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幼兒園教育中加強對學生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既是幼兒園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培養質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途徑。對于幼兒來說有效的語言能力是以后學習的基礎,我們需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克服幼兒語言能力培育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具體的對策建議,從而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與進步,提高幼兒教學水平。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問題;對策建議
幼兒園時期正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對幼兒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進步,同時對幼兒以后的學習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一些幼兒園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學生們在語言表達時,會出現詞不達意或者概念模糊的現象,一些幼兒甚至會出現斷章取義、生搬硬套的問題,使得他們的語言表達出現問題。因此對于幼兒來說,加強對他們語言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已經成為了幼兒園幼兒教學的重要一環。
1 幼兒語言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師生雙方缺乏交流與合作
在對幼兒的語言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以自我為中心,難以照顧到所有幼兒,并且受到幼兒自學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傳統的施受模式無法真正有效開展,使得一些幼兒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必要的參與性以及求知欲,無法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
1.2 課堂教學中信息反饋不及時
由于學生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不足,因此導致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反饋不能及時傳到給教師,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幼兒教學的角度來說,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們需要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給予相應的反饋,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而由于幼兒的特殊性,使得這些反饋無法有效傳遞給教師[1]。
1.3 教育目標過低,教師和家長對幼兒的期望值較低,導致教學質量提高不快
激烈的社會競爭以及就業問題同樣是幼兒需要考慮的,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幼兒來說,如果不能學習好一項技能或者文化,那么在將來畢業后將會增加其找工作的難度。但是大多數家長對于幼兒的期望較低,并且由于自身條件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對幼兒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研究表明大多數家長對幼兒都懷有一定的愧疚,使得在日常教學中對幼兒的期望值較低,在培養上的要求也相對較低,無法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4 課堂教學效率低,教學中向幼兒傳遞的信息量少
由于幼兒參與到社會生活的機會較少,他們的日常知識儲備以及社會經驗較低,因此導致幼兒對教學內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對于字詞的理解會存在著相應的問題。并且由于對幼兒教學的實踐以及應用存在著不足,使得幼兒難以真正有效理解教學的內容。
2 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
2.1 抓住課堂教學陣地,豐富教學活動形式,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首先為了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的效果,我們還需要從課堂教學人手,不斷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激發出幼兒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是幼語言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教師需要加強對多媒體以及微課等教學工具的使用,結合手語、口語以及板書等形式為學生們介紹書本內容。教師還需要將學生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從加強師生交流、啟發學生思考以及以情抒情等方法開始,對教學過程進行創新[2]。
2.2 增加實踐機會,鞏固積累語言
其次在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我們還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不斷鞏固和積累語言知識。由于幼兒接觸和參與到的社會機會相對較少,并且其語言表達的實踐機會也較低,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為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學習以及交流的環境。例如在教室以及學校的其他地方,教師可以通過張貼名言名句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每節課的內容,感受到語言的存在。
2.3 重視日常活動,注意營造和諧氛圍,激發幼兒表達欲望
最后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需要教師們從日常教學活動開始,加強對教學氛圍的營造,激發出學生的表達欲望,提高學生們對知識的求知欲。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幼兒的指導與幫助,讓他們能夠重新建立起表達的信心,從內心深處產生出愿意與人說話交流的欲望。并且教師還需要營造出積極有效的課堂學習氛圍,從幼兒的需求出發,圍繞他們的興趣來開展課堂教學[3]。
3 結語
提高幼兒語言能力有助于幼兒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從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加強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春艷,探析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3):171-171.
[2]焦露青,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如何發展幼兒語言能力[J].讀與寫,2019,16(17).
[3]姚秀玲.關于幼兒園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探討[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8,000(018): 314.
作者簡介:蔡徐匆(1990.08-),女,漢族,福建莆田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