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麗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微課”這一教學新模式正以其具有高超的信息表現能力、生動的知識傳達能力、靈活性高等特點,逐漸應運而生。在數字化時代發展的背景下,有效運用“微課”于信息化教學之中,對實現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有效;策略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的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微課只講授一個知識點,微課教學的時長大多都在5~10分鐘。微課教學內容大多都是精簡,相比于傳統教學的面面俱到,微課更多地注重課堂教學知識的重難點部分。
一、初中信息技術中微課教學設計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微課教學模式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因此在微課設計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以及學習理解能力和心理狀況,從而通過微課教學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
(2)目標突出原則。微課教學視頻的特點是短小精悍、突出教學重點,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明確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目標以及突出重點內容,盡量提煉信息技術中的重點知識,學生在觀看教學微視頻后可以迅速掌握相應的知識。
(3)知識層次化原則。學生在信息技術的操作中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教師應設定層次化的微課內容,先利用通俗易懂又富有趣味的微課知識吸引學生觀看,而后利用較為直觀的解讀提出簡單的疑問,學生化解知識后形成內心的滿足,進而深化的走進信息技術的空間中,借助微課的指引探究技術性質,獲得微課啟蒙。
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的有效運用策略
(1)挖掘價值,讓微課融入教學。在信息技術的初中教學中,教師應按照微課的應用階段,對微課類別進行簡單劃分,并結合教學內容深入挖掘有價值的點。微課是翻轉課堂的重要表現形式,是近些年來較為流行的教學理念之一,其重點在于“翻轉”二字上,即教學主體的翻轉,由原本教師主導的課堂變為學生主導的課堂,以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確定課程走向和課堂內容,從而使課堂成為教學主體,使課外時間為教學所依從,將教學的面擴大化,使知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網絡微課具有一定的教學優勢,它能對課程重點內容做出準確分析,從而使學生明確信息技術的整體走向。例如:在學習青島版“Excel制作”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將企業的財物報表作為教學案例,深切感受表格使用的精妙之處,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統計表格,并對操作細節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Excel的功能欄與菜單欄。網絡微課教學,不僅能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讓重點內容的學習變得更加清晰、明確。
(2)創設情境,讓微課融入生活。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以板書、教材為主要媒介,以文字和二維圖像為主要承載形式。可以說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是直接照搬書本的那一套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枯燥、乏味,而且缺少實用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適合初中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需求。如今,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學生已經從很多移動設備上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信息技術,但是并不全面,還需要系統地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通過網絡微課形式,讓信息技術知識融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加強對知識的靈活運用。
伴隨中西方文明的不斷融合,很多西方節日進入中國,初中生成為狂熱的追隨者,教師可以利用西方節日,讓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能提高學習的生活趣味,還能充分展現教學價值。例如,在學習青島版“Word文字處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讓學生互相之間制作圣誕賀卡,將對彼此的祝福通過Word軟件制作完成。學生對此任務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從而導入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因材施教,讓微課融入知識。微課是實現翻轉課堂的一種手段和方式,所以微課的設計內核和核心也必須承載翻轉課堂的精神精髓,即實現學生身份的轉變,實現課內教學向課外教學的拓展。由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限,所以教師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微課設計中加入一些符合學生認知的拓展內容,如思考題、探究題等來為學生的課余時間提供計劃和探究內容,最終實現將知識融入微課的目的。
新課標指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是目前教學的重點任務之一”。教師在設計網絡微課時,應該按照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微課主題與學生能力相適應,利用網絡微課讓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微課的教學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例如:在學習青島版“Flash制作”這部分教學內容時,由于這部分知識點對于學生而言較難操作,學生無法充分掌握。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微課設計教學內容,打破空間與時間的現實,讓學生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不明白的地方專門學習,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將微課與教學知識融合在一起,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具體的教學計劃,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4)釋疑解難,讓微課巧解難點。初中信息技術中有許多比較復雜、抽象的知識內容,有些操作對于初中生來說也是比較難理解的,比如在Excel中各種計算公式應該怎么選擇利用,Photoshop中大量的繪圖工具都各自對應怎樣的功能,應該如何靈活處理圖像,Flash動畫中更是有許多比較晦澀的原理、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在傳統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問題,老師很難做到一對一詳細完善的解釋,有時候一些問題教師講一遍就過了,其實有些學生并沒有理解透徹,因而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影響到后面的學習。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視頻,在視頻中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并配以圖片、動畫或者視頻,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微課視頻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問題,這樣教師就可以不必針對一個問題為學生講許多遍,也不必因為問題講解的不夠透徹而讓學生依然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
參考文獻:
[1]尹雯君.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6).
[2]官勤學.初中信息技術中微課的設計策略研究[J].新教育論壇,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