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春 邵超 雍燕
摘 要: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對大學生黨員來說,要掌握黨員必須具備的黨章和黨的基本理論基礎上,要加強自身黨性修養,提升個人“三觀”,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加強文化自信則是增強其個人道德修養的一項重要措施。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豐富的精神財富,對大學生黨員提高自身品德修養、踐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勇擔時代先鋒,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大學生黨員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里的文化包含三個方面內容,即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此可見,增強文化自信對當前中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推動文化強國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國家已將提升和增強文化自信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提和保障,這一戰略高度。
當代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代大學生黨員則是大學生中的領軍人物,是時代的先鋒,在高校大力宣揚優秀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培養和教育之中,這既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客觀需求,這有利于大學生黨員完善個人道德品質,有利于提升大學生黨員民族榮譽感、愛國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提高黨性修養,牢固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當前大學生黨員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文化自信教育力度不足,效果不佳
在大學生黨員培養和教育實踐中,很多黨校雖有文化自信的內容,但都是結合黨課開展,或是結合實踐教育課,未能將優秀傳統文化擺在重要位置,優秀傳統文化育人功能沒有發揮出來。缺乏對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沒有在大學生黨員內心中喚醒、激發出文化自信,讓優秀傳統文化未能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發揮更大的教育指引作用。
(二)對優秀傳統文化認同度不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
部分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主要內容等缺乏系統性學習,對傳統文化內涵和精神實質了解不充分,課外閱讀相對較少,主要學習還局限于課堂學習。個別大學生黨員對優秀傳統文化優秀作品僅限知道,缺乏自主學習,更不能激發出文化自豪感;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國情懷、愛國主義、積極的義利觀等缺乏深入學習,理解不深,與實踐結合不緊密,主動學習的動力不足,未能將正確的傳統文化融入到自己行動上。個別大學生黨員在培育踐行先進文化中模范作用不夠突出,平時工作看不出來,關鍵時刻站不出來,危機關頭豁不出來,這都是內心文化不自信、勇于擔當精神缺乏的表現。
(三)新媒體時代對文化權威的消解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平臺成為輿論的重要陣地,大眾文化思想和娛樂至上的一些潮流,對大學生思維方式、價值取向、行為模式產生影響,主流文化傳播渠道受到挑戰,對傳統文化權威也產生一定的消解的副作用,容易使個別大學生黨員不能正確鑒別,導致缺乏文化自信,容易被一些新穎、獨特的事物所影響,而忽略甚至曲解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精髓和思想價值。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增強大學生黨員文化自信方面的實踐思路
(一)強化“鑄魂育人”,樹立正確文化觀,增強文化自信力
(1)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滋養作用。鑄魂育人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藍圖中,鑄牢立國之本、鑄塑興國之魂、鑄就民族之魄的系統工程。優秀傳統文化歷經風雨,在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精神追求、育人方式等方面深刻影響著中國。
在大學生黨員開展鑄魂育人,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引領,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筑牢思想和價值共識。堅持“優秀傳統文化進黨課”,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育人、鑄魂優勢,引導大學生黨員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圍繞文化傳承,組織教工黨員與學生黨員座談交流、黨員干部與學生黨員結對子等形式,增強對學生黨員理論教育和實踐指導。邀請校內外專家為大學生黨員講授以傳統文化為專題的黨課和講座,提升大學生黨員思想政治高度。
(2)引導大學生黨員正確理性對待外來文化。培養大學生黨員對外來文化的鑒別能力,才能真正處理民族、國家及黨內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在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特別是自媒體終端和軟件的普遍應用,大學生隨時能夠了解世界各地即時發生的事件,大學生接觸外來文化的機會更多、渠道更多元。提高大學生黨員對外來文化的鑒別能力迫在眉睫。首先,要幫助大學生黨員增強對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情感認知,做到“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積極踐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定“四個自信”。其次,要積極開展“第二課堂”,貫徹好“三全育人”,幫助大學生黨員中厚植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鑒別能力,有效剔除外來文化糟粕,堅守優秀傳統文化。再次,要引導大學生黨員吸收中外文化的先進成果,真正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保持本民族、國家及黨內文化的主體,不斷實現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創新成果。
(二)聚焦“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認同感,提升文化塑造力
(1)要深度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當代價值。所謂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是指傳統文化中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內涵。優秀傳統文化為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寶貴的文化資源和豐富的方法借鑒。加強大學生黨員文化自信教育,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將其融入到大學生黨員發展、教育、培養過程之中,更有利于提高大學生黨員自身的素質涵養,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在日常學生教育中開展“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黨員愛國、修身的內在能力,激發其動力;在黨校中結合微黨課,設置以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歷史故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讓大學生黨員體味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實質,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激發自主學習傳統文化熱情,增強文化自豪感;積極開展“思政課+傳統文化”模式,在發揮思政課堂上思想育人的基礎上,加強家國情懷、愛國主義等內容講授,發揮傳統文化育人功能,讓大學生黨員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緊密聯系起來,積極投身到國家建設和發展“四個偉大”事業中來。
