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的不同文化之間產生碰撞、融合,世界文化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方向,雖然西方文化的傳入豐富了我國的民族文化,但是外來文化中的不確定因素極其多,消極成分大量存在。而高校學生接觸文化的類型多樣、范圍廣泛,這些不確定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要想保證外來文化中的消極成分不影像大學生,除了對文化源頭入手,更是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正確的思想文化導向。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可以為大學生其他素養的培養起到重要的指導和鋪墊作用,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對于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從新形勢的時代背景出發,分析和探究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以及方法的創新,以期為相關工作提供借鑒。
大學生是時代發展的希望,是建設祖國的關鍵力量。而大學生的素質,是保證國家發展的人才要求,大學生素質的高低與我國社會發展的狀況緊密相連,而思想政治方面的素養是發展其他素養的前提,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思想和行為素質,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社會的發展培育關鍵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修養,更是可以為日后社會的發展提供人才資源。
一、何謂“新形勢”
隨著經濟、科技、信息、文化的快速發展,世界的新形勢是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全球化發展,我國國內的新形勢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外來多元文化的進入,這些新的內容不斷影響著人民的生活。通過互聯網技術,人們了解信息的渠道變多、速度變快,與此同時,人們可以更為自由地針對社會事件發表自己的言論。而互聯網的全球性特征使得人們可以接收到跨國家、跨地域、跨文化的信息資源,人們接觸的信息種類也變得越來越多,受到不同文化的影響程度也越來越大。
二、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內容增多
在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文化的多元性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本土文化,但是文化的多元化也存在著一些弊端。西方文化中存在著西方世界的意識形態,在通過現代技術的傳播下對大學生產生了重要影響,西方文化中存在著歷史虛無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個人主義等等具有侵蝕性得到文化因素,不利于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更加多樣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現階段“互聯網+”的大力推廣和發展,信息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信息技術的轉型升級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網絡,日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高校學生是對網絡運用最為頻繁的群體之一,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傳統的教育方式,更是要結合新的時代特征,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來進行教育。
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與方法創新探究
(一)建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
建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和正確的輿論導向,通過運用互聯網技術,弘揚社會主旋律、社會正能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這些內容融入教育的體系和過程中,建立高校大學生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將社會中積極的思想文化融入這個機制中,使得這個體系更加的體系化、系統化。
(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
在現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老師要把握好時代潮流,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以及現代化媒體技術,新的教學環境以及學生接觸新鮮事物的能力對老師教課的水平以及老師的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老師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不僅要細致、熟練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還要提高運用互聯網技術的能力。
(三)將現代技術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老師站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下面聽講、記筆記的授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新的發展需求,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新的時代發展背景。運用現代技術,如通過多媒體技術、微信公眾號文章、微博等等途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等因素的發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內容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更加多樣,外來多元文化的進入,外來文化中新的內容不斷影響著人民的生活。因此,在新形勢下,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與方法就顯得十分重要,而如何創新這種途徑和方法,成為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大學生是建設祖國未來的希望,是重要力量,關鍵因素。建立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將現代技術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等方式在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