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但該課程教育內容在當前還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教師團隊實力、完善心理學教育制度等措施,希望為高校心理教師提供有效幫助。
關鍵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教育制度
0 引言
當前社會競爭日趨激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提升心理教師團隊的實力,對高校學生因材施教;注重理論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培養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基礎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從而適應社會環境,健康發展。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高校學生犯罪事件不斷發生,其心理問題日趨嚴重。學生心理方面的建設不成熟、高校心理教育及咨詢體系不健全等因素,都導致了學生的心理問題不能及時得到有效解決,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犯罪事件。高校普遍存在教育課程及教師匱乏等問題,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質量,增加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另外,各高校開展心理教育活動的模式比較單一,易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不能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難以發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的作用。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很多高校還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育現狀確實令人擔憂。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趨勢
2.1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總體實力
對心理健康教育團隊,應該進行嚴格的選拔和培訓。教師在擁有高漲的工作熱情的同時,更應積極參與校內及社會的各項培訓活動,以具備寬廣的知識面和不斷完善的知識體系。教師可利用編寫心理學文獻材料的機會,開展相關的調研,進而熟悉相關專業學生的心理特點。[1]同時,學校對教育團隊應加大職業培訓,增加培訓機會,通過引進人才等擴大教育團隊。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多以公共課的形式設立,在轉變為專業心理學課程后,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亦應相應擴充。比如動員現有教師進行轉崗培訓、引進心理學教育方面人才等。
在擴充教育團隊之后,對教師應繼續開展周期性的調查研究,增加專業性技能培訓活動,增強職業技能鍛煉和對行業發展狀況的了解,從而更好地與學生和諧相處。廣西大學行健學院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在組織開展2018年上半年心理案例督導活動時,特邀了廣西大學心理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周永紅教授,介紹抑郁癥的相關知識,幫助學校心理教育教師提高對抑郁癥的鑒別及咨詢輔導能力,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專業有效的咨詢服務及心理健康教育。這加強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以適應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需求。
2.2 構建更健全的心理學教育制度
教育部曾下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如建立健全校、院(系)、學生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建設大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將心理學開設為必修課等要求。然而當前大多高校所開設的心理教育課程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沒有充分發揮其價值,具體表現在心理教育課程課時設置不足以及相關的投入匱乏等多個方面。高校對心理教育課程的設置應不斷地優化革新。首先,明確心理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給予充分的教育課程時間。其次,將課程分數列入總體分數管理之中,提高學生對心理教育課程的重視。最后,教學方法和模式應不斷多元化,引導學生體會心理健康對自身的影響,有效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心理健康價值觀。
2.3 制定科學合理的心理教育評價指標
科學合理的心理教育評價體系,對當前高校學生心理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依然以教師評價為主。教師應盡可能地對學生展開積極的評價,鼓勵并引導學生自我評價,通過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反思;以學生心理狀態及綜合素質評價為前提,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充分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優化及發展。[2]在進行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評價時,應以心理學評價實踐為切入點,持續革新評價手段和教學觀念,依據高校學生心理特點和具體問題進行創新,從而有效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發展。
2.4 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保證心理教育更有針對性。同時,了解學生心理變化情況,及時給出有效的心理指導,學生亦能循序漸進地學會自我調整心理狀態的方法,提升對各種心理問題的承受及排解能力,促進當代高校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另外,高校應積極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積極健康的情緒氛圍,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3 結語
高校應重視心理教育課程的開設和完善,鼓勵教育團隊的積極性,充分關注學生心理發展,深入分析學生心理異同,有針對性地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不久的將來,我國高校必將紛紛形成在專業能力、教學技能等方面都更強大的專業化教育隊伍,這也預示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突破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曉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趨勢探析[J].心理月刊,2019,14(12):238.
[2] 顧華,朱艷.學習型社會視角下高校心理學教育發展趨勢探析[J].中國教師,2018(S1):129.
作者簡介:趙家瑤(1990—),女,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