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摘要:構建有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需要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成要素,各要素之間相互配合,協同發力,才能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導向性、針對性、持續性和時效性。
關鍵詞:激勵機制 思想政治教育 要素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3-0034-02
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愿望、動力等都構成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激勵在于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為實現既定目標而努力奮斗。人的需求激發了人的行為,同時,人的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新的刺激引發了新的不滿足,再到滿足,這樣不斷循環往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的過程也是需求滿足的過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激勵過程,需要各要素之間相互配合,協同發力,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勵效果。
一、目標誘導使學生產生正確動機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形成首先要有明確的目標導向。目標的確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建立的先決條件。目標設置直接關系到動機的方向和強度。正確有效的目標可以集中人的能量,激發、引導和組織人的活動,是行為的重要推動和指導力量。
明確的目標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開展的前提條件。通過目標環節的有效誘導,使大學生有正確的需求認知和導向,從而產生正確的行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標,而是相反,有了目標才能確定每個人的工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滿足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需要的過程。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高在于了解自身內在需求,對外部信息進行服從、認同、內化。教師教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需求規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誘導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自覺規劃學習任務。首先,讓學生了解確立目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大學生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理想信念的樹立,人生道路的選擇都依賴于目標的確立。幫助學生把握源頭確立自己的目標。其次,幫助學生客觀分析自身需求確立目標。讓學生了解人的需求是多層次、多類型的,確立目標之前要對自己的需要有一個清晰的梳理,在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指導下,結合自身心理需求確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目標。目標確定要具體詳細可操作性強,近期目標要為長遠目標服務,進行SWORT分析。最后,目標實施過程要有監控反饋調整評價。對每一階段的目標實施情況進行監控,對哪些達成、哪些未達成進行客觀分析,達成的質量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改進,等等,都要進行思考。通過以上步驟激發學生目標認知需求,幫助學生客觀分析確立目標,激發學生產生正確積極的動機。
二、內容導向滿足學生需求
教育者講授內容起到導向、滿足需求的作用,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激勵機制構建的主要內容。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學生獲取知識更便捷,形式更多樣。面對龐大的數據資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如何選擇?如何引導?如何把話語權握在手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選擇和表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主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強思想性、政治性、針對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滿足學生對知識文化的強烈需求。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育內容要豐富,既要順應改革發展的潮流,又要結合本地文化特色,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課堂教學既要有深刻的理論講述,又要有鮮活的案例支撐;既要有系統的理論講述,又要有針對性的內容解讀;既要有老師的宣講,又要有學生的所思所感的討論;既要強調理論學習,也要加入學生實踐活動切身體驗;既要傳遞知識,又要訓練體驗情感。習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而時而進、因勢而新。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
大學生激勵機制構建的過程應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信息雙向交流的過程,對思想政治教師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理論素質有很高的要求。讓立場堅定的人去講政治,這樣才能立場堅定;讓有信仰的人去講信仰,這樣才能在理論上信服人;讓有修養的人去講道德,這樣才能陶冶人,讓博學的人去講故事,這樣才能在情感上感染人。教育者在傳授信息的過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就要研究不同學生的需求問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需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育者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較強內功修煉上要多下工夫。
三、過程控制排除干擾因素影響
過程控制是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對激勵各環節進行監控,使學生行為按既定目標去發生,是對于偏離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活動的行為進行糾正的過程。過程控制在大學生激勵機制構建過程中起到潤滑劑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控制環節貫穿于激勵機制全過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育過程主要由四個因素構成,一個是教育者,一個是受教育者,教育環境和教育媒介。教育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傳遞、流動。教育信息在流動的過程中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包括教育者因素,受教育者自身因素、教育環境和教育媒介等因素的干擾,會影響受教育者的行為發生。這些干擾因素如果不給予恰當的控制,會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目標的達成。所以,要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手段來控制糾正運行過程中的偏差,保證激勵目標的實現。
四、評價反饋及時糾正調整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反饋是思想政治教學激勵機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決定著思想政治實施的效益,衡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達成情況。教育者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保持信息交流的暢通,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痛點,給予合理化的教導。受教育者也可以通到互聯網平臺多反映訴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評價反饋包括評價反饋內容,評價反饋手段方法,評價反饋途徑。評價反饋內容包括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思想動態情況、心理訴求等。評價反饋的手段方法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正向反饋是用鼓勵的方法,讓受教育者多提供可促進改革的信息;負向反饋是用懲罰性的措施,強制性地讓受教育者提供信息。評價反饋主要的目標是讓教育者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受教育者的問題,產生正確的行為。同時,也讓受教育者在評價反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發現、自我批評,改善自已的行為。從而保證激勵機制正常有序地運行,教育教學活動取得好的成效。通過評價反饋教育者結合學生特點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能力;受教育者發揮主體性地位,增強了獲得感。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轉,需要各個要素之間密切配合,協調發展。目標導向誘發使學生產生需求;內容填充滿足學生需求愿望,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過程控制加強各環節中的信息暢通;評價反饋及時糾偏去病,保障大學生激勵機制的有效運行。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導向性、針對性、持續性和時效性。
參考文獻:
[1](美)小詹姆斯·H·唐納利.管理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195.
[2]汪艷麗.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105.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