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超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是基于學生核心素養下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以核心素養為背景,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教學模式。在教育改革的步伐下,核心素養已被作為教師教學的背景,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基于核心素養下學習知識。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學生與教師配合,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在核心素養的道路上,在核心素養的熏陶下提高自己的物理知識,物理教學要與核心素養結合。基于核心素養下的物理教學,是當代學生所要理解的學習方法,也是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方法,核心素養的養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審美情趣的能力。針對在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出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科學思維能力
科學思維能力,是指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審美情趣。科學思維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核心素養下學習,教師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學習,也是順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在當今社會發展的背景下,核心素養的養成已成為教學目標,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讓學生在核心素養的熏陶下學習,提高審美情趣,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出改進。科學思維能力包括探究能力、實驗能力、應用能力及自學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以培養學生這些能力為主,以達到教學目標。
一、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同時探究能力也是我國當前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因為探究能力是人們探究大自然與科學規律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物理科學思維能力時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讓學生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學習物理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識點,以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索知識點,去研究物理課本,同時教師要立足于課本,為學生探究知識點做好鋪墊,為學生在探究知識點時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教師要在課堂中為學生提出創設性的問題,同時以情景融入來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點,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重力勢能的知識點時,首先讓學生在課前把該知識點預習一遍,對該知識點有一個初步的掌握,而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預習,在預習過程中解決問題,以提高預習效率。教師在為學生分析該知識點時,為了提高課堂質量及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要以課本為中心,讓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而這些問題需要具有創設性且帶有一定的情景。如,(1)相互作用的物體是否憑借其位置而具有能量;(2)物體重力勢能的公式;(3)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變化關系是什么;(4)重力做功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教師給學生提出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而學生在討論這些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本進行討論,以提高討論質量,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以達到教學目標。
二、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我們都知道,高中物理實驗是學生學好物理的關鍵,也是物理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物理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點,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有大幅度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為只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讓學生基于核心素養下學習、才能讓學生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更好地了解物理知識點、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實驗能力。物理實驗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之一,因為該種教學方法可以推動科學發展,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以前的傳統教學中,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不是讓學生記憶,就是讓學生把實驗步驟背下來,以提高實驗的成功率,教師長時間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導致學生現在已經習慣以做練習的學習方法學習知識點,來提高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就是通常的應試。但教師有沒有考慮過,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是否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否提高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成功率,顯然是不能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核心素養為背景,以鼓勵學生參與實驗的教學方法教學,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實驗的成功率、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以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識點時,該課程是一個實驗比較多的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實驗為主,不要給學生灌輸太多的理論知識,而要鼓勵學生參與實驗,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實驗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教師要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及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在教學時,教師為了加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了解程度,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前把該知識點預習一遍,對該知識點有一個簡單的了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跟上教師的節奏,以提高學習效率。而教師在課堂中,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而且每個小組中必須要有一個物理基礎好的學生,讓這個學生帶著其他學生學習。教師在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之后,為學生分析該知識點的實驗步驟及實驗時所需的材料,讓學生做好筆記,避免遺漏一些要點,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驗步驟進行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來分析該知識點,教師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以提高其學習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三、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我們知道,有的學生在學習完一個章節之后,對該章節的知識點完全掌握,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效率非常高,但這樣的學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做題時不能更好地運用該知識點,不能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完全運用出來,這就導致在做題的時候會遇見很多的麻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避免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不能只是讓學生了解知識點,而是幫助學生在做題時學會運用知識點。學以致用,是學生學習價值的體現,也可以用來提高物理課堂的質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教學,讓學生在提高自己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以達到教學目標。開放式教學,是根據學生需求而制定的一種教學方法,該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點,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減少學習壓力,教師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求知欲,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摩擦力的知識點時,首先為學生精確分析該知識點,讓學生完全掌握,同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知識點時,要以開放式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分析,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時,要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就是將學習到的東西在做題的過程中運用得當,同時在做實驗時也要利用好,以提高實驗的成功率。比如,教師在讓學生做關于摩擦力的實驗時,學生要在腦海里浮現出做該實驗時要注意哪些步驟,而教師在一旁要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該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盡可能地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出來,不要出現學得好但用不好的現象,也就是會學不會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教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求知欲。
四、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知識點,而且不需要教師在一旁監督,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時達到這樣的高度,以提高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要利用到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見不懂的知識點時要與教師溝通,以更好地了解知識點,提高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然而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被老師逼著學習,哪能自己去研究知識點,所以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來引導學生,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以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達到教學目標。
例如,在為學生分析生活中圓周運動的知識點時,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法時,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學生興趣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在課堂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設置難易適度的內容,任何過深過難或過淺過易的實驗都是不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也難以起到有效的教學作用。首先讓學生自己在課前把知識點預習一遍,也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遇見不理解的知識點時討論,如果還是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師要詳細分析,教師以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是以核心素養為背景來激發學生對知識點的求知欲,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都要以核心素養為背景,以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利用基本的物理知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教師除了這個教學方法外,還可以利用物理實驗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達到手腦結合,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能力,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玉申.談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學周刊,2017(45).
[2]林伯來.淺談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下科學思維能力的養成[J].學周刊,2017(23).
[3]張桂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