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英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和移動設備的普及,互聯網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互聯網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互聯網+環境下,社會經濟模式出現了更多種類,而共享經濟成為了新興模式的關注焦點。這種新興的經濟模式,不僅僅拓寬我國的經濟發展渠道,而且促進了我國經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們通過對共享經濟進行簡單分析介紹,通過對共享經濟的現狀及特點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找到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共享經濟的管理措施提出參考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共享經濟;經濟發展;管理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共享經濟模式也應運而生,并趁著互聯網這股東風,在實際的應用過程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這一大好形勢下,共享經濟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廣闊,從最開始的共享單車,到如今流行的共享移動電源。我們也發現了共享經濟模式巨大的發展潛力,能夠在市場運行過程當中提高經濟利潤的空間。
一、什么是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本質是通過對資源的共享,來實現經濟的收入。這一經濟模式是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需求,將很多閑置資源利用起來,繼續產生經濟價值。這種經濟模式不僅符合綠色的發展理念,還能夠引導經濟向綠色方向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共享經濟在很大程度上為人們提供了便利,也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二、共享經濟模式特點、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們以共享單車為例,總結和分析共享經濟的特點。
共享經濟具有綠色環保的發展特點,尤其是對于如今霧霾嚴重的城市,單車出行能夠極大地降低機動車的使用,會大大地減少尾氣排放,降低城市交通擁堵概率。而且單車出行的成本相對于其他交通工具更低,共享單車的出現為人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共享經濟還有一大明顯的特點就是便利性。共享單車的出現,使得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利,通過手機掃碼,就可以隨意取用,而且即開即走、即停即走,填補了公共交通系統無法實現近距離運輸的空白,當時的宣傳語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十分鮮明地表達了共享單車的實際作用和意義。共享經濟的其他產品同樣能夠體現出便利性這一特點。
從理論層面分析,共享經濟有別于傳統經濟模式,具有明顯的分離性。也就是共享經濟的產權結構是分離的,物品的所有權歸企業所有,但是使用權是消費者享有,這極大地提高了物品的利用效率,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消費觀念,產生了很大的經濟價值。這一經濟模式下,各行各業都可以借助互聯網這一平臺,連接產銷。這不僅僅可以增加市場的機會,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各行業之間的合作和共贏。共享經濟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它的整合能力。它能夠將閑散資源有效地整合起來,并找到市場。這有賴于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為共享經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下,共享經濟有諸多優勢,但是我們不可以忽略其發展應用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以問題最為突出的共享單車為例,從產生之初,就有各種問題出現。我們針對企業管理部分進行闡述和研究。
首先,共享單車企業利潤空間相對較小,依靠租金實現盈利的模式有些行不通。行業內的引領者“ofo”小黃車,車輛成本在兩百元左右,但是實際的每天租金收入大致在五元,按照這一計算過程,大約四十五天就可以收回成本。但是,這是在校園實行共享單車的效果,一旦應用于開放的社會,共享單車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面臨維修、調度等各項工作環節,成本就會隨之增加。而且在實際的企業運營過程中,公司還要面臨營銷推廣等各方面費用,再加上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市場,保證足夠的騎行頻率,公司對于單車的投放量不斷增加,企業的營收面臨很大挑戰。
各家企業為了搶占市場,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共享經濟的初衷是對于閑置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在共享單車的實際運行過程中,行業內的各公司都在用盡各種手段搶占市場,沒有考慮實際的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就看到很多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不斷追加投資,投放更多共享單車,以便獲得更多的用戶。而很多企業在競爭中失敗,公司破產結算,大量地消耗了市場資本。資本的掌握者不會對行業的發展和社會的問題進行思考跟關心,僅僅追求最大利益,造成了很多社會問題,共享單車“墳場”、共享單車隨意停放等等,對社會造成了消極影響。
對于共享經濟的發展現狀,我們大多從企業發展的角度分析。在共享經濟興起之后,投資的主體不斷增加,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極大地刺激了共享經濟領域的發展,使得共享經濟的發展空間和利潤空間空前膨脹。共享經濟不再停留在新興行業,很多傳統行業也開始研究進入共享經濟領域。這一發展趨勢使得該經濟模式下,所有行業發展的風險降低,且能夠緊密聯系各行業。而且在共享經濟領域,新興行業擔當了引領角色,極大地促進了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創新發展。
三、互聯網+背景下。共享經濟的管理措施
對于在互聯網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各個行業,我們將它統稱為互聯網+。在這一背景之下。共享經濟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這種改變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當然,在共享經濟模式廣泛應用的同時,一定會對傳統經濟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一定有其積極的一面,它改變了傳統經濟模式的產業職能,也使得行業的服務向個性化方向轉變。我們如何通過對共享經濟模式的創新應用和有效管理,讓其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助力,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改變傳統的消費思想和觀念
在傳統的消費思想中,人們對于物品的占有意識大于使用意識,這就會導致消費者對于物質的需求有所克制,盡量以自己買得起作為消費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自身資金的使用靈活性,也會極大地遏制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如果消費者能夠積極的接受共享經濟模式,那么通過很少的一部分租金就可以享受很好的服務,那么會極大地刺激消費者的物質需求。比如我們在城市中常見的拼車現象,這就是相對原始的共享經濟模式。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節約單獨打車的費用,還能夠有效地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并且能夠合理地利用資源。這種方式還可以降低城市的尾氣排放量,十分符合綠色環保出行的倡導。
如何改變消費者的傳統觀念和思想,是作為行業內管理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比如通過正確積極的引導,或者像共享單車那樣,通過免費騎行吸引客戶,逐漸養成他們的消費習慣,并最終改變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思想。
(二)行業轉型升級要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如今我國不再一味地追求經濟建設,已經開始如火如荼地建設生態文明。而生態文明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綠色化、循環化和可持續發展。而共享經濟,恰恰符合這些特點的。而作為傳統行業,如何能夠在應用共享經濟模式的同時,加快企業的轉型發展,是企業管理都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為政府相關部門,主要是通過對共享經濟的研究,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規范好市場。并且能夠在行業發展過程當中,充當監督管理的角色,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市場哪個行業的積極健康發展。而政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一定要能夠把握綠色、可循環、可持續的原則。比如共享單車大量投入使用后,極大地增加了人們出行的便利性,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共享單車帶來的社會問題,這時候就需要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相關政策,規范共享單車的市場競爭,防止為爭奪市場份額而無節制地投放大量單車,造成公共設施的長期占用,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而在共享經濟發展應用的過程當中,企業自身也要通過管理轉型升級,盡可能地適應共享經濟模式下的發展。比如在共享單車大量投放后,人們對于化石燃料的需求會小幅度的降低,很有可能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費觀念,綠色環保的消費觀念會促使人們,更加傾向于綠色環保的能源,傳統的能源行業,例如煤炭會受到很大沖擊。如何能夠在共享經濟模式下實現轉型發展,盡可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是很多行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必須加快步伐,否則很容易被時代淘汰。
四、小結
在互聯網+下的經濟模式,已經很大程度地顛覆了傳統經濟模式的經營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我們如何能在這一背景下,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