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企業家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種不可或缺的要素資源,也是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一種稀缺資源。企業家的數量、素質和能力,直接決定著我國及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和競爭力。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優秀企業家的需求越來越大。企業家的能力素質能否適應企業的發展要求,決定了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因而,對企業家進行培訓愈發顯得重要。研究企業家培訓環境成為越來越多學者關注的課題。本文著重研究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家;培訓環境;實證分析
引言
企業家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也是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稀缺資源。企業家的數量、素質和能力,決定著我國地區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正處于深入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己初步建立,目前主要經濟任務是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這就需要大量的優質企業家。而企業家是一種相對稀缺的資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家資源顯得更為稀缺。因此,在我國推行體制改革過程中,當務之急就是要培育和造就出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對于高端人才相對匱乏的淮安市來說,研究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本文通過對淮安市86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從政府、社會、企業三方面研究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現狀,提出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并就如何進一步優化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提出建議。
一、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現狀
本次調查隨機選取了淮安市86家企業的企業家作為調查對象,著重調查淮安市企業家的培訓環境。在這86家企業的企業家中,他們的學歷大多以專科本科居多,碩士及以上較少。年齡方面,年輕的企業家所占比例較小。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企業家認為淮安市企業家的綜合素質總體來說較為一般。培訓內容上,32%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淮安市企業家目前最需要培訓對市場的分析判斷能力,14%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是創新能力,認為經營管理能力的占35%,19%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應當培訓廣泛的社會交際能力。這86家企業中,公司規模在50人以下的有15家:50-100人的有30家:100-500人的有32家:500-1000人的有9家。公司年銷售額方面,企業家所處公司2009年銷售額在1000萬以下的有45家,占調查總數的52%:1000萬-1億的24家,占調查總數的28%:1-5億的12家,占調查總數的14%:5億以上的5家,占被調查總數的6%。同時,這86家企業中,企業家年收入5萬以下者4人,占調查對象總數的5%:5-10萬的12人,占調查對象總數的14%:10萬-20萬的36人,調查對象總數的42%;20-50萬的28人,調查對象總數的32%:50萬以上的6人,調查對象總數的7%。
(一)政府培訓
調查結果顯示,淮安市企業家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培訓方式。31%的被調查對象希望開展本地企業家交流,23%的被調查對象希望參加EMBA或MBA學習,32%的被調查對象希望請知名專家上課,14%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希望政府能組織外出考察。調查企業家最需要的培訓時,選擇企業管理知識的教育的有51人,占調查對象總數的大多數。調查結果顯示,54%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政府在培訓組織方面表現不力,23%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政府在培訓的組織方面。政府培訓組織不力,34%的被調查對象表示表現在培訓的廣泛性不夠,25%的被調查對象認為針對性不強,41%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培訓管理不夠完善。總的來說,政府對企業家培訓在數量上表現不足,具體體現為:
(1)對企業家培訓次數較少;
(2)參與培訓的企業家數量較少:
(3)接受政府制定的企業家培訓體系的企業家比例較小。
(二)社會培訓機構
淮安市現階段存在的針對于企業家的社會培訓機構較少,多數是針對企業員工培訓,從事企業人力資源服務的機構。34%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尚未接觸過針對企業家的社會培訓機構,45%的被調查對象表示知道針對企業家的社會培訓機構。65%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從未未接受任何社會培訓機構的培訓,22%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接觸過一定的社會培訓機構的培訓,只有13%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定期接受社會培訓機構的培訓。
(三)地方高校培訓
地方高校是培訓企業家的搖籃,調查結果顯示約14%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定期到學校參加培訓,54%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曾接觸過學校培訓,32%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從未接受學校培訓。65%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當前我市學校對企業家培訓表現不力,42%的被調查對象認為當前我市的學校培訓不能滿足企業家需要,38%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基本滿足,20%的被調查對象表示能夠滿足需要。
二、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培訓數量不足
調查結果表明,政府對企業家培訓在數量上表現不足,具體體現為:
(1)政府對企業家培訓的頻率較低。
(2)培訓對象的廣泛性不足。
(3)培訓的持續性不夠等多方面。
