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澧清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7-066-02
摘 要 快速發展的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當前從事于公路行業的工作人員以年輕人居多,年輕人思想活躍,很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公路行業如何有效運用互聯網做好新時期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本文探討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 互聯網 公路行業 思想政治
互聯網在信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的進步與發展讓思想政治有了更多的途徑和更廣的空間開展工作,看似機遇,但也是嚴峻的挑戰。隨著國家“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推進并逐步深入到社會生活中,公路行業在這種潮流推動下,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創新,同時也給思想政治工作者帶來一定困惑。面對互聯網+時代下的挑戰和機遇,只要有關人員能以揚長避短的原則發揮好網絡技術的優勢,必能讓思想政治工作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一、互聯網+對公路行業職工思想政治的影響
(一)多元化信息來源
由于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來源具有多元化的特點,網絡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思想觀點,但這對于年齡結構發展愈來愈年輕化的公路行業而言,很容易受到各種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網絡信息的影響,尤其部分年輕人由于涉世不深,對網上信息不能很好的加以分辨,加上年輕氣盛、逆反心理強,容易跟人對著干,這給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
(二)全方位的影響
公路行業職工的工作環境相比于其他行業更加單調,而互聯網為職工帶來了各種休閑娛樂的選項,學習、交友、理財、購物等幾乎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互聯網對公路行業職工的影響可謂是全方面的,這讓職工思維的多樣性特征越來越明顯[1]。
(三)權威性被淡化
過去,思想政治工作者通過開會、培訓學習等途徑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互聯網時代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任何想知道的信息。在這種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權威性淡化就十分正常了,不但對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影響,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充分認識互聯網+對公路行業發展的重要性
(一)互聯網+帶來發展新契機
2015年,國務院下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此后,“互聯網+”深入各行各業,“互聯網+”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各行業創新能力的催化劑,為公路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基層公路部門更是在互聯網+推動下,各項工作大幅提升。
(二)互聯網+開拓政工者視野
互聯網+延伸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開拓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視野,由單一、平面的傳播向多元化、立體化、整合傳播演變。當下,由于E-mail、QQ、微信、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溝通工具的出現和使用,從多維度的角度無形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和空間立體化、最大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與時俱進,熟練掌握并應用這些工具,讓自己的工作便利、便捷。
三、運用互聯網+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幾個要點
(一)堅持正面引導
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互動性和匿名性等特點,當各種價值觀念和思想文化出現相互碰撞和交融時,要合理的運用互聯網+的特點和功能,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做好公路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灌輸到公路思想政治工作中去,通過互聯網+開放性的特點積極引導正確職工的價值導向。
(二)樹立開放思維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進一步強化了人們的權利意識、自主意識和平等觀念,這讓公路行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著平等互動、雙向溝通的挑戰。因此,要運用好互聯網+就必須讓政工干部從思想上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理念,這樣才符合在互聯網+背景下解決問題的條件,即開放的思維、平等的理念和寬廣的眼界。
(三)致力于增強內容吸引力
對于互聯網+擁有豐富的共享信息資源這一點,公路行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將其充分利用,基于多樣化的信息基礎讓思想政治教育變得趣味化、生活化、人文化,同時提升教育內容的服務性、思想性和知識性,實現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精神品牌,以此為主力傳播先進的思想理念和文化,為公路行業職工構建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
(四)強化監督管理
強化互聯網+背景下的公路行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從以下三點做起,一是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結合行政、法律和技術等手段強化對互聯網+的監督管理;二是以提高宣傳教育針對性為目的,結合公路系統的實際工作,加強對互聯網+信息發布、引導監控和分析;三是積極組織職工群眾開展與互聯網+有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典型警示案例的學習,逐漸推動文明用網、守法用網的良好風氣。
四、基于互聯網背景做好公路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做法
(一)健全內部網絡
從通觀全局的角度,以實現公路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全覆蓋”為目的,從以下四點入手建立并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內部網絡。首先,在公路業務各個環節中滲透思想政治工作,將思想政治工作提上日程,以“四同”為原則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公路各個領域發展的同部署、同規劃、同落實和同考核,開創思想政治工作與公路業務“一體化”運作模式;其次,通過將思想政治工作觸角延伸至公路行業的每個角落,實現思想教育機制的完善;再次,以逐級抓、逐級帶的方式讓工作責任得到進一步的明確,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被貫徹落實到位;最后,在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管理和基礎管理的同時,從靜態管理模式轉變為動態管理,實行管理機制的科學化,形成整體優勢和工作合力。
(二)拓展空間和渠道
當前公路行業職工除單位組織學習、培訓外,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以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的信息平臺。同時,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流與碰撞的主要場地也是這個平臺。因此,網絡時代下的公路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將信息網絡充分利用起來。一方面,以增強主流信息輻射的深度和廣度為目的,對信息資源進行及時的開發,合理利用主流文化對廣大公路職工進行熏陶,充分借助BBS、QQ、博客等網絡渠道,加強思想認識上的交流與碰撞,從經歷模糊認識、找準方向、提高覺悟這一過程,達到實現職工自主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開通網絡咨詢熱線、創建網絡交流平臺,正確利用好網絡平臺“匿名”“言論自由”的特點,開設“心之驛站”“心理聊天室”等板塊,與廣大職工進行思想溝通和交流,通過及時的解答和幫助,大致的把握住公路行業職工的思想走向。
(三)創建網絡工作“防火墻”
互聯網+對公路行業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即是一個謀求創新發展的機遇和工具,也是有可能給公路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帶來負面影響的網絡信息平臺。當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使用的內部局域網,盡管沒有與外部網絡相連接,但不排除其可能受到惡意攻擊和侵犯的可能,所以在網絡安全上還是存在一定的隱患。對此,為了保證互聯網+環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性和安全性,有必要采用“雙網分離”模式和“防火墻”來掌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權;除此以外,要加強對網絡的規范管理,按照網絡管理的相關法律文件規定,制訂詳細可行的網絡信息管理制度,實行信息傳輸審批制等規章制度,在網絡上構建起一條道德法律防線,逐步確立與規范網絡誠信和守法意識,為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開展提供保障。
五、結語
具有光榮傳統和使命的公路行業廣大干部職工,必須對當前日新月異的信息化時代形勢有著全面清晰的認識,尤其以互聯網+為背景和技術支撐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更加及時的認清當下環境下的重大機遇或者思想發展危機,讓政工工作變得更具創造性、時代性和規律性,從而運用好互聯網+,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發展,為公路事業可持續發展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付中平.新媒體時代公路事業單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J].現代國企研究,2016(6).
[2]王飛.淺析新媒體背景下交通行業思想政治工作[J].榆林學院學報,2017,27(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