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秋芳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身心飛速發展的啟蒙階段,是小學生個人能力養成的重要階段,特別是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當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引導小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方式,再加上德育教育對于班級管理有著重要意義,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應抓住時機,滲透德育教育。本文首先探究小學生德育教育滲透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并以此為切入口,來進一步探究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素質教育;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滲透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的工作不僅是完成自身教學任務、做好班級內部的日常工作管理,還需要切實發揮班級“大家長”的作用,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情況。其中,德育工作一直小學階段的重點內容,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所重點強調的教學目標,其對于完善學生人格、提升其道德水平都有著重要作用。故此,對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進行研究,極具現實意義。
1 小學生德育教育滲透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管理觀念滯后性,以成績論學生
基于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大多數教師多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判斷學生好壞,在此背景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深受教師青睞,即使其在具體工作中犯了某些錯誤,教師也會選擇諒解。相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來說,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給教師留下的印象則并不很好,特別是該類學生犯錯時,教師會加大對其懲罰力度。就目前來看,這種唯分數論的現象依然屢見不鮮,這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意義,也會造成學生兩極分化現象過于嚴重,進而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的全面成長。
1.2 班主任德育素質較低
就目前來說,大部分小學班主任不具備較強的德育素養,并沒有有效意識到德育教育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并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帶來極大程度的阻礙。此外,存在一部分班主任對于學生之間的關系并不能有效處理,其缺乏耐心,甚至沒有做到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惡意的諷刺和挖苦學生,這也使得學生和班主任之間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班級管理工作的意義。
2 素質教育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2.1 對學生表現出關愛之心
基于小學生年齡尚小,身心發育都還未成熟,所以較其他階段學生來說,小學生內心較為敏感、抗挫折能力較弱,其更渴望得到班主任的理解和關注。因此,為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班主任應該加強對小學生實際身心特點的理解,并定期和學生溝通和談心,以此來其心理健康提供堅實保證。不僅如此,班主任還需要從多個渠道來和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和關心。例如,為了能夠做到深入關心學生,,班主任需要和學生家長定期開展聯系,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其家庭條件,如學生是否是單親家庭、學生是否是留守兒童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得班主任在今后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時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方式實施,這樣既不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且還能和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在增進師生關系融洽的同時,還能夠使得學生規范自身的行為,提升自覺意識和自主意識。
2.2 創建良好的班級環境
小學生年齡尚小,其學習、生活中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對小學生來說,其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和班級內度過的,其在學校接觸更多的人無非是自己的班主任和同班學生,由此可見,班級環境對于小學生的日常學習以及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班主任應該不斷強化班級環境建設工作,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以此來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升自身品格。此外,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還需要加強對每一位學生責任心、愛心等德育品質的培養,進而為班級整體精神風貌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也能夠進一步促進德育教育的持續發展。此外,班主任還需要和家長建立必要的溝通,積極為家長灌輸良好家庭氣氛對于學生德育培養的重要作用,以此來構建家校結合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可以為學生學習環境的有效性提供堅實保證,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
2.3 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班主任不僅僅是整個班級管理的掌舵人,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的引導者。所以,為了能夠優化德育教育滲透效果,則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除了要為學生普及必要的德育知識外,還需要以身施教、做好言傳身教工作。這就需要班主任時時刻刻的規范好自身的言談舉止,以此來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在教育學生愛護環境時,就需要約束自己不要隨意丟垃圾,并對隨處可見的垃圾要隨手舉起放置于垃圾桶內。通過此種方式,能夠使得學生有意識的跟隨班主任進行學習和模仿,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意識提供有效支持。
2.4 開展有趣的德育活動
針對于傳統的德育內容而已,其和現代德育教育內容有著較大的出入。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需要班主任對德育教育內容實時更新和改進,使其能夠適合新形勢下學生的學習要求。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學生走訪敬老院為老人義務勞動以及表演方式等等,在此過程中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加強對老人的關心和愛護,使得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實踐中樹立尊老愛幼的意識,進而能夠進一步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意識的培養。
2.5 加強校內外的聯系,利用校外滲透德育
除了必要的校內教育之外,班主任還需要充分利用校外資源,優化教育方式的運用,以此來使得德育教育能夠有效滲透于學生的課余生活中。例如,班主任可以用隨意丟垃圾、惡意踐踏草坪等等生活中不道德反面素材,來使得學生加深對于不道德行為的理解,進而強化學生對于道德水準的深刻認知,逐步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此外,還需要不斷加強社會、學校、家庭三者之間的聯系與配合,將小學思想道德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并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普及正確的教育思想,傳授更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及時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讓家長主動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全面提高家庭、社會、學校的教育能力。
3 結語
一言以蔽之,班主任對于學生具有深遠的影響,其不僅僅教會學生知識技能,而且還能夠為學生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使得學生能夠在今后學習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并且逐漸具備推己及人、尊老愛幼等等良好的道德品質。因此,在素質教育下,班主任不僅僅要做好班級日常管理工作,還需要將德育教育工作有效融不入其中,以此為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黃少菀.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42):193-1 94.
[2]金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97.
[3]譚麗麗,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華夏教師,2018(0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