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鵬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已經出現了很長時間,但是在一些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方法跟師生所扮演的角色仍然需要調整。學生學習語文需要不斷積累才能提升。在語文學習中,想要積累知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大量閱讀,只有進行了大量的閱讀,才能在閱讀中認識更多的生字、詞語和語句,才能培養自己的語感,才能提高語文其他方面的能力。所以說,閱讀在語文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想讓小學生學好語文,就必須從閱讀教學出發,對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了新的探索,望同行采納。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目前,很多學校都在極力地倡導教學改革,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語文閱讀教學發揮重要的作用。以下是筆者對閱讀教學的一些探索。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具有指導性
很多農村的小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差,父母的知識水平比較低,導致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差。其主要的原因:第一,農村教師大部分自身職業素質不高。由于在農村地區交通不便利,信息不發達,導致教師長期不能與外界接觸,教學方法過于傳統,不能做到與時俱進,所以,也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從而導致學生的知識沒有得到拓展。第二,家長自身的素質不高。由于這些家長的普遍文化知識淺薄,也沒有很好的遠見,在他們心目中,只要學好課本知識就足夠了,更別談什么指導孩子閱讀。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導致農村小學生閱讀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要想改變這種狀況,想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就必須教師跟家長進行有效的配合。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應該爭取得到家長的積極配合。教師在學校課堂上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閱讀可以是默讀,也可以是大聲朗讀。教師可以成立專門的讀書QQ群或者微信群,每天放學回家,讓學生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由家長指導和監督完成,并發錄音到這個讀書平臺,起到一個鼓勵和監督的作用。只有教師和家長積極配合,學生才能不斷地堅持閱讀,也能在長期的日積月累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語文成績。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具有創新性
當重新審視閱讀教學的時候,我們不難看出,當前的農村小學課堂教學存在著很大的不足,需要教師積極改變。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不高,學習習慣較差。還有一部分學生聽、說、讀各個方面都很好,但是在書寫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書寫不工整或者筆畫不對,這樣對語文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其實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語文教師根本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上,也沒有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標準對各個學科都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主要是大力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響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實施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革課堂教學形式,不斷優化課堂設計,形成開放性課堂,力求創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合理創新閱讀教學形式
一提閱讀的本領,很多教師都會先讓學生先讀懂句子、段落和整篇文章,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默讀和背誦。很多教師認為這就是閱讀的本領,只要做到這些就足夠了,其實不然。雖然學生會讀、會背,但是并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詞匯和句子,也沒有真正領會文章的內涵。
新課標提出,教師應教會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本領”,也應當培養自己的語感。朗讀和背誦這些本領也得有。其中,理解本領就是獨立閱讀本領的核心。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學生才會真正領悟文章的意義,才會掌握文章的知識,也能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因地制宜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師要做到因地制宜、穩扎穩打,重點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在語文中掌握學習的規律。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獨立創新能力。語文閱讀教學包括兩個方面: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這些課外閱讀可以有多種形式。例如:自讀積累、口語交際和書面表達等??梢宰寣W生互相比較、體味感悟和辨析爭論等。在閱讀活動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制定有效的評價體系。
總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容忽視。教師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鼓勵和監督學生大量閱讀和堅持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學習習慣,把閱讀當成一種樂趣。這樣,學生才能在長期的閱讀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才能提高語文其他方面的能力,也為提高語文成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鳳英.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J].學周刊,2015(12).
[2]田曉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3).
[3]劉啟明.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氛圍的營造[J].新課程導學,2014(27).
[4]李俊州,宋麗萍.如何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J].新課程(小學),2015(4).
[5]周旋凱.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