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夢菡
摘 要 經過多年的發展,獨立學院的教育水平與辦學能力均得到明顯提升,其固定資產規模也逐漸壯大。如何保證固定資產能被安全、完整地利用,同時盡量實現其保值增值,已成為各獨立學院深入研究的一項課題。為此,本文就當前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固定資產 管理問題 對策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嶄新的辦學模式,是擴大與整合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方式,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分支。經過長期的發展,獨立學院的辦學規模有了明顯擴大,固定資產也越來越多,這對提高學院的辦學效益有著積極的作用。如何管理好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實現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直接關系到獨立學院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就如何做好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一、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與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等規定中均包含了獨立學院固定資產這一部分,也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就獨立學院固定資產來說,它是指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超出1500元,并且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在使用后能基本維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若單位價值沒有達到以上要求,但耐用時間超過12個月,且能保持原物形態的大批同類物質也可歸為固定資產。[1]就獨立學院來說,固定資產的形式主要包括用于教學、科研或其他工作的相關房屋建筑、專用設備、一般設備、圖書與聲像資料、文物與陳列品或由其他學院買進的物資。獨立學院必須根據相關管理制度對固定資產實施管理,明確個人職責,并遵循合理配置、效益優先的管理原則,允許在一定范圍內對固定資產進行共享。
二、獨立院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管理意識不足,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
大多數獨立學院尚無一套關于固定資產管理的健全制度,也無專門的管理部門,這是由于相關人員的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比較淡薄,認為教育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才是主要任務,而資產管理是次要的。伴隨著獨立學院固定資產規模的擴大與種類的增加,管理難度也逐漸加大。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權責模糊,對各個環節的管控力度較小,固定資產管理自然存在不少問題。從現行的高校會計制度來看,關于固定資產的核算辦法有詳細的論述,主要涉及固定資產的計價、增加、轉出、報廢、盤盈盤虧、毀損等不同核算內容。但從現狀來看,不少獨立學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采用的是不提折舊的辦法,這樣很難核算清楚固定資產在使用中所存在的價值損耗。[2]因此,賬面上固定資產一直都是原值,但隨著歲月的沉淀,大部分固定資產(除文物、陳列品、名貴樹木外)在使用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損,這造成凈值與賬面原值間存在越來越大的差距,這也是賬面不符的原因。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明確指出了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值應與固定基金等同,企業會計準則中指出若用貨幣資金購買固定資產,必須在增加固定資產的同時減少銀行存款,以免增加所有者權益。獨立學院一般都是用貨幣資金的形式購買固定資產,但多數學院都習慣在購買資產的同時增加凈資產,使得凈資產虛增問題日益突出。
(二)固定資產設置缺少明確的界限
獨立學院中安排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偏低,容易把部分低值易耗的物品也視為固定資產,因此,長期下去固定資產會逐步虛增,直接降低了會計核算與審計的準確性。此外,國內獨立學院與普通高校一樣,都是以院系為單位,利益分配與行政管理間的關系是獨立存在的。因此,不少部門出于私利考慮,對資產的配置毫無規劃性,甚至爭搶資產,造成部分固定資產重復采購率高,使用率卻偏低,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三)缺少專業人才,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獨立學院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意識不足,往往會安排其他部門的人員管理固定資產,這些兼任的管理人員對固定資產的認識有限,責任意識不足,資產管理水平不高,他們大多身兼數職,也沒有精力對固定資產管理這方面的知識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因此整體業務能力得不到提升。不少獨立院校仍是通過手工或單機版的軟件來管理固定資產,未引進先進的資產管理技術,導致各項工作效率低下,不規范,比如人工建賬、記賬、登記等。另外,兼職資產管理隊伍流動性很大、人員更換頻繁、管理手段滯后等原因容易造成固定資產賬目缺失或資料丟失,極大地影響了固定資產信息的完整性與安全性。
三、提高獨立院校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健全管理制度
為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首先必須進一步增強院校管理者與資產管理者的管理意識,提升其工作積極性,讓他們意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與作用。同時,根據自身現狀,獨立學院可構建一套有效的固定資產規章制度,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并設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機構。可采用校領導負責機制,由管理者與使用者雙方對固定資產負責,把責任落實到位。對于各類固定資產,要明確相應的責任人,確保管理者清楚自身的職責,更好地負起責任,管理好固定資產。[3]另外,制定定期盤點與資產核銷制度。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就是對資產的盤點與核銷,為此,院校應結合實際,制定切實有效的固定資產盤點細則,有利于管理層更好地了解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關于固定資產的記錄、報廢、調出等工作,必須參照有關制度,從而做到賬實相符。獨立院校應借助信息技術建設固定資產數據庫,全面記錄各種固定資產的數據信息,通過校園網進行信息化管理,這樣各部門就能實時共享固定資產的最新數據,也能為校領導提供相關決策依據。
(二)進一步優化會計核算制度與方法
獨立學院可參考借鑒企業對固定資產的管理與核算辦法,制定獨立學院會計準則,對會計核算辦法進行改進與優化。首先,必須對固定資產的定義與分類作出詳細的要求,對不同類型固定資產的使用時間必須作出詳細的規定。根據當今經濟發展現狀,可適當將單位價值提高,同時,增加固定資產的明細核算。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實行權責制,盡量減少人為因素導致的資產虛增。其次,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除文物、陳列品外),同時,將各種信息如實體現在固定資產報表中,包括資產凈值、資產原值、累計折舊等。在資產負債表中應記錄有以累計折舊總額為減項的固定資產凈值,這有利于實現對資產實物與對應價值的統一管理。
(三)合理配置固定資產,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利用
通過將預算管理制度與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相融合,從而實現對固定資產資源的更科學分配,這樣能讓固定資產分配格局得到優化。[4]在獨立學院現有的各種固定資產的基礎上,從學院整體發展戰略目標出發,制定合理的預算,將事后監督考核轉變為事前預測與防控,打破學院內部不同部門間的界限,建立固定資產網狀管理機制。對于各部門使用固定資產的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對其閑置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從而使資源得到合理分配與利用,同時也避免了重復購置、浪費資源的問題。
(四)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提高管理水平
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直接決定著整個學院固定資產的管理質量。為此,必須重視對固定資產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打造一支專業性強的管理團隊。首先,獨立院校應從社會、高校中招聘專業人才,優化固定資產管理隊伍;其次,加強對在職人員的業務培訓,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專業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逐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并引導其樹立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的責任意識,[5]同時組織其學習最新的管理軟件,掌握電腦操作技巧與簡單的維護方法,從而提高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管理是獨立學院的重要物資保障,對獨立學院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獨立學院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這項管理工作,結合自身實際,構建起一套健全的獨立資產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對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不斷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在優化管理的同時,獨立學院還應注意活學活用,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不斷挖掘固定資產的利用價值,充分發揮出固定資產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蔡雪榮.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財會通訊,2009,14(5):50-51.
[2] 關楊.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6):75.
[3] 邰菁.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J].納稅,2018,14(21):129.
[4] 蔡艷艷.獨立學院固定資產管理的不足與解決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11(18):16.
[5] 胡明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對策[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11,23(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