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近年來,油田企業全面加強“三基”工作,基層建設、隊伍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各項管理機制更加健全,隊伍行為更加規范,但一些基層單位,特別是一線站隊在管理上依靠制度約束、硬性管理引起的慣性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嚴重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做好新時代基層管理工作,必須以人為本,切實將“人文關懷”有機融合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人文關懷”是基層管理的必由之路
當前,企業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傳統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方法面臨利益訴求多元化等諸多新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務必要在管理人性化上下功夫。
自我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基層日常管理工作除了有統一的規范性的制度,更要從廣大干部員工最根本的利益出發。一些基層單位的管理制度大多都是為了維護和保障企業利益而制定的,這樣的側重點在滿足員工對利益的不同追求上存在短板。“人文關懷”旨在基層管理上更多注入人性化內容,在體現剛性的同時,最大限度體現柔性一面。全過程考慮人文因素,實現在人文關懷的管理下,使員工自覺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人文關懷”是基層管理的有效方式
在當今時代,企業管理的最有效手段已經不僅僅是制度,以人為本將是管理企業的主流手段和法寶,尊重員工個性的需求,保障員工的人格完整應是企業管理首先要考慮的因素。
“人文關懷”重在以人為本,貴在發揮制度管理起不到的作用。在基層管理過程中注重對員工的人文關懷,使企業決策的目標、管理者的意圖成為員工自覺的行動目標,不僅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也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課題。一些基層單位在管理中重視人性化的實踐證明,人文關懷可以消除各種消極影響,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因素,增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
“人文關懷”關鍵在調動積極因素,重在啟發、激勵為主。在基層管理過程中,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都要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尤其是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組織機構調整、人員優化配置成為常態,一些矛盾和問題勢必隨之而來。解決這些矛盾問題,其中最重要和有效的方式就是分析員工心理背景,對員工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關懷,引導員工以積極心態面對問題和矛盾,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從而實現自我管理。
“人文關懷”旨在維護企業質量效益,重在節點管控、點項管控。在生產力諸因素中,人的因素起著主導作用。員工作為生產建設的主力軍,具有其他要素所沒有的主觀能動性。在基層管理工作中,如果因為硬性管理、懲罰不當等原因造成員工心生怨氣,不僅會削弱隊伍的戰斗力,還會影響企業效益。因此,只有注重人的因素,才能成功實施管理。
“人文關懷”是基層管理的現實需要
堅持把人本管理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對基層管理者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基層管理更加貼近員工的現實需要,務必從以下方面加以踐行。
在賦予員工知情權、參與權上做文章。新形勢下的基層管理工作要把員工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斷創新基層管理工作的內容和形式,讓廣大員工從企業管理工作的旁觀者、接受者成為親歷者和參與者,對企業的人事調整、企業改革、工資獎金和生活福利等直接關系到員工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應做到公開、公正、公平,主動讓廣大員工參與議事和監督,讓他們增強主人翁責任感。
在增強員工歸屬感、責任感上做文章。把員工所思、所想、所需作為管理決策重要信號,既要關心員工的思想,也要關心員工的生活,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員工始終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尤其要關愛員工身心健康,以家園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方法,豐富員工文化生活,以增強企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在塑造員工平常心、進取心上做文章。加強心理疏導,增強發現問題的前瞻性,抓住員工思想上的波動和各類苗頭傾向,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初始狀態。在此基礎上,要特別關注員工情感,塑造陽光、平和、健康的良好心態。要多方了解員工需求,采取“冠名激勵”“分類培養”等方式,為員工成長成才創造條件,實現既滿足個人成長需求、更滿足心理期望需求,為企業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