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依法治教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院校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重要舉措。早在2015年,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建立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通知》和有關文件的精神,提出進一步加大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工作力度,促進學校決策科學化、內部治理法治化,提高依法治校水平。高等職業教育涉及學校與政府、企業、教師、學生等之間錯綜復雜的法律關系,各方權益如何協調和維護,需要法律顧問積極參與。
關鍵詞 高職院校 風險 法律顧問 機構性質 任職條件
作者簡介:朱愷,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辦公室科員,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教學法學。
中圖分類號:D63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9.186
法治中國建設涵蓋到各個領域,具體到高職院校,就是要全面推進依法治校。近年來,各地高職院校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高職院校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教育部《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完善內部治理的重要抓手,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教、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與水平、切實維護學校和師生的合法權益、有效防控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自身面對的風險
高職院校正處在高速發展的時期, 隨之會帶來一系列的法律問題:現代學徒制校企聯合招生、校企合作,下屬的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國有資產等都有可能涉及法律風險。例如: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能否聘請關于個人是否能以自己的名義代理會計記賬的問題,《會計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并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托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帳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帳。”財政部《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98號)第三條第一款規定:“除會計師事務所以外的機構從事代理記賬業務,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以下簡稱審批機關)批準,領取由財政部統一規定樣式的代理記賬許可證書。具體審批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確定”、第十條“未設置會計機構或配備會計人員的單位,應當委托代理記賬機構辦理會計業務”、第二十六條“未經批準從事代理記賬業務的單位或者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及有關規定予以查處。”
綜上,高職院校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要么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要么聘請具有代理記賬許可證書的機構辦理代理會計記賬業務,與自然人簽訂委托代理記賬服務協議不符合現行財政法規規章的規定。
可以看出,一份合同的審查不僅涉及合同法,還涉及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這就要求法律顧問平時需要多積累,多留意,以備不時之需。
再如,江西一高校發布了規范夏季著裝的相關通知,嚴禁男生穿背心短褲等出入教室、食堂、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嚴禁女生穿吊帶衫、露背露腹T恤衫出入公共場所;其中,女生裙子和短褲的長度不短于膝蓋上10厘米。校方將不定期檢查,發現違規者將進行通報。廣東一高校推出的學生宿舍內務大整頓的評分標準竟然是:“門窗不能有灰塵,垃圾桶里不能有垃圾……”。各種奇葩校規的背后,折射出當下高職教育的諸多問題,高校管理的粗暴化,不人性化,功利化。制訂校規,如何在管理學校與學生滿意中取得平衡,其實并不是一道是非題。
從尊重學生的權益出發,學校可以在制訂校規時從內網充分征求學生的意見,或者邀請有學生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了解學生的訴求,讓其充分表達意見,同時可以就執行效果評估制訂的制度是否合理。法律顧問此時的作用為:一要審查該制度是否與上位法沖突,即“合法性”;二是要審查該制度的“度”在哪里,即“合理性”。如何制訂符合法律規定,又具有人性化的制度,離不開法律顧問從中參與協調。
(二)學生面對的風險
近年來,全國各地高校學生風險事故頻發,有新聞報道山東一高職院校學生由于自身經濟能力與消費需求不匹配,選擇分期購物或辦理信用卡消費,但沒能按時償還貸款,被犯罪集團催收債務的人員短信、圖片侮辱以及騷擾電話多次輪番“轟炸”后,致使重度抑郁,被迫中斷學業退學;湖南一高職院校學生因無力承擔高額的貸款債務被迫到該犯罪團伙打工還債,逐步演變成為犯罪團伙成員;廣東一高職院校學生因無法清晰地識別網絡謠言,毫無根據的情況下在朋友圈、微博轉發不實文章,擾亂社會秩序,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條例處罰管理》的規定,被行政拘留。
