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
摘要:當前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使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良好心理狀況的重要性。當今校園內很多學生都存在心理問題,有的甚至嚴重影響了學習與正常生活。目前是我國素質教育飛速發展的時期,怎么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學生心理教育的現狀,對兩者的結合進行調查與討論,從而改善學校的心理教育狀況,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策略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學習、生活節奏也愈來愈快.隨之而來的是學校對學生要求的提高,使學生不得不迎接更嚴峻的考驗和壓力。這種現象出現后,心理教育越來越被大眾所了解,人們不再像從前一樣覺得心理教育是無用的。但是,由于我國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處于一種不成熟、不健全的階段,如果想與現代教育相適配的話,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要結合現實情況,對教育內容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改變,從而使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打好基礎,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1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由于我國綜合教育水平在飛速發展,所以勢必會造成各類教育的不均衡發展,其中最嚴重的便是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通過調查可知,小學生中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心理問題,隨之而來的便是孩子在其他方面受到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況十分重要,心理與學習、課后生活等息息相關,心理有問題時孩子可能會出現抑郁癥、過度自卑等情況。這可能與孩子本身的性格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便是孩子家長存在問題。小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的重要階段,本身就比較叛逆,若家長不會教育、不懂教育,家庭氛圍不和諧等,會使孩子過度早熟,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如學習熱情低、自制能力差、情緒消極等,甚至可能在家中與家長發生沖突。同時,在學校環境中孩子也可能出現問題。比如學習壓力過大、學習生活不適應、學生間的攀比、從眾心理等,都有可能引發孩子的心理問題。這種現象比比皆是,比如家中長輩過于看重孩子的學業,給予過多的壓力;比如同學之間因為新買的文具、玩具而產生嫉妒、自卑、從眾的心理;比如孩子因為家庭不幸福而引發的自暴自棄的心理等,會讓孩子心理畸形發展。除此之外,學生不懂得心理教育,認為其并不重要,也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2小學德育教學中融入健康教育的策略
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未來成長的基石,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習慣、生活態度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社會不僅看重一個人的學習成績,越來越看重人的心理素質。如果能把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起來的話,那么學生將得到更全面的發展,從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2.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教師們要想辦法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從而有效的控制和引導孩子們的心理狀況。教師要在實踐中進行改良,想辦法構建一個完善的體系,規范管理,豐富課程內容,選取有效的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嘗試使用CAI課件來進行教學。CAI課件可以把聲音、圖像、文字集于一體,對于小孩子來說,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更有利于與他們互動,從而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讓孩子們得到一個更完美的學習效果。
2.2開展多種形式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多方面發展,不能只看重分數,要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比如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現問題及時溝通,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才能促進他們智育與德育的共同進步。同時在課堂上要盡可能的多開展活動,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學習效果更加的深刻。與此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還可以更加靈活、更有針對性一些。比如對于新生們來說,教師可以添加一些有關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課程,讓孩子們入學后有一個良好的社交關系,保證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況。
2.3積極開展預防性心理健康教育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多種心理測驗來對學生進行心理狀況檢查,從而了解學生們的心理狀況。這樣有利于及早發現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從而及時的與他們進行溝通。教師們可以定期為他們進行測試,以便于動態監測,還可以建立一定的心理檔案,以便出現問題時及時回顧。做到早發現、早評估、早預防、早千預,從而保證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樂觀的人生態度,從而多方位全看發展。
3結語
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十分有利于他們的成長。近些年我國大力推廣素質教育,其中心理教育是關鍵的一環。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孩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掘,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孩子的聰明才智才會充分的釋放出來。小學教師們要格外注意,保持良好的嗅覺,不丟掉給孩子提供發展平臺的機會,時刻注意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起來。要采用靈活且有效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導,從而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韋世高,何愛文,小學德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做法解讀【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7(029):26.
【2】高洪.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