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英
摘 要:在數學課堂中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更是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提升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關注學生的思維發散,引導學生的思維拓展,使其能夠在此基礎上收獲更多的數學知識與數學能力。因此,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從思維能力培養的角度展開教學是值得廣大教師研究與思考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學生培養;課堂教學
很多時候,家長和教師會抱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做到“舉一反三”,而實際上,學生之所以在數學學習方面呈現出這樣的問題,就在于其數學思維能力沒有得到適當的增強。而實際上,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將相應的數學知識展示給學生,將相應的數學運算能力傳授給學生,更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
一、思維能力對學生數學素養提升的重要價值
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廣大教師教育教學研究的重點課題,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從思維的角度對數學世界進行更理性而直觀的審視,不失為一種更為科學的教學理念。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從思維的角度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數學規律進行分析與思考,也是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從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中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等各個內涵來看,學生的思維能力與上述素養的提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廣大數學教師需要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觀念,從思維能力培養的角度引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技能,體會更全面的過程與方法,實現更深層次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提升。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索
(一)歸納分析,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通過數學現象、數學結果的展示,引導學生類比分析,在規律推理的角度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這便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適時地對其加以利用。例如,當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加與減”時,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簡單加減法的運算能力,因此當教師將5+8=13展示出來的時候,學生是能夠憑借自己的知識對其形成正確理解的,這時教師再將500+800=1300展示出來,學生似乎能夠感受到二者之間的聯系,但這種聯系并不能即刻明確。這時教師再將8-5=3以及800-500=300展示出來以后,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對比,就可以使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實現對這些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聯系生活,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建立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所謂建立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既可以立足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聯想將生活經驗帶入,更可以在生活中鼓勵學生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找到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與數學奧秘。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就可以將不同的“角”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發散思維的過程中將這些不同大小的“角”與生活中的常見事物相聯系。在這樣的思維發散中,學生不僅建立與數學的熟悉度,還能夠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參與興趣。
(三)小組合作,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與此同時,小組合作也不失為一種理想的思維能力提升方式。即當教師將一些難度較大、問題較為開放或是具有綜合屬性的數學知識展示出來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互的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進而在合作參與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在合作參與中體會數學世界的樂趣。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數據的表示和分析”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班級成員生日進行統計,就班級成員的身高進行統計,就班級成員家庭住址的方位進行統計,甚至是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思維發散,進行數據選取的角度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我們在這里以某小組內部班級成員的生日進行統計為例。在小組內部,學生首先需要進行分工,如誰負責收集同學生日,誰負責對回收的生日進行記錄,接下來是依靠什么依據進行分類,如何進行分析等等,這些細節上的問題是需要學生在開展小組活動前認真思考的,而這一思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
三、總結
我們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尤其是針對小學生的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有效提升,更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參與和體驗中收獲更多的快樂。為進一步明確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本文從歸納分析、聯系生活以及小組合作等角度入手,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希望本文所提到的上述策略能夠對廣大教師有所啟示,能夠對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功效。
參考文獻:
[1]張寒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6).
[2]黃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