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
摘 要: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為了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初中音樂教學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英語教師應該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了解音樂,了解音樂帶來的魅力,能夠欣賞音樂,欣賞美。具體探究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初中音樂;教學模式
音樂教學能夠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也能夠起到凈化學生心靈、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組織針對性的音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創新教學理念
結合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創新教學理念,要使音樂教學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從而保證學生可以通過具體的音樂表達出自身的情感,使學生逐漸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激發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應該組織一些相應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生活充滿美妙的音樂,使音樂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可以給人心靈的沖擊,可以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都可以聽到一些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也逐漸影響著學生。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欣賞生活中的一些音樂作品,同時將音樂作品與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使學生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播放一些不同信念的音樂,讓學生深刻地體會音樂中所帶有的情感爆發,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對相關音樂作出評價。通過類似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音樂,而不是只停在聽覺體驗上,學生與音樂能夠產生共鳴,那么就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拓寬音樂教學渠道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不僅僅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深刻地反映生活,學生在學校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音樂渠道也較多。在學校中,學生可以通過廣播聽到一些美妙的音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通過電視電影等一些作品中接觸一些優秀的音樂。這些優秀的音樂,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還能夠逐漸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時代特點,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影視作品進行播放,要保證這些影視作品能夠反映正確的三觀。讓學生自己留意影視作品中的背景音樂、片尾曲、插曲等實際內容。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模式,拓寬學生吸收音樂的途徑,通過多種形式的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再加上教師的積極引導,適時地為學生普及一些有關于音樂的知識,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音樂鑒賞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多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發現比較有趣的音樂,可以讓學生進行創新,將自己喜歡的音樂進行重新排列組合,教師要進行正確的評價,再選出一些比較經典的內容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鑒賞。
三、改革教學模式,優化學習過程
在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革以往傳統的教學,同時也要注重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自己在課下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一些比較積極樂觀的曲目,將這些收集來的曲目在課上與老師進行進一步的鑒賞。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使學生認識到音樂的魅力,達到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的目的,教師就應該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同時也可以結合學生的喜好開展一些豐富的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這些活動,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表達出來。除此之外,教師也要有效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學生在音樂課程中只是被動的接受的學習狀態。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為學生講解一些具體的音樂知識,強迫學生進行記憶,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只有學生認識到音樂的魅力,從音樂中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樂趣,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更愿意去學習音樂、去接受音樂。這就要求教師要發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去完成一些任務,比如教師可以具體采用一些探究式教學,通過分組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分析相關的樂理知識,這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當然教師要做好及時的糾正,要補充學生沒有認識到、沒有深入理解到的知識。
在實際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豐富,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內容,要善于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好相應的教學資源,借助多媒體等設備開展有效的音樂教學,使學生能夠將音樂逐步與生活學習聯系起來,不斷培養學生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
參考文獻:
[1]劉雪梅.論新課標背景下音樂教學模式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8,5(25):234-235.
[2]馬瓊.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探究[J].北方音樂,2017,37(17):157.
[3]李占元.新課標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分析與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2):127.
[4]林海燕.新課標背景下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模式的探索[J].新教師,2014(Z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