科學有效運營整個集團運轉的時候,都面臨更大的難度,這主要是各方面信息在集團和地方之間流通速率慢,信息不透明導致的。集權和放權的平衡對于任何一個集團總部而言都是十分糾結的過程,如果過于集權,大事小事都要抓,則會影響整個集團決策的效率,也容易導致總部一言堂,在未能充分理解地方業務的情況下就做出不夠科學正確的決策,但如果過于放權,雖然體現了總部對于地方的信任,卻也將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了地方的手上。因此放權和集權也是一個在工作中因地制宜逐漸調整至最佳狀態的過程。對于財務核算而言,就要相對的加強管控力度,防止地方的財務運轉不當,影響整個集團的經濟效益和財務安全。
(四)優化會計流程,提升核算效率
對于礦業集團而言,集團總部與各個地方子公司的業務聯系的越來越密切,財務核算相關的業務發生的也更加頻繁。將傳統的財務核算業務轉到線上完成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流程相應的優化。很多公司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以及內部控制的嚴密,常常會用十分嚴格冗長的會計制度對會計工作進行監控管理。更有甚者,在傳統向電子轉型后,還無法拋棄傳統紙質填單申請,記賬留存的方式,導致各種財務申報流程在紙質上完成一次,又在線上批復一次,造成大量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浪費,對于企業管理提升而言無異于畫蛇添足。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公司沒有想好自己變革的原因和具體操作規劃,只是為了做而做,就必然會面臨很多實際操作中顯現出來的弊病。因此,在集中核算模式推行的各個階段,都應當注意會計流程的優化,不能夠為了做而做,反而導致了效率的降低和工作的冗余,這樣也會讓員工在操作時增加更多的壓力和不滿,不利于企業內部和諧。
(五)調整組織架構,提高人力能效
從分散核算轉到集中核算的過程當中,還會涉及到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人員架構的調整和優化。在分散核算制度下,不同分公司或職能部門的同類型財務工作都有不同的專人去負責,這樣的財務架構實際來說是比較冗余的。而一旦轉用集中財務核算的模式,所有職能部門的會計工作都會轉移到集中的財務核算中心完成,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員按照應收會計和應付會計等職能分工,各司其職,工作熟練度和效率都會提高,那么所需的會計工作人員也會相應減少,從這個角度來看,推行集中核算的財務模式還要考慮人員組織架構的調整,保證人員的合理配備,在人力資源成本上也盡量做到合理節約。此外,集中財務核算中心并不意味著大量做重復的會計實務操作,工作結構和人力架構轉變的同時,財務工作者的角色也應當有相應的提升,從一個會計核算者逐漸轉變為財務管理者,對于員工本身、工作完成質量以及公司整體發展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公司只有源源不斷發展人才梯隊,才能始終保持公司成長的活力和內在動力。
三、結語
在礦業集團發展的過程當中,應該始終把財務運營管理放在關鍵的戰略位置,結合自身的經營狀況和特點,因地制宜的優化本公司的財務集中核算模式。在集團當中實施集中核算財務模式時可以通過建立統一信息技術系統,標準化內控流程,加強對地方公司財務核算管控,優化會計流程提升財務運營效率等手段。同時,公司都應該意識到,財務集中核算的應用及效果的顯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如果在推行過程中過于急功近利,往往會事倍功半,甚至起到與預期相反的作用。因此,在任何新的模式或管理方法推行時,都應該循序漸進,并結合公司實際,以目標為導向的調整推行的速度和方式,確保公司穩定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靜.礦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建設探索[J].當代會計,2017 (03): 38-39.
[2]張勇.分析企業財務會計中的集中核算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18 (13): 158.
[3]梁莉.企業財務集中核算若干問題及措施分析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 (20):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