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彬 黃建團 黃建謀

【摘要】 目的 探究兩種外科手術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效果。方法 80例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 對照組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膀胱沖洗時間)及治療前后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IPSS)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196.7±55.3)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335.4±88.1)ml, 膀胱沖洗時間(1.5±1.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5.1±1.8)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IP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IPSS評分(12.43±3.2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88±3.06)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68, P=0.042<0.05)。結論 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相比, 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效果顯著, 能夠明顯減少術中出血量, 縮短膀胱沖洗時間, 改善前列腺增生癥狀,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手術治療;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治療效果;等離子電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2.022
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在中老年男性人群中是一種多發疾病, 常伴隨有前列腺增大、尿頻尿急、尿路感染等癥狀, 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1]。近年來,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 這也意味著患此病的老年患者也會越來越多。目前, 對于該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多種多樣, 高齡患者由于體質較弱, 且經常伴有其他疾病, 臨床上通常采取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進行治療。本文以80例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比較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與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臨床效果, 以探究更為適合高齡患者的治療方法,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經檢查確認為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71~89歲, 平均年齡(78.4±3.6)歲。對照組患者年齡72~88歲, 平均年齡(77.9±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截石位進行手術治療, 均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電凝功率控制在80 W, 切割功率控制在180 W, 從患者的尿道將電切鏡置入, 查看癥狀發生情況和前列腺增生情況。再采用20%甘露醇對患者尿道進行沖洗, 之后再用單純電切環切割, 在5點鐘和7點鐘方向對中葉增生進行切除, 最后將精阜旁增生組織切除, 手術后觀察有無出血癥狀, 若發生出血, 則應進行止血處理, 并放置導尿管[2]。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行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 用司邁等離子體雙極對患者進行細致觀察, 觀察順序:6點鐘位置→膀胱頸部→精阜, 之后再進行以下操作:生理鹽水清洗→切除前列腺增生組織→切除左側葉→切除右側葉和頂部的前列腺增生組織→止血操作, 并將切割碎片去除, 放置20~22 F的三腔Foley導尿管, 對膀胱進行持續沖洗[3]。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膀胱沖洗時間)及治療前后IPSS評分。按照IPSS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的前列腺增生癥狀進行判定。判定標準:0~7分為輕度, 8~18分為中度, 19~35分為重度。分數越低表明患者前列腺增生癥狀越輕。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196.7±55.3)ml明顯少于對照組的(335.4±88.1)ml, 膀胱沖洗時間(1.5±1.6)d明顯短于對照組的(5.1±1.8)d,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分別為(26.52±3.28)、(12.43±3.21)分,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分別為(25.86±3.32)、(13.88±3.06)分。兩組患者治療前IP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94, P=0.374>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IP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068, P=0.042<0.05)。
3 討論
作為中老年患者中的常見疾病之一, 高齡良性前列腺增生癥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高齡患者因基礎狀況較差, 常呈現出尿頻尿急的發病特點, 起夜次數明顯增多, 睡眠質量因此嚴重下降, 晚年生活終日遭受疾病的困擾[4]。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會引發此病, 部分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腎功能損害, 如泌尿系統受到感染等, 給患者的日常生產、生活均帶來了巨大的影響[5]。對于該病的治療, 目前常采用手術方法, 常用傳統電切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 雖然有一定的療效, 但此種治療方式具有局限性, 與等離子電切術相比, 高齡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采用傳統電切術治療的術中及術后的并發癥較多, 如術中手術時間長、出血多、留置尿管時間長均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因此, 當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時, 多采用保守方法, 這無疑會延長治療周期, 若治療不當則會貽誤病情, 從而對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