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輝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理念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中如何全面落實核心素養要求,加快推進語文課程改革,值得每一個語文教師思考。文言文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得以落實?圍繞現行的人教版教材體例和語文核心素養,探討運用文本朗讀和字詞推敲、合作探究和自主思考、品讀語言和感悟情感、拓展延伸和聯系實際等策略,推進文言文教學改革和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語言建構;思維發展;審美趣味;文化素養
一、在文本朗讀和字詞推敲中建構語言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素養整體結構的基礎層面?!笔紫?,文言文教學必須倡導對文本的朗讀,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掌握字音和停頓節奏,掌握基本的文言斷句方法,同時熟悉文本內容,增強語言感知能力,這也是文言文教學落實語文核心素養的起始點。其次,文言文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字詞,熟記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識。因此,教師一方面可以在文本關鍵字詞解讀、文段翻譯的時候引導學生掌握文言基礎知識,也可以在通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對文言基礎知識的總結歸納、拓展遷移,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語言建構,繼而掌握推敲文言詞語的方法。具體而言,教學時可以用文言小故事等形式加深對文言基礎知識的理解,也可以采用對文本涉及的實詞、虛詞、句式進行歸納提升的方法,引導學生準確掌握。例如,必修二《孔雀東南飛(并序)》中,“相”字一共出現19次,涉及18個詩句,教師可以對“相”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引導學生識記和理解“相”的意義,從而達到掌握“相”意義的目的。
二、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思考中培養思維能力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碑斍埃餍械暮献魈骄渴浇虒W就是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讓老師由“主演”轉變為“導演”,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文言文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和自主思考,在對文言文內容大意疏通之后對文章結構、主題、人物形象等問題進行探究,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歸納、有升華。例如,在必修三《寡人之于國也》中,教師可圍繞“孟子和梁惠王談論的中心問題是什么?”“孟子回答梁惠王的問題時,從幾個方面進行了回答?”“王道之始、王道之成怎么理解”等問題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對文本結構線索和孟子的思想主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如在《勸學》中,通過對一般人、君子、圣人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吾日三省吾身”的重要性,培養學生“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積累、“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堅持、“用心一也”的專注等品質,實現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
目標。
三、在品讀語言和感悟情感中提高審美趣味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活動中體驗、欣賞、評價、表現和創造美的能力及品質。”現行的人教版教材中,選取的文言文篇目都是廣為傳頌的千古名篇,對學生知情意的全面發展,自身審美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應牢牢把握品讀語言、感悟情感的方法,讓學生充分體會語言文字之美、思想情感之美,從而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促進自身情感的發展。例如,在《離騷》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找出其中慷慨激昂、不懼生死的句子以及感動自身的句子,讓學生獲得感情的共鳴,增強對屈原愛國理想的崇敬感。而且,這對于學生整體把握文本內容以及名言名句默寫、積累課內素材等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
四、在拓展延伸和聯系實際中提升文化素養
教材中的文言文,選取的都是名家名篇,承載著古代文化的精髓,反映了我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如奮進追夢的精神、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屈不撓的精神等。在這一方面,文言文有著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教學中應充分結合學生實際,廣泛挖掘選文的文化內涵,拓展延伸文化常識,聯系學生實際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從而更加自覺地傳承中華文明。如必修二的《離騷》,不僅要學習端午節等相關文化常識、理解屈原的愛國情懷,還要能聯系時代背景和現實情況體悟屈原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從而引導學生增強愛國主義情懷和在奮斗中實現自己價值的青春理想。又如必修四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可以在引導學生樹立顧全大局意識、養成知錯能改的個人品質方面下功夫,從而培養正確的交友觀念和處世態度,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能準確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視野下的文言文教學,需要依靠學生更加廣泛的閱讀實踐摸索、積累和感悟,也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發展、自我升華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時刻牢記核心素養的四大方面要求,結合文本內容和學生實際,通過多種教學形式進一步豐富文言文教學內涵,不斷總結和完善,探索實踐新思想、新方法,打造高效文言文教學課堂,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趙福樓.核心素養:現代語文重建的起點與歸宿[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6(4).
[2]顧之川.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語文教學,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