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巍娜
摘要:大數據背景下,網絡資源和英語教學的結合日益密切,應用大數據開展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是教改的核心問題。本文依托大數據,創新建構翻轉課堂情境,利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協作性,突出學生個性化學習,因材施教。同時,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確定影響因子,進而優化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數據 翻轉課堂 混合學習模式 教學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027-02
教育部在《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中指出:“大力推進課堂教學與網絡學習的有機銜接,鼓勵教師和學生利用網絡空間開展自主學習和互動交流,探索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率與效果的新模式。”未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將進入到一個全面信息化時代,在線教育將成為全程教育的一部分,并彰顯優勢。在此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與網絡的聯系越發密不可分,改革的核心就是如何應用大數據創新英語教學模式。
一、理論基礎
翻轉課堂的出現是互聯網的產物。“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是教師在一種動態交互的學習環境中對學生運用概念和創造性學習過程給予指導,這改變了傳統的師生角色。最初,美國教師博格曼和亞倫,作為探索翻轉課堂的先驅,通過《翻轉你的課堂》系統介紹了翻轉課堂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2007年薩爾曼·可汗創立可汗學院,提供包括教學視頻、在線練習、在線評估等內容,進一步推動了翻轉課堂的實踐;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也都進行了相關分析、綜合與評價等。
國內教育界對翻轉課堂的熱情日益增長。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轉課堂的發展、特點,特別是和慕課、微課等結合創新的教學模式,以及他們在實踐教學中的優缺點。2013年大數據年開啟之后,學者們開始研究網絡數據給英語教學帶來的影響。謝敏強調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豐富了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方法和手段,拓展了資源和視野,對于傳統課堂來說是一種沖擊也是一種刺激。楊靜的研究通過網絡與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精準推送,實行精準的“一對一”教學。大數據時代給教師的教學科研提供各種數據,容量大,種類多,速度快,價值高。大數據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優化翻轉課堂教學效果。
二、大數據背景下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建立
翻轉課堂的蓬勃發展為大學英語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它顛覆了傳統課堂,教師的權威領導地位被改變。該模式強調知識內化,教學個性化、專業化,是一種以教師為指導、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1.翻轉課堂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翻轉教學模式創新的理論基礎。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中心和主體,經歷學習過程實現建構,而學習環境的創設又是意義建構的基礎。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過程和自發創立的學習情境是意義的存在,教師需要充分鼓勵并指導情境的建立和過程的實施。翻轉課堂與建構主義的教學理念相似,即“情境模式”的主動建構者是學生,“情境模式”的指導和合作者是教師。
(2)翻轉課堂下的學習理論。翻轉課堂整合了面對面教學優勢與在線學習的優勢,是結合自主性學習和合作式學習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基于此理論的這種學習模式整合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與學活動的混合。在大數據時代,網絡多媒體與課程的結合并融合教育信息技術是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新要求,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既保證了教師的主導性,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
2.構建大數據背景下的翻轉課堂模式
(1)基于平臺資源的大數據整合,實現英語學習的數字化和個性化。運用大數據全面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除了利用本校現有的大學英語網絡視聽說互動平臺,教師一直努力豐富教學平臺,上傳有各種專業特色的自制課件、視頻、音頻供學生觀看學習,通過調研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制作網上課件,進行資源篩選和整合。其針對性強,目的明確,形成有效的基礎英語學習的專業化、多樣化數字平臺的構建。
(2)基于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的大數據分類。在以往的英語課程中,特別是視聽說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本校的教學改革一直堅持教師在線輔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理念,這是進行翻轉課堂創新模式的實踐基礎。在創新的翻轉課堂模式下,師生的角色發生改變:學生成為自定步調的學習者,是學習過程的建構主角,而教師作為指導者,在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的同時,幫助學生通過個人或集體學習等形式來鞏固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此外,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行為表現的數據化分析,查找問題,從而完善和優化翻轉教學模式。比如,主要通過大數據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習慣特點進行(下轉第26頁)(上接第27頁)歸納,網絡篩選出可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如鼓勵討論、強化訓練、面對面指導、一對一答疑等,這樣更有利于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大數據背景下英語翻轉課堂教學評價的建立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在翻轉課堂中的學習情況,利用大數據平臺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通過問卷、學生測試等方法,確定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及學習效果等影響因素,進而考查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則通過科學客觀的評測手段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定,其中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和教師的教學評價最重要。
根據不同的教學評價體系的優缺點、評價結果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結果,研究翻轉學習者對學習產生的情感態度原因和學習者通過學習對自我認知的程度。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弱和教師對課堂監管的有效程度上。本文通過實踐研究,對學生前期后期的課程調查進行大數據分類,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有較強的指導性。
四、結語
本文從翻轉課堂的教學理論基礎和可行性出發,建構大學英語課程的翻轉課堂實施教學,根據學生形成性評價,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網絡平臺,優化學生學習,科學構建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優化教學模式,以期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應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調查和教學評價,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愛菊.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應用[J].現代教育,2014(6):42-43.
[2]謝敏,賴妍莉.大數據時代的大學英語創新教學研究——以翻轉課堂教學為例[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6(2):87-89.
[3]楊靜.基于大數據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34-35.
[4]宓秀梅.大數據時代的英語教學及教師角色定位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8):71-72.
[5]曾明星.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6,26(1):41-49.
[6]胡杰輝,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6):40-45.
[7]劉強,周林,郭珂.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體系研究綜述[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44-48.
[8]朱熹.關于大數據視角下的英語學習模式變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39):16-128.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