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輝

【摘要】制度建設是公立醫院預算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對預算管理的深入開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從當前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的現狀而言,預算管理制改進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制度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包括調整預算編制基礎、明確預算編制原則、構建系統預算制度、加強預算制度執行等。
【關鍵詞】公立醫院;預算管理;不足;改進
公立醫院作為我國公共醫療服務的主要供給者,盡管在數量上少于民營醫院,但承擔的醫療服務卻占到80%以上。作為事業單位,公立醫院不同于全額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其資金來源以自由資金為主,而醫療行業的特殊性,又使得其必須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因此,做好醫院的預算管理工作,是優化醫院內部治理,全面提升醫院社會價值的必然要求與客觀需要。當前,隨著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醫院的預算管理制度也處于持續改進的狀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醫院預算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必須采取好相應的改進措施。
一、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制度的不足
以我國某公立醫院為例,創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保健、康復、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非營利性公立二級管理綜合醫院。是東莞市社會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清溪醫院是東莞市社保定點醫療機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聯盟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協作網絡(遠程會診)合作醫院,解放軍廣州總醫院軍民共建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廣東省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并獲得母嬰保健執業許可資格。醫院總部占地3萬平方米,另有大利院區、三中院區兩外延醫療服務點。年總收入3億以上,950名員工,605張病床。其在不斷發展的同時,自身內部的預算管理也與其他公立醫院一樣出現一些共性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一)預算編制基礎不合理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采用權責發生制是醫院預算編制的必然選擇,但在當前的預算管理中,不少公立醫院仍然采用收付實現制的編制基礎,由此帶來了不少的問題。比如,在支出預算中,公立醫院的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存在劃分不合理的現象,不少醫院的基本運營費用被籠統的劃歸到項目支出中,乃至于存在同一筆費用分為兩個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兩個部分的現象。
(二)預算管理制度不系統
對預算管理制度而言,制度的系統性是保障制度執行有效性的先決條件。隨著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全面預算管理成為預算管理中的重點內容,因此,預算管理制度的建設必須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突出系統性與全面性,但在當前的預算管理制度中,公立醫院顯然沒有做到此點,契合醫院預算管理需求的制度尚處于缺位的狀態。
(三)預算制度執行不高效
執行乏力是預算管理制度中的常見問題。公立醫院作為事業單位,在管理體制上受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較深,財務管理理念相對欠缺。預算管理制度是保障預算管理科學性的前提條件,但醫院內部對預算管理制度缺乏正確的觀念與科學的認知,導致預算管理制度在執行環節中得不到有效的重視,違反預算管理制度的行為屢見不鮮,降低了制度的效能。
二、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進
(一)調整預算編制基礎
當前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預算編制基礎與會計核算基礎不一致有著很大的關系,預算編制基礎與會計核算基礎的不一致不僅增加了預算編制的難度,也使得預算執行與考核無法有效的開展。因此,在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進中,首要工作便是調整預算編制的基礎,在參考會計核算科目的基礎,對醫院的基本支出以及項目支出進行合理的設置以及科學的分類。預算編制常用的基礎有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兩種,從當前醫院會計制度改革的方向來看,權責發生制是醫院預算編制的必然選擇,首先,公立醫院內部具備良好的權責發生制的環境基礎,我國公立醫院自1989年便在會計核算中采用權責發生制,各項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執行也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權責發生制已經深入人心,以此為基礎編制預算,可以更好地獲得醫務人員的認同。其次,權責發生制能夠降低預算編制的難度。醫保收入在醫院收入中占據大頭,而醫保資金的延遲撥付使得收付實現制具有很大的編制難度。借助權責發生制,公立醫院在預算編制中僅需預測業務量的規模,便能完成預算編制的工作。
(二)明確預算編制原則
公立醫院具有特殊性,作為事業單位,其建設資金大都為醫院內部資金,財政撥款比例相對較低。因此,在預算編制中,需要取消收支平衡的限制,引導醫院在發展中存在適當的收支正結余,這樣能夠賦予醫院更強的主動性。對支出項目的調整是明確預算編制原則的重點內容。在以往公立醫院的預算編制中,資本性項目被無差別地納入到支出項目中,實際上此一做法是不合理的。因為根據權責發生制,諸如資產折舊費、攤銷費等費用已經被納入到支出項目中,再將資本性項目納入攤銷項目,容易導致支出項目中出現重復列支的問題,影響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因此,醫院需要調整支出項目,將資本性項目單列預算報表。從長遠的角度而言,單列資本性項目預算報表有著重要的價值,一來,資本性項目通常金額巨大,列入一般支出項目,難免會使醫院收支預算失衡,二來,借助單列的預算報表,有助于醫院更好地審核資本性項目的資金來源。
(三)構建系統預算制度
對公立醫院預算管理而言,制度建設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制度是否具有全面性、系統性、標準性,對預算管理的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醫院不同于一般的財政單位,其資金來源以及運行方式都有著特殊性,因此,盲目地套用一般行政機關的預算管理制度根本服務服務于醫院的預算管理需要。就以資金管理而言,公立醫院在制度建設中需要遵循靈活性與嚴格性相結合的基本要求,比如,針對政府的專項撥款資金,醫院在支出中要有嚴格的程序以及監督檢查機制,而針對醫院的自有資金,在支出中可以具有相應的靈活性。同樣的要求也表現在巨大的資本性支出以及日常支出中,前者需要具有嚴格性,后者需要具有自主性。從宏觀的角度而言,當前醫院預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在于制度的系統性不強,沒有覆蓋到預算管理的各個層面、各個環節,影響了預算管理制度的可執行性,因此,醫院需要從系統性的角度出發,細化管理制度的構建,切實提升預算管理制度在預算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發揮好預算管理制度的價值。
(四)加強預算制度執行
“世不患無法,患無必行之法”,當前公立醫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除了和制度建設層面的不周全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外,同樣和制度執行中的不嚴格緊密相關。制度執行乏力,導致預算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實,降低了預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因而,在公立醫院預算管理制度的改進中,必須將加強預算制度的執行作為重點內容,從責任分配與監督考核兩個角度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就責任分配而言,全面預算管理是當前預算管理的主要模式,其以全員管理為主要特征,醫院內部所有部門、崗位均被納入到預算管理的范疇中,公立醫院需要結合部門、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合理地分配預算管理責任,確保預算管理的全員性與全面性;其次,就監督考核而言,公立醫院要建立健全崗位考核制度,將預算管理作為崗位考核的重要內容,并以崗位考核為基礎構建相應的激勵機制,使預算管理效果作為確定員工崗位績效工資的重要元素之一,如此,能夠有效提升員工崗位績效考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結語
預算管理制度是公立醫院預算管理的主要評鑒,預算管理制度自身的完善與否,直接決定了預算管理的效果。因此,針對當前預算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公立醫院需要采取好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預算管理制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