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 要:做好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是國家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基礎,對國家文物的保護與傳承作用巨大。文章重點分析了當前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實效的措施,以期為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文物;保護;管理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細節較多且都非常重要。這項工作不僅需要政府的扶持,還需要不斷完善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制度,改變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使其意識到本項工作的重要性,主動為文物保護工作做出貢獻。文章從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和針對在此項工作中存在問題所作出的對策進行說明。
1 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管理的重要意義
文物不僅是歷史發展的產物,也為研究歷史發展提供參考。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除了是政府的職責外,也是社會公眾應承擔的使命。基層文物保護管理部門處于文物保護管理的第一線,面臨的工作內容繁雜且綜合性強,要全面負責本區域內的文物發掘、保護、管理、研究等工作。自我國實施農村城鎮化改革以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加大。人們逐漸淡化了文物保護意識,更多地關注基礎設施建設。面臨這種嚴峻的文物保護管理形勢,只有加強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實效才能有效緩解城鎮化建設帶來的文物保護管理問題。同時,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也正隨著時代的發展、政策的完善、互聯網科技的普及而不斷創新。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要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按照基層文化保護管理的有關規定,加強創新,提高文物管理實效,提高我國文物保護管理工作質量,為傳承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貢獻力量。
2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 工作人員結構有待完善
當前,我國文物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缺乏科學、合理、完善的規章制度。工作人員眾多,人員結構傳統且不合理。一些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理解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和職責,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此外,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有嚴謹、細心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的工作能力。而有些地區未對上崗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其專業知識和技能未達到擔任此項工作應達到的標準,嚴重阻礙了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
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不同地區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程度不一樣。再加上文物管理人員有的專業水平高,有的專業水平低,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沒有一個有效且可行的機制來衡量、制約,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難度大,不利于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進行。
2.3 缺少資金支持
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具有公益性,資金大部分來自于政府撥款。經濟發展相對較慢的地區存在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如一些地區的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及歷史名勝古跡等,由于資金有限,往往只維護和修復重點文物,對于非重點文物就不能實現更好的保護。因此,這些地區的非重點文物也容易被破壞。
2.4 管理方式較為落后
當前,我國文物藏品管理的方式不夠先進,對檔案信息的整理缺乏精確性、科學性。一些管理人員仍用陳舊的方式來記錄文物信息,且不能保證文物藏品信息的完整性。各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單位之間缺乏溝通,使有些文物信息不能實現互通,影響了文物信息的實時更新。同時,受限于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素質,有些管理員對于文物管理不能做出專業的評估和判斷,以致文物保護管理不能按照正規的規章制度進行。
3 提高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實效的措施
3.1 強化基層文物保護隊伍建設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部門要對館內工作人員進行關于文物保護知識及具體工作內容的培訓。首先,針對有損壞的文物,文物保護管理機構要引進文物修復技術,對文物進行修復,提高工作人員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能力。其次,要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和保護文物的意識,避免各種違法行為的發生。再次,加強文物保護管理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提高管理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積極培養其對文物管理工作的熱情,使其主動地做好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最后,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人員還要不斷創新,邀請對文物感興趣的各界人士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促進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延續下去。
3.2 加強文物保護的管理機制建設
加強文物保護就必須完善文物保護管理機制。此機制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基層文物館內對文物的安排做到合理化,進出館內的人員做到嚴格化檢查;館內工作人員的職責做到明確化,嚴格監督館內工作人員的工作。要做到以上方面,首先,按照文物出土的先后順序和使用朝代的早晚對文物進行有規律的歸類。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常會遇到出土年代無法辨別或損壞嚴重的文物,我們無法正確評估該文物的歷史價值,所以我們必須按照文物保護管理的規章制度來進行。其次,對于出入館的人員一定要做好登記,特別是文物展覽活動期間,避免出現參觀者有意無意地損壞文物的現象,嚴格管理出入館的人員,可以避免文物的損壞和丟失。最后,對館內工作人員職責進行明確,責任到人,積極調動館內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3 加大基層文物保護的經費扶持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作為一項公益事業,其主要經費來自政府部門。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及社會公眾越來越關注文物保護工作,但涉及到資金方面還有很多問題。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資金支持的工作,保護和維護文物信息及文物藏品需要大量資金。如果只依靠政府部門的資金,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很難正常有序地開展。文物作為特殊物品,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珍貴寶藏,需要加大人力和物力對其進行保護。政府要嚴格管理用于文物保護管理的費用,避免工作人員挪用。負責文物保護管理的單位要拓展資金投入渠道,發動社會的力量,鼓勵社會公眾和各個單位籌集資金,從而更好地完成文物保護管理的工作。
3.4 利用現代技術促進文物產品信息化管理
基層文物保護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對文物進行有效管理,用高科技來改善文物保護管理的現狀。首先,將這些文物的信息利用網絡技術建立數據庫,用計算機將信息進行儲存。然后以網絡為媒介,實現文物藏品管理數字化、標準化、正規化,最終實現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結構優化。關于基層文物信息管理,可以制訂一系列的制度對信息進行采集、編排和存儲。信息庫一旦建立,就可實現資源共享,方便信息更改,但要定期對信息庫進行及時更新和維護。其次,要對文物信息進行安全防護,要保證網絡環境的安全。對此,可以用專門的機房來對文物信息進行管理,儲存信息的計算機要保證硬件安全。再次,要防止病毒和黑客破壞電腦系統,造成信息的丟失和混亂。計算機要定期做安全防護,對信息進行備份以防止特殊情況發生而造成的信息丟失等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靜.文物管理的現狀、問題、改進策略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8):134-135.
[2]楊勤.博物館文物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探討[J].大眾文藝,2015(14):48.
[3]何經平.文物保護單位制度及其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應用[J].福建文博,2019(1):24-26.
[4]江寧文.如何做好文物資源保護利用與旅游產業的振興發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12):157-158.
[5]顧娟,馬云飛.揚州市文物保護數字化管理系統研究與開發[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