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為語文教師首要思考的問題,作為一名專業從業者,教師應當順應素質教育走向,深入學生主體對學生的需求進行精準定位。通過外部誘因和滿足學生內部需求兩種方法來喚醒學生,打破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傳統認知,確保學生具有學習語文知識的激情。相信在興趣這一原動力的影響下學生能夠克服學習過程中的諸多阻礙因素。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習興趣;策略分析
教師應當以研究者的視角分析原有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具有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這一體驗雖是心理層面上的,但是其會轉變為一定的行為意識,能夠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并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持續穩定學習。無形中形成了正確的個體行為態度,學生從原有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渴望了解和理解語文知識,處于一個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點。
一、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必要性
通過研究發現學生這一學習主體在語文知識學習中不具有穩定性,學生無興趣學習猶如無土之木,缺乏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難以根本理解與掌握語文知識。學生盲目學習,但是在學習中難以取得良好的反饋,最終產生挫敗感的心理傾向。長此以往,學生陷入學習的惡性循環,學習興致持續下降,不佳的身心狀況下學生難以派生好奇傾向,然而原則內驅力多半是由好奇傾向中派生出來的,學生缺乏認知驅動力難以投入時間與精力學習掌握語文知識。
在信息這一原動力的影響下能夠推動學生自覺勤奮學習,消除原有的學習無力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學生投入時間與精力對語文材料進行細致的認知信息加工,促進深度理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認知結構,具有較廣的包容面和較高的知識理解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應當進行工作定位,將學生作為主要研究主體,知道自己將做什么和怎么做,有意識地創設情境,確保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真知識。教師應當實施啟發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提出不超過學生認知范疇的語文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知欲望,進而推動學生進行主觀意識評定。學生通過個人主觀探索和合作學習方式找尋問題的答案,在完成教師布置的某一項問題任務后獲得滿足感,形成良好的態度定勢,學生對教師產生積極的態度定勢,增強對語文課堂的認同感。學生具備喜好肯定到內心傾向,能夠有意識地增加語文知識接受的量,這比原有的教學方式更加有效。
如在學習《因小失大》一文中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疑問,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探討,分析題目的具體含義。為了延伸教學深度與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去說明這一句話。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集中注意力感知具體事物,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恰當的時間插入人生道理,將書本上的知識延展到生活中,讓學生懂得其中大道理,做一個睿智的人。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教師在講解《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文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表演活動。學生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會投入時間與精力熟悉教材內容,把握人物性格,在教材提供信息的基礎上加上主觀理解,學生積極投入排練工作中去,能夠進行人物代入。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人物語言的固定聯系,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積極滲透情感,增強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僅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其旨在通過情感滲透確保學生具有文本理解能力,通過教學手段拉近學生與文章之間的感情,學生能夠進行角色代入,開啟一段心路歷程,在自我探索過程中深入把握文章脈絡,了解文本感情基調。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講解之前先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為自己的父親洗洗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這些能夠為后續學習做鋪墊。學生由文中的人物聯想到自身,深深感受文中所言的父愛。另外,教師可以借此機會設置相關主題的座談會,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從小到大父親為自己做的事情,這種情況下學生變得有話可說,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學生經過話題討論感受到了語文并不是高深的藝術,久而久之變得愿意接近語文,愿意投入時間和精力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具有高度的熱情。
3.發揮好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現今提出教育現代化這一整體理念,教師應當盡快實現教學模式現代化和教學手段現代化,借助現有多媒體技術集合教學資源,使學生的視野得以擴寬。外加上通過研究此階段學生年齡特征發現學生對多媒體這一現代技術較為敏感,此技術提供外部刺激導致學生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原有枯燥的文字轉變為動態畫面,在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刺激的同時推動學生學習。如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中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現動態圖,讓學生觀看到桂林山水優美的景。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展示的同時加以自己的語言描述,學生仿佛身臨其境,無形中發散了自身思維進行再想象。這一教學方式下突破了原有教學困境,學生變得樂于學習。
三、結束語
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不是學科教學的根本目的,素質教育提倡重視學生這一發展客體,通過采用此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推動教學進程,提升教學質量。興趣是助推器,推動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玉廣.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5(4):58-59.
[2]周愛香.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7(5):80.
作者簡介:王蒙(1980.01—)女,漢族,大學本科,吉林省德惠市人,就職于德惠市邊崗鄉中心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