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茵
【摘 要】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的迅速發展,ERP在中國也進入廣泛普及階段,ERP不再僅僅是大型企業的專利。目前中國國內的ERP應用還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ERP在中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是曲折的但卻是必經的,故本文基于目前中國部分企業對ERP技術的應用情況,對其提出了淺薄的個人見解。
【關鍵詞】ERP;企業管理;現實情況;對策及建議
一、ERP的定義
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簡稱ERP)以業務流程為主線,對人、財、物等資源進行全面整合,是一種可以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甚至跨公司整合實時信息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是高度集成和標準化的企業管理系統,是從MRP發展而來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統,它擴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
ERP系統以成本管理為目標,計劃與流程控制為主線,通過對目標責任的明確落實、有效的執行過程管理和激勵,幫助企業建立了人、財、物、產、供、銷的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
二、ERP的特點
(1)對市場預測比較準確
ERP系統以企業的目標市場為導向,面向精準的企業運營和外部銷售,能夠準確把握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為企業制定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2)能夠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
在最初設計時,ERP系統就已經考慮了企業的內部業務和工作流程,它能夠根據企業工作流程的需要自動提供合理的企業人員、資金和物資的分配方案。
(3)具有強大的企業產品數據管理能力。
ERP作為近年來國際各大著名企業爭相青睞的實力“新寵”,其不可忽視的強大競爭力必將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目前中國企業正欠缺的數據管理能力之中,ERP技術理應有其一席之地。在結合傳統企業產品市場管理的基礎上,迎合互聯網發展的浪潮將ERP應用到企業產品數據管理能力之中,必將使其煥發新的生機。
(4)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較強,能夠合理分配企業所擁有的資源。
ERP管理系統更多的強調企業財務管理,通過建立健全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使得價值管理的理念得到充分的體現,企業的資金、信息、人力等資源能充分的有機結合在一起。
(5)靈活的管理模式
由于ERP系統與MRP、JIT等管理模式相互兼容,還支持多種生產管理模式,如連續流程制造模式或離散制造模式等,十分靈活。鑒于此,ERP技術有著其他系統不可比擬的先天優越性,使得它能夠更快的融入到企業管理的日常之中,并由此為整個企業帶來活力。
三、實施ERP對現代企業管理的意義
1.提高企業運行效率
ERP實際上是供應鏈管理。利用數據庫等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人力、物力、資金等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并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從而使資源利用最大化。形成一套完整的供應鏈,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防止企業因信息缺失而造成投資損失,提高企業運行效率。
2.提高企業管理能力
ERP系統通過方便快捷的操作管理方法,使企業內部各項工作都更加標準化和規范化,提高了企業的管理能力,減少了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各種復雜繁瑣的勞動。與傳統的管理模式相比,ERP管理更加注重員工權利,管理方式更加靈活,體現了ERP管理模式科學化和人性化的特點。
3.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
ERP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分析企業各項經營內容,實現企業資源的最優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經營成本。通過對企業管理的定量分析,為企業制定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這些決策通過有效落實,形成管理過程中的寶貴經驗,減少因決策失誤而增加的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綜合效益。
四、我國企業ERP應用的現實情況
1.高層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
企業應用ERP系統往往是因為企業高層領導受到宏觀或微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提出。由于實施ERP項目花費巨大,所以領導的支持顯得格外重要。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通常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一是高層領導剛開始對項目實施及有關事項特別積極,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所需處理的事情較多,對ERP實施的關注就會減少;二是高層領導的變動也會影響ERP項目實施進程;三是高層領導將ERP視為解決目前問題的關鍵而盲目加快建設進度。
2.企業與軟件供應商配合度不高,缺少顧問公司的幫助和支持。
尤其是在供應商僅負責提供軟件,而不提供軟件教學和幫助時,企業就需要聘請相關顧問公司來協助軟件的實施。在申請過程中,由于顧問公司本身沒有足夠的專業水平,對軟件的原理等理解不充分,或者是ERP操作水平較高,但對企業了解程度不夠,造成軟件與企業實際情況不能很好結合,這些都不利于ERP的實施。
3.對ERP系統的培訓不夠,培訓效果有待提高。
在ERP項目建設之初,就需要有專業人員對企業員工不論是高層管理者還是基層工作人員進行軟件操作培訓,如果使用者不能很好掌握軟件的使用方法,那么再好的軟件也不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所以解決該問題的途徑就是由專業的顧問公司對軟件系統的原理、管理理念、操作方法等內容傳授給企業相關人員。但在培訓過程中,也存在著部分員工學習積極性不高,培訓計劃安排不合理,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等問題。
五、我國企業應用ERP的對策及建議
1.高層領導的持續支持。
ERP項目的實施成本高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是一個與企業整體發展相關的系統工程,只有高層領導充分重視、持續支持、親自參與才能成功。高層領導的親自參與能夠激發員工實施ERP的積極性,保證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而且實施ERP項目需要企業系統重建。所以,領導首先得處理好舊的機制和新引用的ERP技術之間的矛盾,同時對公司員工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其逐漸接受引進的ERP技術。
2.軟件的選擇。
由于我國ERP系統發展不完善,所以我國企業大都采用國外的軟件,但是文化背景和法律制度等的不同會造成所選擇的軟件并不能很好的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或者軟件中的有些功能不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要求,導致軟件不能使用。同時軟件的選擇也要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不能一味求大求全。最佳方案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先學習和借鑒其他優秀的ERP應用的案例,再在此基礎上引用其中部分的適用于本公司ERP。
3.加強對員工的培訓。
員工對軟件操作的掌握程度會影響ERP實施效果。所以,在使員工端正學習態度的同時,也要制定合適的培訓計劃,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培訓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比賽和相應的獎懲機制,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軟件的操作流程。從激勵角度又從約束角度對其進行督促等。
【參考文獻】
[1]董紅杰,企業ERP成功實施的對策構建研究[J],中國商貿,2009(12)
[2]郭兆,企業實施ERP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企業技術開發,2009(1)
[3]胡萬奎,ERP系統在企業中的實現[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9(11)
[4]劉學英,我國企業ERP實施的應用研究[J],現代商業,2009(9)
[5]孫淑英,ERP對企業的管理變革及我國企業的實施對策[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