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霞
摘要:在會計行業進行變革期間,管理會計方面人才仍是會計行業的主要需求?,F階段,高職院校乃是對應用類型的管理會計方面人才加以培養的主要陣地,所以高職院校為對市場需求加以滿足,必須注重管理會計的培養。本文在分析高職院校財務報表的分析教學當中現存問題的基礎上,對高職院校財務報表的分析教學期間培養學生管理會計這一思維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給實際教學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分析;管理會計
所謂管理會計,指的就是會計人員需面向管理,由過去的核算型朝著管理型進行轉變,借助信息技術展開成本預算、管理、預測、財務分析以及財務決策這些工作。如今,如果急需大量的管理會計。為對國家以及社會對于管理會計方面人才的需求加以滿足,高職院校需要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加以調整,進而培養出滿足各界所學的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
一、高職院校財務報表的分析教學當中現存問題
(一)課堂目標太過陳舊
如今,高職院校當中的財務分析這一課程的教學模具表多是圍繞著培養核算類型的會計人才展開的,而且僅要求學生對財務指標對應的計算方法加以掌握,可以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進行簡單 分析,但這和國家需要的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相差甚遠。所以,高職院校急需對教學目標進行更新。
(二)課堂內容失調
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當中的財務分析這一課程內容較為全面,然而內容安排卻呈現除了失調現象,主要存在下面問題。第一,偏重于理論計算,輕視了實際分析。多數教師通常會利用很多時間對財務指標具體內容以及計算公式加以講授,但財務實際分析卻用時較少,而且考試內容也是財務指標有關計算內容較多,關于財務分析的總體分值占比較少,這與財務分析具有的根本思想相背離。高職生難以借助財務分析養成管理會計方面的價值創造這一思維。第二,進行財務分析期間,針對現金流量表、利潤表以及資產負債表的獨立分析時間比較多,然而進行綜合分析的時間比較少,致使學生難以把三張表加以橫向分析。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對高職生缺少充分指導,進而難以達到綜合分析這一目的,進而無法對高職生的戰略思維以及業財融合這一思維進行培養。第三,從內容安排方面來看,多數教師都偏重于償債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的分析,很少涉及項目智聯的分析,進而對財務分析具有的有用性以及真實性造成較大影響。
(三)授課方法過于單調
現階段,高職院校當中財務分析這一課程現有教學模式多為教師主導形式,教師在課堂之上單純對理論知識進行講授,雖然在教學期間,一些教師會穿插一些案例討論,同時和高職生展開情感交流,然而高職生通常處在被動接受這一狀態,這對高職生學習期間的創造性以及主動性造成了抑制,這對培養其管理會計思維方面十分不利。
二、高職院校財務報表的分析教學期間培養學生管理會計這一思維的策略
(一)重新制定教學目標
和之前教學目標有所不同,在培養管理會計方面人才視角之下,高職院校當中的財務報表的分析課程具有的教學目標需要定位成:為滿足企業需求,培養成具備良好置業道德以及財會緊繃,擁有管理會計方面思維能力,懂得管理,懂得分析,為可以為領導所作決策提供支持的技能型的管理會計方面人才。在對教學目標加以調整之后,主要對培養高職生管理會計方面思維能力加以突出,其中祝好包含判斷力、論證力、抽象力、綜合力以及分析力等。把以上思維能力和管理會計有關活動進行結合,要求企業當中的會計人員具備戰略、質量、價值創造等思維。而只有在管理會計這一思維之下,高職生才可更好的對財務報表的分析課程進行學習,對相應知識進行掌握[1-2]。
(二)優化現有教學內容
第一,對分析具有的主體地位加以突出。為避免高職生學完知識以后只對集中財務指標的計算方法加以掌握,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徐對分析具有的主體地位加以突出,以電腦學生對財務報表的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加以掌握,促使其對財務指標的計算方法加以掌握的同時,真正對財務分析這一能力加以掌握,學會借助會計職業進行相應判斷以及分析。
第二,在管理以及質量視角之下對財務報表具體分析框架加以的設計。在企業之中,管理會屬于一個重要的管理崗位,其最終管理目標是實現價值創造,促使企業效益進行提高。所以,財務報表的分析課程需要在管理以及質量視角之下對財務報表具體分析框架加以的設計,促使學生可以構建完整分析視角,全面把握報表內容,并且對高職生的管理、質量以及價值創造這些思維加以培養。首先,進行背景分析,這時財務分析具有的立足點。其中主要包含企業實際經營環境以及經營戰略,對企業經營以及生產特點和行業特征加以理解,這可以對企業內部資產結構、盈利模式、資本結構和現金流的具體特征造成影響。其次,對財務狀況以及質量進行分析以及評價,這是財務分析當中的重點,朱啊喲包含對資本結構的質量以及資本引入的戰略進行分析,對利潤質量以及戰略實際實施效果進行分析,對資產質量以及資源配置這一戰略進行分析。在此期間,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逐漸對其管理會計方面思維加以培養,讓高職生明白,不能單純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必須學會透過數據對其中的管理質量加以分析。只有這樣,才可對高職生的戰略思維以及質量思維加以培養[3]。
第三,對財務狀況以及質量進行整體評價。該內容一般安排在閱讀分析報表分析這一基礎之上,展開橫向分析或者縱向分析。例如,和同行業實施對比分析,進行杜邦分析。借助對財務狀況以及質量進行整體評價能夠對企業戰略選擇具有好的合理性以及實施效果加以判斷,并且結合有關的非財務類的信息對企業實際管理質量加以評價,對公司發展前景加以合理預測。通過這些內容,可以對高職生的價值創造這一思維加以培養。
(三)創新現有教學方法
如今,教師徐對過去教師指導的教學模式加以改變,積極運用學生主體、教師主導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具有的主題地位加以突出。課堂之上,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案例研討、問題啟發、角色模仿、項目分析等方法試試教學,鼓勵學生構建屬于自身的財務分析的思路,對財務分析的方法加以創新,逐漸培養對高職生的管理會計這一思維加以培養。
(四)對教學資源加以優化
高職院校由不同方面來對現有教學資源加以優化可以促使教學效果進行高。例如,從校內方面來看,學校需對實踐教學這一體系進行完善,增加信息化方面建設的經費的投入,支持教對微課、案例資源庫以及MOOC進行建設,構建管理會計方面人才培養仿真實訓室,其中包含財務分析以及決策在內的信息系統。從校外方面來看,需增校企合作的力度,構建企業實踐這一平臺,積極引進企業入校,建立校企共建的實訓崗位,進而讓學生可以多學、多看以及多做,幫助其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
三、結論
綜上可知,高職院校財務報表的分析教學當中存在著課堂目標太過陳舊,課堂內容失調,授課方法過于單調以及缺乏教學資源等問題,這都對教學效果造成較大影響。對于此,高職院校需要重新制定教學目標,優化現有教學內容,創新現有教學方法,并且對教學資源加以優化,進而培養出滿足各界所學的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趙蓓.“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途徑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9 (02): 288.
[2]王忠福.“互聯網+”背景下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策略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 (11): 271-272.
[3]柳佳彤,金花玉.淺談“大數據”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J].納稅,2018,12 (21):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