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米拉·木哈買提
摘? ?要:當前,互聯網信息化時代,人們更青睞于在線閱讀和學習,以往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要求,在此背景下,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成為主流發展模式,尤其在碎片式的閱讀習慣下,面對用戶多元化、靈活便捷性的信息資源服務需求,厘清其服務功能定位,深挖用戶的潛在需求,并搭載智能終端設備、4G/5G,WiFi等技術開發在線APP閱讀程序,驅動隨時隨地地服務發展,是無縫銜接用戶需求、拓展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提升用戶使用和感知體驗性的關鍵所在。文章對這一新型服務方式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APP開發;用戶需求
如今,智能終端設備、移動網絡通訊技術、WiFi無線網絡等普及應用下,以及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學習環境下,人們的閱讀時間被嚴重擠壓,碎片式閱讀成為必然趨勢,而傳統的圖書館以實體場館、紙質化圖書為支撐,在服務范圍、資源信息承載量和便捷性上等均存在弊端,嚴重滯后于大眾的需求,亟待進行變革創新,由此催生了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搭載筆記本、iPad、手機、電子閱讀器等,將線下的閱讀資源通過數字化轉化,以移動APP,Web網站等形式向用戶實時推送資源信息,APP因為所占空間小、受眾群體大、操作便捷等特性,成為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的新方向,為此,以便攜的智能終端設備為支撐,通過APP圖書館服務終端程序的設計,將是未來圖書館信息服務變革發展的主要著力點。
1? ? 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概念界定
移動圖書館服務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移動圖書館協會的附屬結構予以定義的,其內涵為:“搭載、配置和設計一種可以提供更多實用性服務的信息化工具”,在發展之初,移動圖書館服務多指向館藏圖書與交通工具的融合,通常設置在交通工具之中,以圖書書架的形式向人們提供展閱的服務。而后隨著研究應用的深入,以及信息化技術的進步,移動圖書館被賦予了不同的概念[1]。袁慶榮通過研究發現,移動圖書館服務是信息化時代下,圖書館創新發展的全新性變革,針對當前圖書館資源分布不均、服務低效和覆蓋范圍窄的問題,以移動終端、互聯網絡為工具和載體支撐,通過數字化圖書館的構建來拓展服務范圍,開展在線瀏覽、閱讀、借閱、檢索等多元化的信息服務,以此拓展圖書館服務的受眾主體、提升用戶的黏性,增強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效率。高海濤認為,移動圖書館服務是4G移動網絡、無線寬帶WiFi的普及應用下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一種新模態和發展方向,將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方式,以更為智能、移動化的服務來支撐人們的多元化閱讀需求,提升用戶感知體驗,并解決圖書館服務失衡的問題。龔雪慧[2]指出,移動圖書館服務在5G時代發展下迎來了新的契機,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在移動終端設備的支撐下,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為人們提供隨時隨地閱讀的工具支撐,與傳統圖書館相比,在服務范圍、質量、效率上均具有明顯優勢,可以為更多的讀者提供更為優質、個性化的閱讀服務。
可見,新時代下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是融合4G/5G移動互聯網技術、職能終端設備等,將線下的圖書館資源遷移至線上,通過資源整合和數字化轉換,來為人們提供一種跨時空和地域的信息化資源服務。移動圖書館服務轉變了傳統圖書館服務的功能定位,將文獻資源管理轉向知識服務,由被動服務轉向主動式服務、由單一服務轉向多樣性服務,顛覆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以一種隨時隨地地閱讀、瀏覽、查詢等一體化服務,來滿足讀寫高品質、個性化、碎片式的閱讀需求和體驗。
2? ? 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需求特點
2.1? 高效、準確的服務需求
碎片式的閱讀時間約束下,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高效精準性成為首要的服務需求,美國社會學家卡茨在《大眾傳播調查和通俗文化研究》中曾經指出:“在面向大眾的傳播中,使用與滿足感是獲取用戶黏性的關鍵所在”,該理論從用戶實踐體驗出發,將用戶作為大眾傳播的主體,而非被動接受者。同理,信息化時代下,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推送信息資源、傳播文化知識的載體支撐,也應以用戶的使用和感知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尤其隨著網絡信息資源的集聚和沖擊,用戶可選擇的圖書和信息資源數不勝數,知識獲取路徑不再局限于圖書館,故而,移動圖書館再憑借以往的資源優勢,進行一勞永逸的服務,將無法達到用戶的使用與滿足體驗,故而,結合時代特點,準確識別用戶隨時隨地閱讀需求,為用戶提供高精準的在線資源服務成為未來發展的核心內容。
2.2? 靈活、便捷的服務需求
信息化技術、WiFi、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應用下,全球已經超過10億用戶在使用智能終端,用戶使用在線瀏覽器程序、APP軟件的時間占據了碎片化時間的70%以上,而根源在于這些應用的靈活便捷性,就如哈佛大學學者齊普夫在《人類行為與最小努力原則—人類生態學引論》中所指出的“人們總是試圖以最小的努力和消耗,選擇更為便捷和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作為信息化時代下的產物,也遵循著同樣的原則。用戶在查閱、瀏覽、使用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時,也傾向于選擇耗時較少、操作便捷的方式,來獲取更優質、更多元化的信息資源服務,以此提升閱讀效率和效果。
3? ? ?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創新設計
3.1? APP服務方式的功能定位
