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圣祥
摘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嚴謹性都較高的學科,而且在解題時所采用的各種數學方式也間接體現了數學本身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全面學習的能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能力方面,從而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圍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做出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能力
高中數學學科教育具有關鍵的承接作用,在鞏固基礎數學內容的同時,進一步增加了學習的內容和難度。為學生在今后接受高等數學教學中,能夠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對于數學學習和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對高中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的培養也非常關鍵。
1樹立學生信心,加強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通過心理疏導,使學生正視自己,勇于面對自身的能力,敢于挑戰自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提高對德育的教育,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在遇到錯誤的時候,要養成主動糾正錯誤的習慣,增強他們自我調節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要起到示范作用,從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儀容儀表;在進行總結歸納時,要做到規范、詳細。教師要讓德育教育滲透到數學課堂,促進學生解題能力不斷提高。
例如,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三章《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一節課中,數學教師在講述指數函數時,可以借助計算器、計算機的運算功能,計算一些正整數的指數函數值,通過問題:“某種動物細胞分裂時,由一個分裂成3個,3個分裂成9個,這樣一直分裂下去,請大家用圖象表述這個細胞的分裂次數。”從而引發學生思考什么是指數?在講對數函數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之間的區別,通過情境導人,引人問題。教師在講述這節課時,可以在最后總結的時候,羅列它們的特點,使學生一眼看上去就明白,將比較難理解的知識變得更加簡單,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2制作糾錯本,及時地解決問題
糾錯本,顧名思義,用來糾正錯誤。在數學教學中糾錯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視,其主要原因是:首先教師和學生都會認為糾錯即改為正確答案即可;其次,大多學生和教師認為糾錯不需要重視,甚至是一件不必要的事口。但有效的糾錯并非沒有幫助,可以說有百益而無一害,有效的糾錯可以對學生起到實際性的幫助,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點或理解知識點。
例如,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二第二章《解析幾何初步》一節課時,它的重難點在于如何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確定點的坐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空間思維的建立,教師在課堂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問題,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培養。還可以通過學生互動,師生之間互動,使學生掌握已知點的位置,寫出其坐標,教師可以就學生的位置,確立中心點,讓每個學生寫出自己的所在位置。在學生思維養成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通過讓學生將不會的題,記下來,抄寫在糾錯本上面,在不斷地練習中建立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式。
3發散學生思維,尋找解題方法
高中學生由于接觸的知識面較窄,眼界也不夠寬廣。在此基礎上,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就會存在局限性,容易受到所學知識的限制,固化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從而進入到了解題的誤區,陷入尷尬的境地,產生鉆牛角尖的現象了。基于此,教師應該通過特殊的訓練方法、教學手段來改變學生的狀態,可以選擇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等方式。這樣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促使他們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能夠做到一道題多種解題方式。當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就可以迅速地找到解題思路,利用最佳的解題方案對題目進行準確解答,
讓難題可以逐漸簡化,提高解題的效率。例如,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必修三第三章《概率》一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概率論的發展:“在早期,人們就已經注意到只考慮那種僅有有限個等可能結果的隨機試驗是不夠的,還必須考慮有無限多個試驗結果的情況。那么,老師給大家提出一個問題,請大家思考一下,也可小組討論。拋擲兩顆骰子,求出現兩個‘4點的概率,那么他出現的概率是多少?屬于古典概型還是幾何概型?”通過問題,使學生學會思考,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尋找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4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學生教育的重要一環,就是高中數學,有效和準確的解題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數學能力,增強個人綜合能力,提升學習成績,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期望。通過教師耐心引導,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輔助工具,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端正態度,讓他們積極參與數學問題解決過程,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陸麗麗.培養化學閱讀技巧提高學生解題能力【J】.化學教與學,2012年,01:25-27.
【2】曹瑜,張玉娟,呂謙.例談高中學生數學解題的心理性錯誤【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8(02):23-28.
【3】楊曉菊.重視思維轉化,另辟解題蹊徑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淺談【J】.中華少年,2018,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