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海爾集團是我國知名的家電企業,集團擁有多個家電品牌、綜合服務品牌、物聯網服務品牌與文化創意品牌。本文將對海爾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將基于SWOT分析法對海爾企業各個方面的優勢與劣勢以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機會和挑戰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相關思路方法,對海爾公司以及其他相似狀態下的公司提供一些建設性建議。
一、海爾公司戰略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海爾企業創新能力強。當今時代,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海爾近年來發展速度迅猛,家電技術在行業內屬領先地位,產品與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很強,在智能家居集成以及新材料等技術領域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海爾目前在企業戰略、管理制度、企業文化以及組織架構等方面也具備創新觀念,海爾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的發展模式,持續不斷的創新的管理模式使得企業更好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處于優勢位置。研發能力強,專利技術多。公司目前累計申請專利830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有近2000項,軟件著作權近600項,海爾冰箱更是以735項專利數居全球行業第一。海爾的管理模式先進信息化技術先進。全球企業國際化信息化的大范圍普及的背景下,相對于其他跨國企業具有很大的后發優勢,在其他國外企業成功經驗基礎上進行提升,海爾公司內部的信息化技術發展速度相對迅速。品牌形象健康。海爾集團通過多年來的發展整體品牌形象健康,品牌知名度很大,品牌滲透力較強,同時具備良好的服務口碑。渠道網絡強大,物流配送系統先進。網絡渠道網絡深入到全國各地城市農村,海爾配送網絡同樣深入到全國各地并深入農村,全國配送可調配車輛16000輛,全國主干線分撥配送平均4到5天,是全國最大的分撥物流體系,同時,先進的物流管理能力使得對市場需求反應更加敏感,分銷成本也相對其他企業較低。企業文化成熟優秀。海爾公司擁有成熟的企業文化,員工素質相對較高。海爾產品多元化優勢。海爾通過做產品差異化戰略保持著持續的市場競爭優勢。
(二)劣勢分析。海爾作為中國家電品牌的龍頭企業,產品品質在市場上相對較高,但產品價格在市場中相對于其他國內品牌產品相對偏高;海爾IT、AV產品的核心技術能力薄弱,在技術上缺乏競爭力,相關產品的售后問題較明顯,口碑較其他公司產品較差;海爾對于人員招聘和培養過于注重技術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缺乏考察,營銷推廣能力與行業內競爭者相比能力較弱,推廣力度相對較低,團隊公關技巧方面能力較為欠缺;海爾品牌知名度相對與其他國外家電巨頭企業仍存在差距,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由于多年來高端產品的消費習慣,導致其非常依賴外資品牌,例如松下、西門子及三星等,對于國產家電品牌的認知仍局限于中低端產品。公司的產權管理、公司管理制度、產品核心技術、公司各方面人才比例等方面與其他國外家電巨頭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海爾高端產品品類較少,目前海爾的高端產品集中在卡薩帝高端系列家電產品,缺乏市場目前需求日益升高的高端小家電類產品;海爾內部信息化技術掌握地十分成熟,但由于國內的供應商、分銷商信息化水平低下,與外部信息化銜接不上,海爾信息化技術不好利用,導致外部信息化不成功,采購成本與分銷成本很難降低
(三)機會分析
近年來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給家電企業帶來更大的商機,互聯網市場的機遇較多,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上購物成為我國消費者主要新型消費渠道,家電網購規模逐年加大,對比傳統購物模式,網購產品價格普遍較低,網上購買家電已成為新的潮流;我國關于橫跨亞歐非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推進,國際市場中各發展中國家市場需求潛力很大,歐洲地區中高端產品市場需求量大,海爾在國際市場上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另外,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推動著沿線國家當地公路、鐵路交通以及石油天然氣管道的建設,這改變了原本不適合本地建廠的地方環境條件,這對于海爾來說是搭建物流鏈,完善配送體系的良好機遇,是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的機會;國內家電高端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海爾研發生產的高端產品在國內外會有更大的市場;我國農村正處在快速發展與政府的扶持政策背景下,處于消費升級的階段,對于家電行業來講是較大的發展機遇;海爾在國內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家電企業,當地政府相關的政策支持的出臺,使其有了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國家更鼓勵海爾走出國門,帶領海爾產品走向世界,成為世界500強品牌。
(四)威脅分析
伴隨著家電企業的不斷發展成熟,海爾面臨的威脅很多。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各企業品牌大打價格戰,促銷降價銷售,來爭取在市場有一席之地;國際大品牌的知名度和規模經濟優勢更大,技術也更先進;美國與西方國家對我國的貿易戰對中國家電在國際市場的產生的貿易壁壘,使得我國家電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難度變得更高。
二、海爾公司戰略盈利能力SWOT結構矩陣分析
(一)優勢機會象限分析。在海爾遇到市場機遇時,應當利用海爾的多方面優勢把握市場機遇。對市場進行細分,有利于海爾選擇目標市場和制定對應的市場營銷策略,也更有利于發掘市場機會,開拓新市場。利用自身研發技術的優勢積極開發高端家電,研發環保節能型產品,進而更好地開發國際市場。利用自身公司平臺,建立網上購物渠道,積極應對互聯網購物時代帶來的各種機遇。利用企業自身優勢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產業鏈,并開拓沿線市場,根據當地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投入適合的產品進入市場,同時積極響應當地政府相關政策,與其達成采購合作,帶動當地的消費,提升海爾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
(二)優勢威脅象限分析。在國內外家電市場眾多的實力強勁的對手的競爭環境中,利用品牌影響力的優勢,擴大宣傳力度,提升海爾品牌在市場的競爭力。利用海爾的技術和能力繼續提升售后服務的質量,提升品牌口碑,積極與國際品牌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形成戰略聯盟,合作共贏。
(三)劣勢機會象限分析。對于海爾品牌知名度仍不如國外家電巨頭的現狀,應積極提升企業營銷團隊能力,加強公關技巧,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品牌在世界范圍的知名度。與經銷商和原料供應商進行戰略合作,形成產業鏈,帶動行業內發展信息化,提高外部信息化程度。加強內部管理,細化清晰產權分類。針對目前市場需求量較大,海爾目前仍十分缺乏的高端小家電產品,研發部門應當加大研發力度,積極開發高端小家電產品,提升公司產品市場競爭力。
(四)劣勢威脅象限分析。利用海爾自身信息化發展強大的,加強外部信息化建設,同時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從而降低企業成本,以應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提升營銷團隊、公關團隊的能力,加大營銷力度,提升品牌認知度。針對國際市場的知名度相對較低的問題,培養選拔國際市場經驗豐富的相關人才,積極參加目標市場當地政府提供的合作項目,當地市場產業相關的展會與交流會,提升海爾在當地市場的品牌知名度。
三、結語
本文對海爾公司的發展運用SWOT法進行分析,對海爾公司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進行系統的分析研究,得出結論:海爾公司可以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降低成本,創造更多利潤。增強團隊營銷公關能力,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利用自身優勢積極研發環保產品和高端家電產品,填補高端廚房小家電產品空白,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且謹慎開拓海外市場,注意規避市場風險,希望海爾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在更廣闊的國際市場上成為中國智造的代表,在“一帶一路”上成為中國的名片之一。(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