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穎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必須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意識的培養。新課改的推行主要是為了解決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作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夠保證學生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高中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更需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意識的鍛煉,除了保障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化學理論知識之外,還能實現自身的全面綜合發展。以下將探討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我國教育部門于2014年印發的文件中多次提到核心素養,而且明確指出創建各個時期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同時還將核心素養體系作為課程標準制定的基礎。作為教育界的新名詞,核心素養體系的創建還需要學科教師的共同努力和積極配合。對于高中化學學科的學習來講,需要學生能夠細心觀察實驗現象與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并與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和探討,形成化學思維,實現自我的全面發展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重視對核心知識的教學
實現對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必須立足于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同時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強化對核心素養的培養[1]。依據化學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可以將其分為三類,第一類核心知識,第二類是次要知識,第三類是外圍知識。核心知識主要是指在整個化學體系中處于中間位置的知識,能夠聯系相關知識,同時實現自身的節點功能?;瘜W的核心知識具備生長性,強化對化學核心知識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構建清晰的系統,重視對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能夠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識,對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有重要作用。
二、利用問題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想要提升化學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學會利用問題,引發學生思考,使其思維得到啟發,并依托問題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加深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當然,教師需要注意提問的頻率,保證所提問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從表面上看,啟發式問題相對簡單,但是思考過程中就會發現這類問題可以引發思考,且比新的問題更加復雜化,要求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儲備[2]。以銅片和濃硝酸反應的實驗為例,如果讓銅片和濃硝酸直接在試管中發生反應,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實驗現象,但是會使環境受到非常嚴重的污染。提問:應該如何改進這個實驗?學生A:“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反應所產生的氣體,或者是利用分液漏斗,在雙孔塞試管中加入濃硝酸,進而使實驗結果得到改善”。此時,學生B設計如下實驗,如圖:
這個裝置可以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還能從大燒杯中水的上升與酸度判斷出CO2與H2O發生反應之后的化學性質。
三、重視情景教學與合作教學
創設真實的情景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并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處理問題并獲得不同的知識。高中化學對物質成分和結構的探究主要是檢測物質的成分和構造,并探究其具有的性質和用途[3]。所以化學學科的教學必須重視情景教學,創設與生活相關的實際情景,加強學生自我學習和相互合作意識的培養。對物質的組成成分、物質的化學性質和應用等有全面的認知,然后提出問題、制訂合適的實驗方案,得出相應的結論。
在合作教學過程中,要求小組成員之間積極交流,相互學習。以“硫酸鐵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為例,在這個實驗中,學生看到的實驗現象并非白色沉淀,而是先看到灰白色沉淀快速變為灰綠色,最終呈現出紅褐色。教師提問,為什么產生的現象與理論有偏差,想要清晰地看到Fe(OH)3沉淀,我們應該怎么做?在這個問題中,既考查了學生對Fe(OH)2性質的認知,還考查了氧化還原反應以及對實驗產生影響的原因,學生還可以在這個實驗基礎上設計其他有意義的實驗設計方案,具有極強的開放性與啟發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對教學方法的優化,并能夠采取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其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對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還需要重視社會的熱點問題,并加強對學生社會責任意識的教育,使其能夠全面掌握化學技術和社會環境之間的聯系。重視化學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包括各個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融合,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梁君.新高考背景下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內蒙古教育,2018(6):100-101.
[2]張賢金,吳新建.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如何“落地”[J].化學教與學,2016(9):7-8,45.
[3]楊曉珍.建立思維模型,培養學生在電化學高考備考中的化學核心素養[J].新課程(中),2015(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