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高師院校聲樂教學也開始備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高師聲樂教學在發展過程中為適應現實狀況出現了多重方法并用、百花齊放的教學現狀。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影響下,高師聲樂教學積極引用了相當多新穎的教學培育模式與理念,特別是對于因材施教理念的有效運用,充分提現了學生作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老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和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意義的指導教學,進而推進學生聲樂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為整個聲樂事業的發展助力。
【關鍵詞】因材施教;聲樂教學
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一直存在于我國教育之中,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來了這一觀念,它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更是一種科學高效的教育培養方法。所謂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高師老師要了解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區別教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特點,制定適合每個人的訓練計劃,使得他們各自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個人的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應有的成就。
一、因材施教在聲樂教學中的意義
“因材施教”顧名思義就是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及其形成的規律,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對其進行相應的教育,使學生按照不同的途徑,在不同的條件和方式中成長成才,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特別是在聲樂等與學生特征有關的方面顯得更為重要。因材施教是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教師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來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因材施教具有豐富的現代內涵,它的實施需要貫徹四個方面的原則。因材施教對于教師、家長、學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教師要監控學生的發展過程并適時糾偏。因材施教同樣對家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在因材施教的過程中應該扮演一個主要的角色,切不可把自己扮成旁觀者和不相關者,錯誤地把教育當成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學校是實施因材施教的一個獨立法人意志的機構,在教學實踐中應當秉承因材施教的精神有教無類,實現教育的公平原則。
在不同的學習場合之中,不同類型、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的學習表現是極為復雜的,需要教師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智慧靈活地設計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策略的設計和施行,教師要留意觀察分析學生學習的特點,對待聲音特質獲感覺不一樣的學生,要做具體分析,區別對待。教師要根據對學生學習風格的了解,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提供風格相配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僅自己要分析把握學生的學習風格,而且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風格特點,促使學生把學習風格轉化為學習策略。
二、高師聲樂教學應用因材施教理念的策略
就傳統教學方式來看,教師才是整個過程的主體,學生都需要跟著老師的思維進行思考問題進行訓練,這種灌輸式的方法并不能促進學生發展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阻礙。二因材施教強調教師是教授聲樂的主線,學生才是教學計劃的主干,彼此協作承擔著整個計劃的運行,所以在選材上也需要特別注意。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聲樂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男女生各有特點且大不相同,像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等,所以我們也可以先通過性別區分之后再根據學生的客觀特點進行區別教學,能夠更加迅速、精確地提高教學進度和學習效率。
要想將因材施教在高師聲樂教育中得到很好的應用,我們就必須得打破傳統教育理念的種種束縛,教師要對這種師生關系有正確的認識,充分給予學生表現的機會以彰顯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從每個學生的聲音特征、文化素養及個性特點等很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此為基礎,制定出適合每個人的不同的教學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并選用不同的授課方式,來不斷增強教學培養的特點。
高師聲樂教學過程中,所收納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他們的個人特點、民族風格以及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然要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分別教學。當然,肯定也會有些學生的水平不盡如人意,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教師不該帶有責備的心理,而是該幫助找出問題原因所在,鼓勵他們不畏失敗繼續向前。教師與學生之間必要的交流與溝通,不僅能夠拉近彼此之間關系,更能讓老師很好的了解到學生的情況,促進之后的教育與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創造性的設置一些輕松愉快的教學場景,帶領學生們感受輕松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模式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得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鑒賞和提出意見,更能在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促進個人和集體聲樂水平的提高。
三、總結語
綜上所述,高師聲樂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必將成為當今教育發展中的主流,所有教師都應該更加注重學生個人的長處和短板,科學有效的將學生分開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所有高師聲樂老師也都該在日常訓練、教學設計以及活動組織中都應當充分地認識到,加強因材施教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的大力運用,不僅可以充分體現出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更能輕松達到教學目標,不斷加強學生聲樂學習的興趣與學習效果。我相信,因材施教在聲樂教育中的大力運用,必然能夠將學生在聲樂學習上的優勢和潛能全方面挖掘出來,發揮出來,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學校教育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暢.新時代聲樂教學的創新方法探析——評《聲樂教學藝術與方法創新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07):144.
[2]黃堠,張藝.戲歌發展現狀及其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9(04):100-103.
[3]陳展宙.高師聲樂教學對學生演唱能力的培養途徑[J].當代音樂,2019(07):42-44.
[4]汪梅娟.關于高師聲樂表演藝術教學的改革創新方法分析[J].黃河之聲,2019(10):73-74
[5]宿魯雁.高師聲樂課堂古詩詞歌曲教學實踐探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06):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