(2)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效結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在大量而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發展實踐中發展而來,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就是在優秀傳統文化中凝練、升華而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很多共識和相同的內容,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來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當代大學生黨員要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踐行者和模范生。以優秀傳統文化為資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用經典的故事來闡釋,讓這些經典人物和故事成為大學生黨員學習的楷模,更能激發大學生黨員的學習熱情。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倫理觀融入到大學生黨員思想道德培養之中,用儒家“仁愛”原則指導他們學會與人和諧相處,合理處理嚴己與寬人,增強人格魅力;用正確的義利觀去引導他們合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提高思想境界;用誠信原則指導他們做人做事,提高道德水平;用和諧觀增強共享意識,合理處理競爭與合作,提高合作意識。通過開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文本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增強大學生黨員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功能。
(3)抓好黨員發展培養制度建設,提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力。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三會一課”。“三會一課”制度是黨的基層支部長期堅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黨的組織生活的重要制度。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要主動學習、儲備傳統文化的知識,通過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組織大學生黨員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引導大學生黨員將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到現實生活之中,不斷增強文化自覺性,增進傳統文化認同,牢固樹立正確“三觀”,提高黨員發展教育質量。
(三)著眼“以文化人”,踐行文化先進性,發揮文化引領力
(1)抓好骨干帶頭,提升優秀傳統文化自信力。要讓優秀傳統文化進入“黨校培訓”“支部政治理論學習”“學生品牌活動”等,充分發揮“校園先鋒工程”引領示范作用,突出先進性教育,增強大學生黨員學習動力。黨校培訓是黨員集中培訓的重要場所,開設專題培訓章節、內容,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黨的優良傳統、革命先烈精神緊緊聯系,有利于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個人道德情操。要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與黨的優良傳統的“魂”緊密結合,內化成自身的行為準則,利用研討交流,領悟、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提升道德追求,傳承紅色基因。讓大學生黨員在日常實踐中去踐行先進文化,用黨的先進思想指導行動,充分發揮文化引領力。
(2)講好中國故事,切實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傳統文化中眾多經典人物、故事及思想觀念,有很多優秀的中國故事,深挖這些資源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提高中國聲音的底氣。要將文化自信轉換為個人的遠大抱負就是要創造更豐富的物質精神產品,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理想,用自己的勵志故事去感染他人,去激勵他人。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活動,組建優秀傳統文化演講團,建立“中華文化經典資源庫”、開展“中國好故事”活動等,積極發揮大學生黨員在學生群體中的威望和影響力;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將文化自信教育與網絡陣地緊密結合,實施紅網工程,發揮和拓展“兩微一端”育人渠道,讓他們在參與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堅定文化自信,讓他們在校園內、甚至國外講好中國故事,發揮文化軟實力。
(3)聚焦培養時代新人目標,提升大學生黨員勇于擔當的內生動力。新時代,新擔當,作為時代先鋒,當代大學生黨員必須具有社會擔當和創新精神,有職業素養和人文情況,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更需具備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和傳承,以自己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重大戰略命題,成為文化自信的篤定者,成為先進文化的踐行者。
三、結語
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基石,而文化自信的最高層次是人的道德自信。對于大學生黨員而言,要厚植優秀傳統文化,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堅定自身理想信念,不斷提升文化定力,增強文化自信。在學習和實踐中,積極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和思想內涵,做一名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傳承者和先進文化的堅定踐行者,用自己行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用自己的行動描繪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做一名弘揚文化自信的時代先鋒。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18.
[3] 張利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魂育人的精神滋養[J].社會科學統戰,2016(06).
[4] 陳健,郭淑新.文化自信視閾下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J].廣西社會科學,2017(09).
[5] 習近平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
基金項目:文章為遼寧高校黨建課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視角下增強大學生黨員文化自信的實踐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018GXDJ-QN029。
作者簡介:王長春(1983- ),男,遼寧朝陽人,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語言應用及思想政治教育;邵超(1988- ),男,遼寧朝陽人,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黨建及思想政治教育;雍燕(1984- ),女,遼寧阜新人,凌海市第一初級中學,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