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恒芳
【摘要】 目的 探討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對胎位異常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 210例胎位異常的單胎初產婦,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 每組105例。常規組實施常規產科護理模式, 實驗組實施一對一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模式。比較兩組產婦胎位矯正成功情況、分娩方式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產婦胎位自然矯正率和胎位矯正成功率分別為78.1%、89.5%, 均明顯高于常規組的51.4%、71.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率為91.4%, 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7.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4.8%, 明顯低于常規組的21.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胎位異常的初產婦實施全程責任制聯合導樂助產可有效提高產婦異常胎位的矯正成功率、自然分娩率, 減少分娩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全程責任制;導樂助產;胎位異常;初產婦;分娩結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72
【Abstract】 Objective ?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full-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Doula midwifery on delivery outcome of primipara with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Methods ? A total of 210 primipara with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ventional group, with 10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obstetric nursing mode, and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one-to-one whole-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Doula midwifery. The success of fetal position correction, delivery mode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fetal natural correction rate and fetal position correction success rate respectively as 78.1% and 89.5% than 51.4% and 71.4% in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atural delivery rate as 91.4% than 77.1% in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total complications as 4.8% than 21.0% in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 The implementation of full-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Doula midwifery for primiparas with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orrection, natural delivery rat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delivery.
【Key words】 Full-responsibility system; Doula midwifery;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Primipara; Delivery outcome
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聯合后形成一個全新的整體責任制助產護理模式, 該模式是指孕產婦在分娩前、分娩過程中、分娩后接受助產士一對一的連續性護理, 其將“以人為本”的現代護理觀滲透到護理的整個過程中。胎位異常是引起難產的首要因素[1], 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 盡可能糾正胎位, 有利于減少母嬰并發癥發生, 改善分娩結局。本研究將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本院產科分娩的210例胎位異常的初產婦隨機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 分別實施常規產科護理和全程責任制聯合導樂助產模式, 分析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對胎位異常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 為胎位異常初產婦的順利分娩提供臨床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本院產科住院分娩的210例胎位異常的單胎初產婦為研究對象,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 每組105例。實驗組產婦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23.6±3.8)歲;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8.5±1.9)周。常規組產婦年齡22~35歲, 平均年齡(23.9±4.0)歲;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38.0±1.6)周。兩組產婦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產科護理模式, 實驗組經檢查發現胎位異常后, 實施一對一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模式, 由1名助產士一對一陪伴分娩和護理, 具體如下。①分娩環境護理:產房布置舒適, 家庭化, 有音樂播放器, 提供多種悠揚的音樂選擇, 使產婦在良好的氛圍中分娩。②產前護理:由經溝通技巧、專業知識、心理護理等培訓合格的助產士主動、以和藹語氣向產婦自我介紹, 詳細介紹本院產科產房環境, 講解分娩過程注意事項、分娩技巧及圍生期保健知識等, 以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③第1產程:產程開始后, 助產士以熟練的體態語言和助產技術密切觀察和護理, 使產婦及時了解產程進展, 以減輕其對自然分娩的緊張感[2]。若宮口未開全, 可允許丈夫在待產室內全程陪伴, 助產士可經全程陪伴、不斷交談、施予腹部腰骶部穴位按摩減輕其分娩痛, 并鼓勵其進食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結合產婦具體胎位指導其取合適的體位以矯正異常胎位, 如胎位不能自行矯正可行徒手旋轉胎位。④第2產程:指導產婦選合適體位, 并利用改變呼吸形態、意想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來減輕宮縮疼痛[3];密切觀察產婦宮縮情況, 并指導其用力和放松的方法, 使胎頭盡快下降, 促進產程進展;安慰鼓勵產婦, 協助其飲水、進食, 宮縮間期注意休息使體力恢復。⑤第3產程:在胎兒娩出后即刻將胎兒情況告知產婦, 用贊美語言描述新生兒, 并稱贊其努力, 使產婦以最好的心理狀態結束分娩, 于產后30 min內指導其進行母嬰接觸及母乳喂養。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胎位矯正(包括自然矯正或徒手矯正)成功情況、分娩方式、并發癥發生情況(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產后尿潴留、宮縮乏力等)。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胎位矯正成功情況比較 實驗組產婦胎位自然矯正率和胎位矯正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臨床護理實踐發現, 初產婦往往缺乏分娩方面的知識, 對分娩痛易出現恐懼感, 擔心自身及胎兒的安全, 特別是得知胎位異常后, 極可能誘發嚴重不良情緒。而且, 產婦對剖宮產及相關并發癥缺乏了解, 較易選擇剖宮產終止妊娠。產力、產道、胎兒、精神心理是影響分娩的四個重要因素, 其中產道相對不變, 因此陰道分娩的成功與否主要由胎兒、產力和精神心理因素來決定[4]。
以往的助產模式單純從生物學方面實施護理和治療, 對產婦社會、心理因素在分娩過程中的影響未重視, 同時由于產婦和家屬存在緊張情緒, 往往會加劇產婦產生不良情緒而失去自然分娩的信心, 最終造成產程異常而增加剖宮產率[5]。
全程責任制聯合導樂助產將產婦心理和情感因素列入護理范圍, 通過鼓勵產婦克服焦慮、恐懼感, 并選擇合適的體位, 對產婦的個體化需求盡可能的滿足, 使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分娩過程, 從而提高了自然分娩成功率, 這種護理模式以母嬰舒適安全、促進自然分娩為重點, 相對于常規護理模式具有更好的應用效果[6-8]。
本研究中, 實驗組開展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 結果顯示實驗組產婦胎位自然矯正率和胎位矯正成功率均明顯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這一結果表明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可有效提高異常胎位的矯正成功率, 尤其是自然矯正率。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實施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能影響初產婦對分娩方式的選擇, 更愿意選擇自然分娩;同時, 實驗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明開展全程責任制和導樂助產, 能有效縮短產程, 從而降低了產程過程所致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宮縮乏力等母嬰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 對胎位異常的初產婦實施全程責任制聯合導樂助產可有效提高異常胎位的矯正成功率、自然分娩率, 減少分娩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從而提高了產科的總體質量, 值得臨床借鑒推廣。
參考文獻
[1] 龐建紅, 楊月仙, 陳麗顏. 無痛分娩術聯合體位管理糾正胎頭位置異常的護理研究. 臨床護理雜志, 2015, 14(2):10-12.
[2] 郭勝斌, 江秀敏, 劉秀武, 等. 產程體位干預配合視頻宣教對枕后位產婦分娩的影響. 中華護理雜志, 2015, 50(10):1199-1202.
[3] 王競. 剖宮產后再妊娠孕婦分娩方式相關知識—態度—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 山西醫科大學, 2016.
[4] 張昌清, 李曼, 呂春華. 分娩期體位護理干預對矯正胎位異常的臨床觀察. 山西醫藥雜志(下半月刊), 2013, 42(3):297-298.
[5] 錢夏柳, 詹澤森, 覃惠鳳. 以新產程標準為指導的產程處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 中國全科醫學, 2017, 20(15):1845-1848.
[6] 張大銳. 全程責任制助產加導樂陪伴分娩對提升產科質量的價值研究.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6, 3(1):194, 196.
[7] 韓佳岐. 全程責任制助產聯合導樂陪伴分娩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 1(7):70-71.
[8] 蒙遠姣. 全程責任制導樂陪伴分娩對產科質量的影響.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 7(4):122-123.
[收稿日期: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