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鳳翠
為了更好地發揮教研部門服務教學、指導教學的功能,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積極探索教研工作新路徑,首創了“入校辦公”的縣域教研指導新模式,賦予了縣域教研指導新的內涵。具體可概括為四個“注重”:一是注重教研員的服務和指導功能;二是注重資源共有共享;三是注重現代理念的普及;四是注重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大力推進“入校辦公”教研指導模式的實施。
一、全面調研,科學判斷入校辦公主方向
一是多管齊下,全面提升。教研室為教研員制訂了“自我修煉+引進來+走出去”的發展路徑:既開展不同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又引進名師給教研員作講座,還讓他們“走出去”學習先進理念并將其內化成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其目的是通過研究學習,為基層學校提供更好的幫助與服務,從而實現專業引領。
二是入校調研,全面摸排。首先是教研員對教師的紙質備課進行檢查,以全面衡量其水平和質量。其次是觀摩教師的課堂教學,找出教師專業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其改正。然后是參與教師評課,了解教師們的評課水平。之后是檢查有無過程性評價材料。最后組織開展全縣中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活動,對他們的基本功水平進行全面的衡量和考察。同時,在小學階段還開展了聯片教研活動,即以鄉鎮中心小學為中心,輻射各個學區,摸查全縣小學教育教學現狀。
三是科學判斷,全面匯總。通過全面調研,教研員要對前期工作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匯總,以便更好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這樣,入校辦公第一階段的主方向就明確了:解除備課的桎梏,加強備課的指導性。
二、解難破難,開創入校辦公教改新氣象
1.欲因勢利導,解難遇阻力
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根據前期調研情況,再結合學校備課要求,出臺了《平原縣備課管理與指導方案》。該方案有效利用各校普遍使用的導學案,在形式上刪繁就簡,還有配套的“備課審閱與指導審批單”,明確了教師、備課組、學校等各方面的職責。雖理論上設想的審、批、備環節健全,但在執行時卻遭遇了“形而上”的問題。
2.全方位立體化,解難呈新氣象
為促進落實,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獨辟蹊徑,逆向思維,以點促面,打造全方位的指導體系。逆向思維是指將課堂現象作為探究的備課問題,再反過來指導教學;以點促面是指以骨干教師的上課、備課為例,來促進同學科教師的備課;全方位是指以研促教,即教研員深入備課組,同學科教師通過課前說課、課堂聽課、課后評課和課后試課等環節來構建教研系統。這樣創新性地增加了如下內容:通過引導業務領導參與教科研活動,來督促他們提升業務管理水平;同時,引領業務領導關注備課組的評課能力。這一輪的入校辦公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呈現出了種種新氣象。
一是教研方式的新氣象。小學教研活動以中心小學為中心,進行合作教研,構建“教學點到位、連校成片、合片成面”的教研體系,形成了聯片教研的常態。
二是教學教研氛圍的新氣象。以前的集體備課基本是走形式:大家對照課本圈圈畫畫,畫出主要的知識點就算是集體備課。如果時間充足,集體備課的話題還有可能發生偏移。而現在,大家討論的是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政治學科的初一教材是部編人教版的新教材,在集體備課時間,教師們就會展開開誠布公的討論,各自發表見解……這使教師們有了思考的意識、思考的方向和備課的意識,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教研氛圍。
三是教研員與教師關系的新氣象。在傳統的視導方式中,教研員和教師之間總是缺少互動,如在聽評課中往往只有教研員的點評,很少有教師參與討論。自入校辦公工作開展以來,在有些學科教研活動中,學科教師和教研員就會去主動探討問題、發表意見。比如,平原縣第五中學的張麗萍老師,為了上好一節公開課,主動邀請教研室的教研員與其一起磨課。教研員也不遺余力,獻計獻策,最終張老師的這節公開課獲得了國家級一等獎。
四是教學成果新氣象。在2016至2018學年中,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獲得了全市教學質量一等獎。近年來,在省、市德育優秀課例評選中,平原縣獲獎人數居全市首位,其中有十人被推薦參加省優秀課例評選,有一人參加了全國德育優秀課例評選并獲得了一等獎……
三、創新指導,深化入校辦公教改新舉措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研室入校辦公制度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當教研改革提升了基層教師的備課意識,密切了教研員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后,對課堂教學的指導形式就變得更加靈活多樣、更具有創新性了。這使“課堂及時指導”成了這一階段入校辦公的一個亮點和特色。
然而,在備課環節雖然注重了課堂預設,但在教學環節卻容易忽視課堂生成和學生。這是一線教師們的一個痛點。因此,進行及時指導,就是打造精彩課堂的有力保證。
例如,平原縣第五中學的一節化學課上,教學內容是“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授課教師一開始就給出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想以此引導學生直接進入計算環節(沒有引發學生的思考,對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沒有建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此時,原教研室阮主任及時走上講臺,對學生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相對分子質量是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這個問題引發了學生們的積極思考和探究。在他的帶動下,教研員和教師們也認同了這種指導方式。
化學教研員任振興老師也進行了新的嘗試。平原縣第三中學的“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的化學課上,授課教師直接給出了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然后讓學生模擬課本上的例一和例二進行計算。此時,大部分學生處于懵懂狀態,不知如何計算。這就是教師對學情估計不到位所致,是典型的關注“教”忽視“學”。長此以往,就會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任振興老師發現此情況后,及時幫助授課教師微調了課堂內容,直到學生們都釋然為止。
教研員的及時指導,傳遞了這樣一種理念:關注學生、關注學情、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這也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基本要求。
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近幾年的探索雖然伴隨著矛盾和爭議,但也有長足發展的教育事業和正在逐步成長的教師為證,所以以入校辦公為特色的基層教研指導還會一直踐行下去。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中國的教育藍圖進行了描繪,對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教育人新的使命。面對新時代,平原縣教育局教研室全體人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教學科研的道路上繼續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