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孜瀅?江佩蕓?楊子佳?何璐伊
2017年,由我國財政部出臺了新收入準則,新收入準則中明確規定,需要將客戶所具有的商品控制權作為收入確定的主要判斷標準,新收入準則的提出,讓原有的收入準則與合同準則共同記錄到收入確認模型中,通過不同的計量方式進行反復確認。在我國,新收入準則的提出需要通過不同的程序進行實施,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主要對新收入準則下的所得稅稅會差異進行了全面分析,結合新收入準則的主要內容以及收入確認模型的建設起點,爭取降低企業管理過程中財務人員所涉及到的稅收項目風險。
結合新收入準則的相關規定,所得稅稅會差異分析過程中,需要實現履行義務形式多元化,分時段履約,結合相關案例分析,得出確切的實驗結論,財務部門需要注意不同形式的履約義務、銷售產品的收入確認時間以及所得稅確切金額。嚴格的按照新收入準則的規定進行工作開展,從稅法上需要結合合同交易價格,實現一次性收入確認,通過合同項目的簽訂了解稅會差異,對可能出現的業務矛盾進行詳細分析,制定售后回購交易規則,做好新會計準則要求下的會計處理工作。
一、合同項目所得稅稅會差異
(一)新收入準則對合同項目相關規定。新收入準則完全取代了原本的企業會計準則,將傳統的收入準則與合同準則進行有機融合,共同納入收入確認模型中,從而與客戶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規范現有的合同收入確認方式,在稅法上,企業所得稅稅法明確規定:企業接受委托進行機械設備加工制造,或者從事建筑工程類業務時,工程持續時間超過一年,就需要按照納稅的年份完成施工進度。根據實際工作量確認收入情況來看,企業在不同的納稅階段所提供的勞務結果具有可靠性,結合施工的完成度確定勞務收入,對當前的已完成工作量進行全面測量,從而計算出勞務占勞務總量的比例。與此同時,企業還需要嚴格的按照勞務方合同簽訂內容,確定勞務的總體額度,在最后的納稅期提供相應的勞務金額,結合工程的實際完成進度以及納稅年度所累積的確認額度,計算出勞務收入后的具體金額,通過所得稅計算公式求出稅法的整體收入。我們在處理建筑類合同項目時,如果主體設施與輔助設施都屬于自產自銷的形式,稅法整體收入和會計收入具有一致性,不會形成稅會差。在實際業務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出現承包方提供的主體設備屬于自產自銷的情況,而其他設備則是由第三方供貨方所提供的,通過商品服務、整合打包的形式出售給客戶,稅法收入需要按照實際成本占總成本的整體比例,作為完工進度的計算方案,結合相關準則的明確規定,針對轉讓第三方設備,需要采取的成本資金進行確認收入,優化會計確認收入測算流程。
二、特殊交易事項稅會差異
新收入準則中為特定的交易事項,如:售后回購交易制定了確認收入計量的基本原則和主要方式。
(一)售后回購交易事項。售后回購主要指的是企業銷售商品的過程中,向購買方承諾有權在合作完成后進行商品回購,新會計準則中針對于售后回購交易分為兩種情況進行分別處理。1.企業如果與客戶之間存在遠期安排,并且具有回購義務,則表明客戶在進行商品銷售的過程中,沒有取得商品的控制權,企業所采用的銷售方式應該作為租賃交易或者是融資交易,回購所提供的價格低于原售價,則以租賃交易的形式進行會計處理,回購價格高于原售價,則作為融資交易的形式進行會計處理。如果企業到一定期限后,并沒有行使回購權利,企業需要在回購權利到期時承擔金融責任。2.一般情況下,企業具有回應客戶回購要求的商品義務,因此,在進行合同簽訂的過程中,需要評估客戶行使該權利的經濟動因,如果核實其具有經濟動因,企業就需要將售后回購業務按照租賃交易或者融資交易的形式進行會計處理,結合稅法中的明確規定,采用售后回購方式進行商品銷售,商品需要按照銷售的價格進行確認收入,回購商品的流程需要作為購進商品流程進行處理,如果其行為不符合銷售收入的確認條件,需要按照收入準則內容進行多元化計算處理。作為單項履約義務按照相關準則規定進行會計確認收入,將不會與所得稅額產生差異,不作為單項履約義務的確認收入,在會計處理上需要結合歷史發展數據得出預計負債金額。
三、結語
本次的準則修訂是自從2006年以來,我國財政部對當前收入準則的全面修訂,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需要做好會計處理工作,全面提高會計信息的整體質量,其應用完善了企業會計準則發展體系,實現國內財務報表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一致。新收入準則的有效應用,針對售后回購交易交易事項和內容進行反復的確認收入,通過相關計量方式做出明確規定,這一變化規律帶來了全新的所得稅稅會差異,因此,企業的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需要全面的研究新收入準則所引起的工作變化,結合稅收項目全面降低企業的列報風險。(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