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磊



【摘要】目的通過對00后大學新生睡眠質量現狀調查以及影響因素分析,旨在了解語言類學院新生睡眠質量現狀和研究影響新生睡眠質量的宿舍環境因素,為解決大學生睡眠障礙提供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 睡眠質量 新生
00后作為21世紀的新一代,2018年他們開始成為大學新生主角。大一新生處于大學特殊階段,面臨著初次離開父母獨自住宿、老師教學方法的改變、學業壓力、陌生的大學環境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到新生的睡眠質量,睡眠質量的好與壞也影響著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身心健康。近三年有調查研究表明[1-3],有16.92%~26.51%的大學生存在睡眠質量差的問題。目前國內對語言類學院新生睡眠質量的調查研究工作較少,為了解語言類學院新生的睡眠質量,本文探討了新生PSQI得分在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的情況比較以及新生睡眠質量與宿舍環境影響因素間的關系,旨在改善大學新生睡眠質量,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同時也為學生宿舍管理提供科學的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選取某高校語言類學院本科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共收集237份有效問卷。其中,女生202人,男生35人;英語、翻譯、日語和法語專業學生分別有104人、58人、49人、26人。調查對象年齡為17~20歲,平均年齡為(18.22±0.59)歲。
1.2方法
1.2.1 采用1996年劉賢臣等翻譯的Buysse博士編制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4]。該量表由1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其中第1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均不參與計分。參與計分的18個自評條目可組合成7個因子,分別為A睡眠質量、B入睡時間、C睡眠時間、D睡眠效率、E睡眠障礙、F催眠藥物、G日間功能障礙。每個因子按0~3分計分,累計各因子得分為PSQI總分(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PSQI得分≤4分為睡眠質量良好,得分5~7分為睡眠質量一般,得分≥8分為睡眠質量差[5]。本研究評定受訪者最近一個月(2018年12月16日至2019年1月17日)的睡眠質量。
1.2.2 自制宿舍環境影響因素調查表 內容包括:宿舍住宿是上鋪或下鋪、宿舍床的質量與穩定性、睡眠時宿舍中的亮度、睡眠時宿舍安靜情況、宿舍開窗換氣次數共5個項目。項目按影響程度從1~5分計分。
1.3 統計方法 數據回收后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新生睡眠質量總體現狀
2.1.1 睡眠質量分布情況
參與本次調查的237名語言類學院本科新生的PSQI總得分為5.71±2.81。其中PSQI總分≤4分的有92人,38.8%的學生睡眠質量良好;總分5~7分的有87人,36.7%的學生睡眠質量一般;總分≥8分的有58人,24.5%的學生睡眠質量差。
2.1.2 睡眠質量各因子得分情況
A睡眠質量為1.17±0.71,B入睡時間為1.11±0.96,C睡眠時間為0.56±0.63,D睡眠效率為0.45±0.81,E睡眠障礙為0.95±0.53,F催眠藥物為0.03±0.23,G日間功能障礙為1.43±0.83。分析各因子得分發現,語言類學院新生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得分較高,催眠藥物因子得分較低。
2.2 不同性別新生PSQI得分情況
從表1可知,女生得分為:5.78±2.75,男生得分為5.29±3.14。女生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得分高于男生以外,其他因子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對不同性別新生PSQI各因子之間的t檢驗可看出,男女新生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之間存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他因子和PSQI總分在不同性別上不存在差異。
2.3 不同專業新生PSQI得分情況
從表2可知,語言類學院法語、日語、翻譯和英語專業學生PSQI得分分別為:6.27±2.62、5.86±2.87、5.57±2.56、5.58±2.97,法語專業學生睡眠質量較差,翻譯專業學生睡眠質量較好。各專業學生在睡眠時間因子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余不同專業各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各專業PSQI總分上無顯著差異。
2.4 影響新生睡眠質量的宿舍環境因素
通過自制的新生宿舍環境影響因素調查表,發現某些影響因素與新生的睡眠情況存在一定的相關。從表3可知,就PSQI總分而言,宿舍床的質量與穩定性(r=0.143,p<0.05)、宿舍開窗換氣次數(r=0.143,p<0.05)與新生的睡眠情況存在顯著的正相關;住在上鋪或下鋪(r=0.026,p>0.05)、睡眠時宿舍中的亮度(r=-0.046,p>0.05)、睡眠時宿舍安靜情況(r=-0.068,p>0.05)與新生睡眠情況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3 討論
本次調查研究表明,本科新生PSQI總分為5.71±2.81,睡眠障礙發生率為24.5%,本研究結果與其它研究結果相比,高于2010年郭樹榜等人[6]研究結果(5.12±3.24,8.2%),高于2017年張研婷等人[1]研究結果(5.59±2.67,21.3%);低于2009年孫卉等人[7]研究結果(8.62±3.25,66.89%),低于2014年朱倩云等人[8]研究結果(6.86±1.93,35.89%)。出現這類差異的原因可能與研究時間,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等因素有關。
在不同性別方面,女生PSQI得分高于男生,男女生PSQI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國內相關研究結論一致[9-11],研究同時發現女生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可能原因是由于女生感情比較細膩,易受外界一些因素干擾及生理特殊性等因素。
在不同專業方面,各專業學生在睡眠時間因子得分差異上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能是由于近一個月學生晚上復習和準備期末考試,不同專業學業任務不同等原因導致;其余不同專業各因子和各專業PSQI總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語言類學院新生不同專業因素對睡眠質量影響差異不大。
本研究顯示,新生睡眠質量與宿舍環境中的某些影響因素存在一定相關性,可能原因是:宿舍床的質量與穩定性會不同程度地發出噪聲,影響學生本人或室友休息,從而影響學生睡眠質量;宿舍空氣長時間不流通,會導致宿舍污染物濃度增加,宿舍空氣質量較差會構成對人體的危害[12],進而影響學生睡眠質量。通過對PSQI各因子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睡眠質量和入睡時間與其它因子間存在較大的相關。
通過以上研究結果的分析,高校應加大對新生睡眠質量的關注,可采取以下措施:(1)輔導員和心理健康中心要加大對睡眠質量較差新生的訪談和心理輔導工作;(2)公寓輔導員要對新生加大睡眠質量知識的宣傳,開展系列講座,進一步培養新生良好的作息習慣,促進身心健康;(3)宿管中心要不定期檢查新生宿舍床鋪質量和穩定性,督促學生開窗通風,保持良好的室內空氣環境。
參考文獻:
[1]張研婷, 宋臻敏, 孔繁智, 等. 寧夏兩所高校大學生睡眠質量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17(2).
[2]張興, 趙雪楨, 張雨, 等. 泰安市某高校2016級新生睡眠質量現狀調查[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18,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