結合上述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功能定位及用戶需求,可知要創新服務方式,需要以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為支撐,利用智能終端設備便捷的網絡鏈接和廣泛的受眾性,結合APP靈活便捷性、豐富功能性等,開發一種掌上APP圖書軟件,讓用戶通過安裝APP便可實時獲取圖書咨詢,獲得高效、準確的資源信息,提高查詢、閱讀的使用體驗。移動圖書館服務創新以APP應用程序的開發為前提,集成了掃碼服務、知識咨詢、信息推送、個人圖書館管理、交流互動、意見反饋、圖書推薦等服務功能,可讓用戶便捷地獲取圖書咨詢、進行借閱預訂、反饋服務體驗等,極大地滿足用戶高效準確、靈活便捷性的服務需求,并提升移動圖書館的使用頻率。
3.2? APP服務方式的架構設計
為簡化APP服務應用,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設計中,將充分融合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智能終端,利用WiFi無線網絡、4G/5G移動通信網絡等,采用客戶/服務器模式(Client/Server,C/S)架構的模式,設計APP掌上圖書館軟件,主要包含了客戶端、服務器端和數據庫端等3部分。
(1)客戶端:該模塊是直接面向用戶服務需求,是與用戶進行交互的應用支撐,設計中應力求操作簡單、便捷,以一種可視化的操作界面來支撐用戶的多功能操作。該模塊中,用戶下載APP應用軟件后,憑借用戶名、密碼可快速登錄APP,將圖書資源的檢索、閱讀、推薦等服務請求,以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Socket請求方式發送至服務器,HTTP是一種簡化的基于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地址(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TCP/IP)協議的超文本傳輸協議,簡化了開發流程,實現了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互,而Socket可封裝TCP/IP協議,是一個程序調用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是實現客戶端向服務器發送HTTP請求的應用支撐。
(2)服務器端:該模塊將接收客戶端發送的請求,集成了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OPAC)系統用以支撐OPAC檢索服務,并編寫客戶端需求的API,而且,可利用超文本預處理器(Hypertext Preprocessor,PHP)應用程序調取數據庫中的資源信息,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客戶端。
(3)數據庫:該模塊是存儲圖書資源信息,接收服務端程序的SQL請求進行數據檢索操作,用以支撐圖書推薦、檢索、查閱等功能的實現。
4? ? 結語
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核心功能是讓用戶可便捷、高效地獲取不同類型的資源信息,滿足隨時隨地查詢、閱讀的需求,而智能終端、無線互聯網等的發展,為這功能的實現提供了可能。且據研究表明,用戶使用APP程序的頻率和時間均高于一般的Web網站、Kindle閱讀器,故而,搭載APP掌上圖書軟件,來實時推送圖書的實時資訊和內容,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碎片式的閱讀需求,是未來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新方式。
[參考文獻]
[1]崔偉,楊嘉璇,徐愷英,等.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國內外研究進展的比較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9):14-19,49.
[2]龔雪慧.基于SOLOMO模式的移動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1):40-41,43.
Discussion on the new ways of mobil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Gulimila·Muhamaiti
(Il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ning 835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in the era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people prefer online read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ast, the library service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In this context, mobil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have become the mainstream development model, especially in fragmented model. Under the reading habits, facing the diversified,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 needs of users, clarify the positioning of its service functions, dig deep into the potential needs of users, and 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APP reading with smart terminal equipment, 4G/5G, WiFi and other technologies. The program, which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s anytime and anywhere, is the key to seamlessly connecting users needs, expanding mobil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improving user experience and perceived experie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w service model.
Key words:mobile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APP development; user 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