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建新 周秀清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再不好好寫字,孩子將無緣中高考;不積累古詩詞文言文,吃大虧;語文高考最后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高考結束后一連串的重磅消息就像生化武器一樣投向我們,威力可想而知。但十二年前,我校實驗班教師石皇冠緊緊抓住閱讀不放。從一年級入學開始,不教認字,不教拼音,直接讓孩子們跟著老師念課文。有的老師說:胡弄了,敢跟人教版唱反調!石老師的實驗班三年級基本學會白話文的閱讀,四年級又開始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而且是整本的《史記》。老師們更加議論紛紛:漢朝時代的作品,孩子們能讀懂嗎,就是初中生也夠嗆。在學校搞的教研活動上,石老師給大家展示實驗班文言文流利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老師們還是一臉茫然,擔心實驗班不知走向何處。家長們也一直是在質疑聲中煎熬著,就這樣度過小學六年的時光,畢業考試全旗排名平平,并沒引起大家的關注。中考成績陡然提升,全旗遙遙領先,以絕對性的優勢碾壓城鎮兄弟學校。今年高考更是一鳴驚人,7名學生(幾乎占小學畢業生的三分之一)被全國優秀名牌大學錄取。這才驀然回首,突然想起你——石皇冠。
2007年,兩輛滿載大大小小箱子的拖拉機開到土右旗黨三堯中心學校,圍觀、談論,石老師來了。不記得當時他是什么模樣、不記得是否幫他安置“新”居、不記得他有多少居家用品,只見大小的箱子,里面裝的全是書。將要讀小學一年級的他的女兒能夠熟讀六年級的課文,仍讓人記憶猶新。從這天起我們開始了六年的碰撞與摩擦。
走近他還得從他女兒說起。剛來的一周無論哪位老師碰到他女兒都要拿一段文字讓她朗讀,而她總是讀得朗朗上口。在十二年前的農村,她絕對是神童級的人物,因為同齡孩子才是背唐詩、學拼音、認寫自己名字的水平。慢慢地,同事們才從石老師是怎么“生”的疑問中移向是怎么“教”的。同時他也開啟了六年的實驗生涯。
2007年秋,在家長、學校、教育同行的一片懷疑聲中,石老師帶領自愿選擇試驗班的22位學生,以全新的語文授課理念,在圓桌會議型的教室里開課了。隨之《網絡信息技術促進低、中年級讀寫的實驗研究》《模仿·嘗試——小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研究與實踐》《關于黃金練字法的研究與實踐》等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先后立項。
先學閱讀后識字。在學生不認識字或認識少許字的情況下,石老師領著學生讀課文。先把教科書上的讀完,再自己選編。主要是國內外經典名著。開始故事短小,300字、500字的,之后逐漸加長,有《孫進修爺爺講西游記》、原著《西游記》《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等等。這些事都是冒著很大的風險和壓力,一紙亂收費的帽子扣下來,不說實驗不讓搞,就是工作也難保。石老師苦口婆心做通了家長的工作,購買回精挑細選的書籍。實在不行,就自己印刷,而且是在自己生活非常拮據的情況下購買的打印機給學生印。貼錢不說,更得付出時間的代價。編輯、校對、打印“一肩挑”,使本來惜時如金的他不得不延長工作時間,常常在十二點之后睡覺,辦公室的一張床就是石老師的家。其間石老師從來沒放棄過理論學習和撰寫教學論文。石皇冠對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加涅《教學設計原理》等國際著名教育學家開始深入學習研究,對《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不斷專研思考,兩者比較都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和建樹。時任土右旗教育局局長劉文科無比感慨:我們能不能學一學石皇冠的這種精神?!
傳統的田字格不用而用黃金格。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善于大膽運用是石老師的特性。漢字大部分是左右結構,而且左右兩部分大都不相等,要么左小右大,要么左大右小。田字格一分為二左右相等,無法解決這一問題。黃金格有兩條豎線就在黃金分割的位置上,左邊小的部分緊靠第一豎線,右邊大的部分是以第二條豎線為中心(左大右小結構的字反之)。這樣精準的書寫,符合美學原理,易于操作,美觀規范。石老師最厭惡的是給學生極不負責任的每個字10遍、20遍的簡單粗暴的指令,不管學生書寫質量的優劣。他每天利用20分鐘時間指導學生寫字,要求必須是規范,然后力爭漂亮。
農村學生用筆記本電腦學習。石老師教學思想和意識往往都是超前的,在農村生活條件比較差的情況下,硬是說服家長人人一臺筆記本電腦,因為這是現代化的學習工具。石老師用微軟全拼帶聲調輸入法教會學生拼音和檢索,學生樂意學習,掌握牢固,當時這些農村孩子對前后鼻音、平翹舌音拼讀就已經超越在校的語文老師了。假日利用網絡通信工具收發檢查作業,及時交流溝通反饋,學習效果顯著。利用網絡查閱資料,使孩子們更是如虎添翼,知識面得到拓寬,是一般學校望塵莫及的。計算機在班里普及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不安全隱患。當時是二年級的孩子,首先是用電。石老師是守著孩子們,又把教室當成家。生怕丟失一臺電腦,石老師睡覺就睡在電腦旁。石皇冠老師常常以不近人情的印象留在周圍人的腦海,他就是對孩子們有情,把滿腔熱血奉獻給孩子,把所有的心血耗在了教育事業上。
2013年,22名小學生升入初中,6年課改實驗結束,立項課題全部結題。遺憾的是該教育項目在當地沒有繼續推行,有個性的石老師也離開了我們的視線。
2019年,在22名小學生沒有全部參加高考的情況下,有5名上了一本線,2名上了二本線。不知孩子們的成績是否與小學的閱讀、寫字、增加文言文等課改實驗有關。但2019年該實驗班考試結果,雖在預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好像是一款秘密研制的生化武器大放異彩,使我們突然想起你——石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