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玨
[摘? ? ? ? ? ?要]? 在我國的教育系統當中,中等職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向社會輸送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中職教育也面臨著更新、更高的挑戰,教育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模式是推動我國職業教育邁向新高度的重要舉措。在中職教育中,英語課程教學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培養學生國際文化視野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中職教師將“互聯網+”理念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還能有效地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近些年來,國家對中職院校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互聯網教學設備逐漸完善,為中職英語信息化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物質技術上的支持。在此趨勢下,中職英語教師要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去,推動中職英語教學的改革發展,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關? ? 鍵? ?詞]? 互聯網;中職英語;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1-0062-02
一、中職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
(一)教學資源的信息化
從狹義上來講,教學資源是指教學中的各種材料,如教材、課件、音頻、圖像、視頻等,不包含資金、設施等方面的內容。在“互聯網+”模式下,教學資源不局限在教材或者學校所提供的材料,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無限擴大。教師可圍繞教學中的重點知識,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在互聯網上搜索可用的資源,將其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構建出更加豐滿立體的知識體系。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教師可以用多樣化的手段來搜索、篩選和加工教學資源,并且更加方便快捷。
(二)教學過程的信息化
教學過程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構成,二者缺一不可。但對教師與學生來說,各活動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對教師來說,教學活動是通過講解、引導等方式,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與成長。對學生來說,教師、教學工具都屬于客體,學習是一種主動性的認知過程。“互聯網+”的教學模式能夠構建出一個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環境,打破傳統課堂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師生可利用微信、數字化平臺等方式進行討論交流,且交流過程中,參與的人不局限于教師和學生,還可以讓英語專業的教授、從業人員、家長群體等參與進來,形成豐富多彩的教學過程。
(三)教學方法的信息化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采取的教學方式,建立在一定內容上。在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是相對固定的,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教學方法是靈活多變的,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法。過去中職英語教學多以語言層面的教學方法為主,形式上較為枯燥、抽象,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學效率也比較低下。對此,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改變這一現象,以信息技術為載體,豐富教學方法,推動中職英語教學的改革發展。
二、中職英語教學的優化措施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方法有講授法、任務導向法、合作法等,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英語課堂,但由于技術資源有限,無論使用什么教學方法,仍然是以教師與學生的語言交流為主,過程較為抽象。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豐富知識的表現形式,搭建起連接師生的橋梁,強化各種教學方法。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中職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其滲透到英語教學當中,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營造生活情境,激發英語表達動力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創設特定的語言環境,來激發他們表達自我的動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但由于過去技術水平的不足,情境教學法在實際運用上具有一定的困難,即教師只能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來營造情境,學生沒有產生強烈的代入感,所以參與的積極性往往不高。利用互聯網技術可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比如在教學主題“問路”的時候,如果教師用語言的方式來描述問路的情境,那么對于學生來說,感受上還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語言,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此,教師可制作一個關于問路的小動畫,讓動畫中的人物動起來,并讓學生嘗試用英語來描述動畫人物的路線,比如動畫中人物先是沿著路走,然后在第一個紅綠燈處左轉,在第二個十字街口處右轉,用英語來表達就是“Go along the road,then turn left at the first traffic light,and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這種動態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刺激學生的視覺,加深學生的印象,并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所見、所想的動力。互聯網上的一些軟件也能夠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良好輔助工具,如教師可用谷歌地圖的街景地圖功能,帶領學生“穿越”到國外的城市中去,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按照地圖,用英語來自主描繪想要走的路線,另外一人按照指出的路線在街景當中尋找目的地。教師通過這種真實化、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有力地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使他們在積極的思考和交流過程中,實現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