其次,目前高職院校與很多企業開展現代學徒制校企聯合招生、校企合作等項目,那么學生在里面涉及多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學徒,還有可能是勞動者。里面涉及很多侵犯自身權益的問題,例如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責任該如何承擔的問題;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責任又該如何承擔的問題。
上述的種種法律風險,會讓正處于學習發展階段的在校大學生精神和身心受到傷害。雖然目前高職院校中都開設了基礎的法律知識課程(一般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通過課程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但以上所述的各種案例,以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僅有課堂上傳授的理論知識根本無法應對生活中復雜多變的各種情況,以至于造成“學而無用”的窘境。筆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學生咨詢各種法律問題,五花八門,甚至是專業的律師也一時無法給出答案,需要查找法條規定、法院判例。建議高職院校對社會上發生的熱點案例,定期開展課堂講解,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在自身權益被侵犯的情況下懂得采用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的。
(三)教師面對的風險
教師是高職院校教育發展的支柱,教師的發展對于今后高職院校的自身發展事關重大。當前教師在教學工作、科研工作方面壓力都很大,高職院校要關愛教師,從教師成長的規律,幫助他們走好職業生涯的每一步。筆者在日常的工作當中,經常遇到有教師咨詢私人法律問題,較多的涉及購房合同糾紛與婚姻家庭糾紛。房子的問題,古人云,安居樂業,如果連“住”的問題都無法解決,如何讓教師靜下心來從事工作?婚姻的問題,這類問題處理不好,乃至會影響到兩個家庭及下一代的事情。這些事情并不是公務事項,但是卻對于教師而言異常重要。筆者建議可以設立法律顧問值班制度,每周安排值兩個半天,方便教師咨詢私人法律事務。一方面提升法律顧問的實務能力,使老師們明白法律顧問是真心實意為大家服務的,而不是光為學校的教學、科研中心工作服務的,另一方面可以使法律顧問熟悉各位老師,方便日后工作協調。法律顧問處理好教師遇到的日常法律問題,有助于教師自我價值的自我實現,教師自我價值的自我實現同樣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實施綱要》要求“高等學校應當設立或者指定專門機構負責學校法律事務、綜合推進依法治校”,但對該機構的定性卻沒有明確規定。目前高職院校法律顧問制度下,有的學校將法律顧問機構單獨設置,有的學校將法律顧問機構與學校辦公室合署辦公,有的學校將法律顧問機構對現有的校內部門進行法律事務管理職能的拓展。以上所述的各種模式,各有利弊,筆者傾向于將法律顧問室中獨立設置,法律顧問機構不應是附屬于某個部門的機構,應當保證其獨立性,給予人員編制和財政補貼,而不用糾結于法律顧問機構到底是向院長辦公會負責,還是向黨委會負責。
擔任高職院校法律顧問的人員,建議由本校具有法學背景,具有兩年以上高職院校工作經驗,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及具有兼職律師資格的教師擔任。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19年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的通知》的規定,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范圍為:(一)高等院校專任教師(含編外聘任專任教師);(二)高等院校政治輔導員;(三)高等院校行政直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人員;行政崗位的教師并不在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認定范圍內。律師法中規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中從事法學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員,符合本法第五條規定條件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依照本法第六條規定的程序,可以申請兼職律師執業。但實際情況是,如果行政崗位的教師想申請兼職律師執業,需要提交教師資格證,但行政崗位的教師按照目前規定無法申請高等學校教師資格,進而無法申請兼職律師執業。建議可以將行政崗位的教師輪崗至教學崗位,待其取得教師資格證后申請兼職律師職業資格,取得兼職律師職業資格后再調整回行政崗位。這樣具有兼職律師身份的教師,對內可以對重大決策出具法律意見書,對外可以給對方發送律師函。
最終選任的法律顧問具有一定的法學背景,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有一定的任職條件。同時,根據學校的具體工作情況,可以對于律師事務所采用一年一聘或是一事一聘的方法,一并提供法律服務,作為內部選任法律顧問制度的補充,在內選外聘法的模式下,對高職院校的法律事務雙重把關,既能夠保證法律顧問的服務質量,又能防止本校法律顧問由于行政體制的影響,影響其獨立性。
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在高職院校全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讓法律顧問以其專業化的素養推進高職院校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維權,提高高職院校行政治理水平,構建維護學校、教師、學生合法權益的堅強屏障。
參考文獻:
[1]皇甫婧琪.高職院校法律顧問制度建設[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
[2]榮莉,胡利勝.高職院校建立法律顧問制度芻議[J].職業教育研究,2016(9).
[3]駱家林,陳玲,侯士耀.依法治校視閾下的高校法律顧問制度問題研究[J].森林公安,2019(1).
[4]操武斌.高校法律顧問制度運行模式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7(15).
[5]夏露.高校開除學籍處分法律風險與防范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