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摘要:政府采購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出現,使采購費用得到了降低,節約財政資金,約束市場經濟中的采購行為,并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更好的規范采購人的采購行為。但是,在政府采購實際工作中遇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對政府采購成效的發揮起到抑制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政府采購的概述,然后分析了目前政府采購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最后針對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傳統的政府統一配送和供給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要,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職能和任務在不斷拓展和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為了實現對財政性資金更好的利用和管理,推行實施政府采購政策。政府采購也稱公共采購,是指國家各級政府及其所屬機構為了從事日常的政務活動或為了滿足公共服務的目的,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購買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政府采購制度是對公共采購活動的規范,在管理過程中執行的一系列法律和條例都是長期的政府采購實踐總結形成的。行政事業單位利用財政性資金進行政府采購,采購的貨物是否為剛需品、對供應商的選擇是否符合全公開要求、采購的行為是否規范等,這些問題都涉及到公共資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要求。由此可見,國家財政要想對公共資金進行嚴格的監督控制和管理,使公共資金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必須從規范政府采購做起。
一、政府采購的概述
(一)政府采購的類型
政府采購分為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采購的商品要在預算中事先列支。集中采購是列示在集中采購目錄中的,采購限額以上的商品、工程和服務。不同地區集中采購目錄的內容各不相同,它是政府采購范圍的具體化,是編制政府采購預算和政府采購計劃的基礎和依據。政府采購目錄包含了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日常政務活動或為公眾提供服務所需的各種商品、工程和服務項目。分散采購是指采購人將單項或者批量采購預算金額在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沒有列入集采目錄的項目自行組織采購或委托采購代理機構代理采購的行為。
(二)政府采購的方式
《政府采購法》規定的政府采購方式:公開招標、邀請招標、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單一來源采購、詢價采購。
(三)政府采購業務具體流程
1.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政府采購業務首先需要在當年預算中列支
2.在當年預算范圍內提交政府采購計劃
3.審批同意后組織實施采購活動
4.購買方和銷售方簽訂采購合同并備案
5.合同的履約及驗收
6.政府采購資金支付
7.采購材料存檔備查
(四)網上商城、批量采購和定點采購管理
除了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外,網上商城、批量采購以及定點采購也是行政事業單位普遍采用的采購方式,以上三種方式都有各自具體的適用范圍和使用標準,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不同,各地財政部門會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使各地政府采購工作順利進行。目前定點采購在培訓、會議方面適用較多。對于網上商城、定點采購或批量采購不能滿足需要的其他項目,行政事業單位可按本單位內部相關規定自行采購,不需履行政府采購程序。
二、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在執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政府采購制度不夠完善,在實際業務活動中缺少法律依據
我國目前針對政府采購行為的政策法規主要有《政府采購法》、《招標投標法》、《預算法》和《合同法》等,其他基本都是規章、辦法、文件。從現階段發展情況看,我國現行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已遠不能滿足實際發展的需要,政府采購活動在某些方面存在漏洞和空白。基于此種情況,各地行政事業單位在采購中普遍存在隨意性和不規范等現象,不僅對政府采購的效率有著一定的影響,還使公平競爭形同虛設,對政府采購的信譽和質量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二)加強監管政府采購過程,杜絕腐敗現象
政府采購過程中公開招標方式形式化嚴重。公開招標方式本意是想吸引更多優質的供應商進入,從而采購到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許多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供應商之間、委托代理機構之間的“回扣”現象時有發生。供應商、廠商通過手段從政府公務人員手中取得優惠待遇,政府公務人員自身獲得“回扣”,大家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這種惡劣行為的發生,最終導致政府采購政策提高資金效益的優勢變成了官商勾結擾亂市場的劣勢,不僅給經濟活動本身帶來危害,使不法商家有機可乘,更重要的是這種采購機制給國家財政造成巨大損失。
(三)政府采購信息化普及不夠,消除地方保護
目前網絡信息化已非常普遍,但很多地區的政府采購信息并不互通,信息公開不及時,造成信息宣傳面較窄,自然很難實現資源共享,與許多優質供應商失之交臂。如果遇到需求方所要購買的產品專業性較強時,能夠響應的供應商更是寥寥無幾,流標、廢標現象較為普遍。此外,政府采購地方保護政策仍然存在,其他地區許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受到該政策的影響無法進入市場,本地的政府采購只能在本地供應商之間選擇,最終導致資源的浪費。
(四)政府采購的優勢不夠明顯
現行政府采購除了網上商城以外基本不能提前付款或貨到付款,所以供應商不會將價格報的太低。許多供應商認為已經是政府采購網站登記備案的供應商,同未入網的供應商比占據優勢,購買方使用的是財政性資金,產品又是公共用途,所以不會過多注重價格、質量,最終導致通過政府采購取得的貨物、工程、服務,往往達不到購買方原本的需求,浪費資源。
(五)政府采購人員缺乏職業化培訓,專業素質亟待提高
政府采購同一般的財務工作不同,它涉及到經濟、服務、工程等多門學科知識。政府采購從申報預算,提交計劃、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履約驗收等多個步驟,需要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和程序做支撐。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擔任政府采購相關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單位財務人員,缺乏系統的采購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制度的對策
(一)完善法律體系,使政府采購法制建設更加健全
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辦法,完善政府采購規章制度,為政府采購活動保駕護航。重視目前采購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解決,為制度完善提供素材,建立多層次完備的法律體系。根據各地方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實施細則,為法條做出詳細的闡述。
(二)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體系
政府采購的整個過程應當是公開、透明的,不僅應該接受財政部門、審計部門、人大的聯合監管,還要讓采購單位時時了解采購的最新政策、制度變化、方法要求等。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信息做到無死角、全公開,社會公眾可隨時查閱、監督,避免“暗箱操作”。采購完成后,嚴格履約驗收、備案程序,采購單位紀檢監察部門應行使相應職權,必要時可尋求相關法律程序。
(三)擴大采購信息化公開范圍,實現網絡資源共享,破除地方保護
加快推進政府采購信息化建設,建立一個全國或者某大區范圍內統一的政府采購平臺,將政府采購有關數據信息登記備案,并且實現網絡信息全公開、全覆蓋,供需雙方只要登錄該網站便可以查到想要獲取的信息。破除地方保護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門檻設置方面不以地域為標準,應優先考慮性價比較高、質優價廉的商品。
(四)采購業務形式多樣化,突出優勢
政府采購應開展多種采購形式,目前網上商城采購已經在遼寧地區推廣應用。網上商城通過電子化交易手段,利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技術,采購人可以自行登錄系統根據需要快捷的了解商品信息及比較價格,并直接下單采購,送貨上門,其售賣商品價格公開透明,交易過程簡便高效。全國其他地區也可以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開展靈活多樣的采購形式,突出優勢。
(五)行政事業單位應高度重視采購人員的職業化教育,提高專業素質
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行為是一項專業性及政策性較強的工程,負責采購的人員不僅要具備財務方面的知識,還要熟知政府采購的相關政策、制度。各單位應定期組織采購人員進行職業化培訓,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專業素質,還可以強化專業服務意識,提升工作效率。
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制度已實施多年,政府采購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市場經濟條件的控制,節約財政資金并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是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措施。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政府采購工作成效的發揮,相關部門應深入剖析,細化采購資金支出監督,完善采購治理機制,優化采購管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政府采購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李佳敏.政府采購的現狀[J].問題與對策,2013,1.
[2]政少綱,熊小剛.政府采購[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