(二)輔助任務驅動,發揮學生主動作用
任務驅動法的英文名稱為“Task Driving Teaching Method”,是指讓學生在一定的生活場景當中,主動地進行學習、思考和實踐,自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對任務驅動法形成輔助和補充作用,增強其教學效果,提升其在中職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性。同時,通過互聯網技術與任務驅動法的結合,有利于促進學生信息搜集能力、處理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發展。在教學當中,教師可將其分成“創設背景—提出任務—自主探索—任務評價”四道程序來完成。
比如在“Can I take you order?”的教學中,教師可將互聯網與任務驅動教學結合起來,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首先,教師播放一段英文的點餐視頻,接著向學生提出學習任務:用流暢的英文為你的客戶點餐。具體來說,可細分為兩個任務:第一,學習關于食物的單詞。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單詞連連看的游戲,讓學生邊玩邊記單詞,總體用時最短的小組獲勝。在學生記完單詞后,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關于超市的Flash游戲,游戲中有蔬菜區、肉類區、水果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進入區域后,開始單詞拼寫游戲,各種食物隨機出現,如果拼寫正確,就可以將對應的食物添加到購物車中。最后學生比一比誰的購物車中食物最多。第二,學習就餐中的交際用語。首先,教師為學生提供點餐對話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和跟讀來學習對話,并完成對應的練習題。接著,教師為學生分享“英語流利說”中有關點餐的課程,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然后,學生每兩人為一組,以服務員和顧客的身份進行口語訓練,對于不知道怎樣表達的地方,運用翻譯軟件來進行自主拓展學習。最后,通過教師評價、小組互評、自評等方式對各個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分,選出表現最為優秀的小組。
(三)增強小組合作,培養學生交際能力
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人與人之間都離開團結合作。合作的意識與能力不僅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一個關鍵因素,還是他們未來適應工作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品質。許多中職學生在畢業后的工作崗位中,不是因為專業知識或技能水平不足無法勝任工作,而是因為缺乏責任感、團隊精神等。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依據教學重點來設計合作學習任務,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分組,接著小組通過合作或者競爭的方式來探究完成任務的方式,學生要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手上的任務,同時互相配合,團結互助。比如在教學主題“traveling”,教師可準備兩份資料,一份是一個家庭的旅游計劃,另一份是旅行社的旅游路線,這樣一來,兩個小組就需要互相溝通,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旅游路線。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可利用網絡來搜索需要的資料,利用翻譯軟件來處理不會表達的詞匯或語句,最后將確定好的旅游路線和詳細計劃用UMU上傳給教師。
(四)開放學習環境,增強學生自學能力
在過去的中職英語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的講授,學生在課堂上基本處于被動的聽講狀態,缺少主動運用英語知識的機會,對知識的印象和理解不夠深刻。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運用互聯網技術,有利于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性,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促使他們進行主動學習,構建出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模式。
首先,互聯網環境能夠為學生提供資源上的支持。互聯網可以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輔助工具,為他們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確保自主學習順利進行。教師可運用微課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并錄制下來,幫助學生克服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可利用互聯網來擴展自己的知識視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可在空余時間通過觀看微課來深入理解知識點,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知識水平。
其次,“互聯網+”下的自主學習模式更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互聯網上有著許多優秀的、有趣的英語學習軟件和網站,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愛好來為他們推薦一些英語學習App,比如百詞斬就是一款富有趣味性和實效性的英語學習軟件,學生可將其下載到手機上,充分利用平時的空余時間來學習單詞,同時,軟件中多樣化的功能使得單詞學習就像在玩游戲,能夠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使英語學習融入他們的生活中去,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會變得更高。
在互聯網被普遍使用的社會環境下,信息化是教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中職英語教師不能一味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方式,科學合理地將互聯網技術引入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通過創設對話情境、輔助任務驅動、增強小組合作、開放學習環境等,構建出“互聯網+”的英語高效課堂模式,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武慧敏.現代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課堂的有效整合探究[J].成才之路,2018(32):47-48.
[2]楊春燕.基于“互聯網+”中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J].才智,2018(28):139.
[3]浦晨鵑.網絡空間平臺下的中職英語教學模式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