調查顯示:34%的被調查對象希望政府增加培訓數量,45%的被調查者希望政府能擴大培訓規模,64%的被調查對象希望政府能保持企業家培訓的持續性,系統性。政府培訓數量的不足將降低企業家的培訓熱情,使企業家感覺政府的關心不夠,對企業家產生消極影響。
(二)社會培訓機構較少
調查結果顯示,26%的被調查對象認為淮安市沒有專業的企業家培訓機構,45%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未接受社會培訓機構的培訓,12%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接觸過一定的社會培訓。淮安市專業的企業家培訓機構很少,多數社會培訓機構針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在培訓質量上,67%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接受社會機構培訓的效率不高,無法滿足其培訓需要,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淮安市社會培訓機構都無法滿足企業家培訓需要。社會培訓機構數量和質量的不足,將影響淮安市企業家的發展,對地區經濟發展相當不利。
(三)地方高校與企業結合不夠
淮安市地方高校與企業結合程度不夠。在企業家培訓中,學校與政府一樣扮演著重要角色。企業家在學校可以進一步充實自己,彌補知識結構上的不足,通過系統的學習,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地帶領企業成長。地方高校與企業的結合,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結合,更多的是深層次的合作。
調查結果顯示,34%的企業家參加過學校培訓,其中64%的企業家認為對我市地方高校培訓效果不佳,形式單一,不能滿足企業家培訓的需要。地方高校與企業相結合將使高校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這對企業、對地方高校都是十分有效的。
(四)企業內部企業家培訓體系不完善
調查結果顯示,淮安市企業對企業家培訓的認識不夠,投入較少,只有23%的企業制定了針對企業家的培訓制度,12%的被調查對象表示接受過企業制定的企業家培訓,其中45%的企業家認為培訓效果不理想,不能滿足企業家培訓需要。調查顯示:32%的企業對企業家培訓這一概念很陌生,64%的企業尚未建立針對企業家的培訓體系。企業內部企業家培訓體系的不完善,大大制約了企業家的發展,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三、改善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的對策和建議
企業家人才是社會生產的組織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國有經濟、非國有經濟的發展,需要大批優秀企業家脫穎而出,發揮重要作用。當前,必須加大培訓力度,優化企業家的培訓環境,為優秀企業家的不斷涌現創造好的條件。
(一)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培訓優秀企業家
首先,加強政府培訓預測研究。有針對性地超前培養企業經營者。淮安市各級黨委、政府人才主管部門和經濟部門要不斷研究全市和各個區(市)縣企業經營者的成長和發展問題,針對全市和各個區縣經濟和企業界有關企業經營者的數量、質量、結構等需求進行預測研究,指導企業經營者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本領,不斷適應社會經濟和企業經營管理的發展。著重加強對中小企業,新生企業的培養。其次是政府培訓內容具體化。加強知識能力培訓,提高企業經營者管理水平。淮安市要學習和借鑒國外通過管理培訓培養企業家的成功經驗,切實加強企業家能力培訓。要以提高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經營管理水平為導向,注重從基層優秀的經理、廠長當中培養造就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國際先進管理水平、良好職業道德和創業精神的優秀企業家。再其次是培訓組織系統化。政府對企業家的培訓需建立系統的培訓體系,對企業家的培訓組織需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確保培訓的系統性、科學性、有效性、持續性。最后是培訓經費專項化。建立企業經營者培訓專項資金,確保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加強企業經營者能力培訓,資金是保障。各級政府應建立專門的企業經營管理培訓專項資金,提供企業家人才培訓的經費支持。針對目前人才工作部門或企業主管部門無企業家人才培訓教育經費,難于統籌安排培訓的問題,可以采取在財政、企業、個人分別負擔的原則下,逐步實施財政補貼。
(二)加快社會培訓機構發展
目前,我市針對企業家的培訓機構相對較少,存在一定數量的社會培訓機構。地方發展需建立完善的企業家培訓機構,一是數量上,需建立滿足市場需要數量的企業家培訓機構,一些專業的培訓機構可以專門研究企業家培訓方案,借鑒國內外優秀企業家培訓機構的管理模式,結合我市企業家特色,建立針對性強的企業家培訓機構。二是質量上,需采取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提升培訓師能力等多種方式整體提高我市企業家培訓機構的培訓能力。
(三)地方高校與企業有效結合
依托淮陰工學院,淮陰師范學院等高等院校的優秀師資力量,圍繞企業高級領導所必備的素質和能力組織培訓,以學校作為交流平臺,使企業家重回學校繼續深造。
(1)積極貫徹百名教師進企業計劃。地方高校挑選優秀教師深入企業,為企業家發展獻計獻策,指出企業家成長中的不足。定期開展學術研究,結合企業家實際情況,分析企業家培訓所需,制定企業家培訓計劃。高校教師與企業家之間的交流,對企業家的發展將起巨大的推動作用。
(2)依托地方高校為平臺,建立企業家俱樂部。以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為主體,按照俱樂部模式,定期開展企業家聚會,組織企業家溝通、交流,為企業家建立一個持久交流的平臺。通過培訓,使企業家不斷更新觀念、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進一步提高領導能力。
(3)開設EMBA、MBA培訓班。充分發揮高校師資力量,為企業家進一步深造提供條件。企業家在高校里學習系統的經濟管理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加強企業家之間的交流,更好地帶領企業發展。
結論
通過對淮安市86家企業問卷調查發現,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存在企業家對培訓重視程度不足、政府培訓方式單一、政府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政府培訓數量不足、社會培訓機構較少、地方高校與企業結合不夠、企業內部企業家培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政府、社會、企業對企業家培訓認識不足,投入較少,組織能力不夠等原因,使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的問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面對淮安市企業家培訓環境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要提高企業家培訓意識,加強終生學習能力,二要發揮政府職能作用,培訓優秀企業家,三要加快社會培訓機構發展,四要地方高校與企業有效結合,五要企業建立完善的企業家培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