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萍
[摘要]目的 探究細節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32例)與參考組(36例)。參考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在參考組的基礎上實行細節護理模式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生活質量、心理情緒的變化情況。結果 研究組的置管感染率為3.1%,低于參考組的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參考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為(35.1±3.7)分,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為(42.8±3.4)分,低于參考組的(57.4±3.5)分、(63.9±3.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細節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顯著,可以降低患者的置管感染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適合在臨床上推行。
[關鍵詞]細節護理模式;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7(c)-02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etail nursing model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Altogether 68 hemodialysis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32 cases) and reference group (36 cas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detai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infection rate of catheter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changes of psychological mo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catheteriz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3.1%, which was lower than 22.2%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scores and total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35.1±3.7) and (42.8±3.4) point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for (57.4±3.5) and (63.9±3.8) poi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Detailed nursing mo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hich can reduce the catheter infection rate,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mood of patients, and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Detailed nursing mode; Hemodialysis; Catheterization infection; Impact
在臨床上,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性腎衰竭、尿毒癥等腎臟系統疾病最有效的替代療法,可以幫助患者穩定自身的疾病特點,維持正常的腎臟功能[1]。血液透析可以幫助患者清除血液內的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維持患者的機體正常的運轉[2]。依照患者的殘余腎功能、心血管穩定性等一系列的相關因素,選擇最合適的血液透析方式,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透析,改善患者的腎臟功能[3]。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細節護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32例)與參考組(36例)。參考組中,男30例,女6例;年齡49~83歲,平均(65.8±2.6)歲;病程3~10年,平均(6.4±2.3)年。研究組中,男29例,女3例;年齡50~84歲,平均(66.4±3.2)歲;病程2~11年,平均為(7.2±2.5)年。本研究已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年齡49~84歲;②經過臨床檢查均符合血液透析的臨床治療標準;③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④無心血管系統疾病者。排除標準:①患有惡性腫瘤疾病;②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帕金森等疾病或極度不配合工作者;③體內的其他臟器發生病變者。
1.2方法
參考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為患者講解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幫助其增加對疾病認知的了解,調動患者主動參與治療的積極性,減少醫護人員工作的阻礙因素,調動患者整體治療的配合度。在透析治療開始前,告知患者相關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安撫。②在整個透析治療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嚴格按照無菌要求,選擇合適的導管,以降低患者感染的發生率,一旦出現異常要立即停止治療,對患者展開全面的搶救。在整個透析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及時對患者進行干預,幫助患者穩定生命體征。③在透析結束后,指導患者進行有效自我保護的方法,以減少患者導管感染的次數,密切觀察患者切口周圍的皮膚有無出現紅腫、分泌物等情況,一旦出現感染,要立即進行有效治療,對患者進行清創處理,將切口再次拆開進行消毒、清潔,以免感染的面積擴大,造成患者的腎臟發生損傷。
研究組患者在參考組的基礎上實行細節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如下。①在治療開始前,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核查,以確保患者的生命體征符合手術治療的標準,對患者出現的負面情緒進行干預,幫助其穩定自身的心理情緒,整個透析前,指導患者家屬一同參與對患者的心理情緒的安撫工作,使患者感受到充分的關愛,幫助其穩定疾病,促進其恢復健康。與患者進行深入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進行有針對性地干預。站在患者的角度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其改善負面情緒。②在透析治療的過程中,通過眼神、撫摸等方式,對患者出現的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進行安撫,對患者的導管進行檢查,嚴格按照無菌性進行干預,幫助患者穩定疾病病情。③治療結束后,為患者安排舒適的病房進行有效的休息,在患者的疾病狀態緩和后便可以回家居住,告知患者全部注意事項,并將聯系方式留給患者,一旦出現異常及時聯系并返回醫院治療。④在治療后,患者會擔心治療的預后效果,醫護人員與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為患者講解一些預后較好的案例,幫助患者調節負面情緒,告知患者預后會出現的情況并及時進行觀察,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視。必要時,請治療效果較好的患者來講解一些有關預后效果的相關知識。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比較患者的置管感染率、生活質量及心理情緒的變動情況。①采用生活質量量表(QLQ-C30)[4]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主要的評分項目包括情緒功能(EF)、軀體功能(PF)、角色功能(RF)、認知功能(CF)、社會功能(SF)、生活總質量評分(QL),整體的生活質量水平與評分成正比。①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5]對患者的心理情緒狀況進行評價,兩個量表主要包括40個題目,將其設定為1~4級,分值0~100分,SDS評分>52分為抑郁,SDS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嚴重;SAS評分>51分為焦慮,SAS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越焦慮。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置管感染率的比較
研究組的置管感染率為3.1%,高于參考組的2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評分及總評分均高于參考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SDS、SAS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SDS、SAS評分均低于參考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后,依照患者的體質不同也會出現不同類型的并發癥,加重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主要影響因素有透析器材質量、環境因素、跨膜壓力過大等[6]。在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及護理質量,穩定患者的疾病狀態,促進其恢復健康[7-8]。相關研究顯示,在整個透析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實行細節性護理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感染的發生率[9],幫助其穩定自身的疾病狀態,促進健康恢復[10]。對于實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常規護理不能滿足其多樣化的護理需求[11]。患者對自身置管的保護意識較差,對患者出現的負面情緒沒有穩定的調節作用,阻礙正常的治療,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2]。采用細節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整體的干預范圍比較廣泛,對常規護理干預所忽略的細節,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在不同的角度對患者可能會出現的護理問題進行預防性的護理干預,可以穩定患者的疾病癥狀,提高患者的護理質量,穩定患者的疾病狀態,緩解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從而改善患者的整體滿意度[13-14]。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還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5]。對患者在細節上進行調整后,患者的心理狀況變化,改善了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狀態,對患者置管感染有積極的預防作用。細節護理干預的實行,更加重視護理工作中的細節內容,能夠多方面滿足患者的身心護理需求,從而可以改善患者治療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SDS、SAS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應用細節護理模式的效果顯著,可以降低患者的置管感染率,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蕭遠英,李蕓,胡秀梅,等.以護士為主導的分組管理模式對血液透析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4):1235-1237.
[2]孫維彬.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23):167-168.
[3]張輝.淺析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9):180-181.
[4]魏萍,羅紅麗,鄧靜敏,等.協同護理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6, 22(1):163-166.
[5]高亞麗,朱楷,魏培丹.舒適護理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狀況和并發癥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8, 56(20):152-154,157.
[6]紀笑艷.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2):373-375.
[7]胡曉萍,熊迎春,徐李鵬.協同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 22(1):6-8.
[8]李芬,高珺,時淑俠,等.基于控制論為導向的護理模式對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情緒及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0):1123-1125.
[9]尚紅利,李慧群,李萌.細節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7):9383-9384.
[10]麥文麗,蘇明容.細節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1):1508-1509.
[11]王青峰.綜合護理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11):168-170.
[12]李慧,沈依云,萬朱琦.細節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實用醫學,2017, 29(9):1238-1239.
[13]李禮,葉琴,安照輝.小兒支氣管炎患兒實施細節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1):117-118.
[14]黎彩霞,李衛玲,陳怡.細節護理干預對孕產婦睡眠質量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23):189-191.
[15]王文君,張德秀.細節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醫臨床研究,2017,9(27):123-125.
(收稿日期:2019-02-26? 本文編輯:閆? 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