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輝念
摘要:戰略管控一直都是各大企業、各行各業的重心所在,事關任何一個企業發展的大局。房地產行業發展到今天,其暴利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尤其是2016年5月1日開始,隨著房地產業、建筑業、金融保險業與現代生活服務業等四大行業全面“營改增”以來,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再次加劇,行業的利潤率逐年下降。各種限價、限售、限購政策層出不窮,這無疑加大了房地產企業生存的難度,再不轉型的房地產企業恐怕難以在這波大潮中求得生存空間。文章基于“計劃+全面預算管理”,對房地產企業戰略管控體系進行研究,力求為房地產企業如何在“后營改增”時代獲得更好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房地產業;戰略管控體系
戰略管控體系,是一套系統化的管理邏輯,它更多地基于企業宏觀層面的把控,決定企業的戰略布局與經營發展方向。一個好的企業,勢必有著一套科學、合理、全面的戰略管控體系,它指引著企業快速、安全、高效發展。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劇,房地產行業迎來了一個全面的轉型期,國家宏觀層面已經給房地產行業定調,明確規定“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明確規定,實質上給房地產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定下了基調。基于此,廉租房、公租房、長租公寓、產業地產等業態,開始在房地產業慢慢站穩了腳跟,并將一定時間內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流。由此可見,國家宏觀政策對房地產行業戰略管控體系的制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基于“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控體系制定工具,對房地產企業精益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計劃+全面預算管理”邏輯
管理,歷來都是企業的大事,簡言之,管就是管人,理就是理事。任何一個企業,其實每天都在從事著不同程度的管理工作。自從房地產業步入白銀時代,以往的粗放型管理,不再適應企業發展新常態,從而一個個行業巨頭提出一系列的管理組合拳,諸如:基于平衡記分卡(BSC)的房地產業全面預算管控體系、基于彈性預算的房地產業戰略管控體系、基于財務共享機制的房地產業戰略管控體系、基于大數據時代的房地產業戰略管控體系、基于“互聯網+”的房地產業戰略管控體系等,這些都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房地產企業的戰略管控水平,帶領企業走向了一個個新的發展高度。
管理無定式,思維無止境。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劇,房地產企業對精益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計劃+全面預算管理”邏輯應運而生。所謂計劃,就是一系列行動的安排,而行動的執行,勢必需要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撐,“計劃+全面預算管理”就是基于一個這樣的邏輯,它很好地架構了計劃跟執行之間的橋梁。當一個企業,任何行動都事先有計劃,然后再預算,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無效成本支出,從而實現組織的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的整體盈利能力。
全面預算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它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文章中談及的全面預算,更多的是一個動詞。它要求公司全員參與、全過程管控、全資金預算,且所有預算必須先有計劃,從而實現“計劃+全面預算管理”的整套邏輯,確保公司的各項經濟活動高效 、規范、有序開展;確保管理過程留痕、支出及決策有據,為后續戰略管控體系的升級提供系統的數據支撐。
二、“計劃+全面預算管理”對戰略管控體系的作用
戰略管控體系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口號,也不僅僅是管理層才需要關心的領域。一個公司管理人員,無外乎三類:基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以及高層管理人員。在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中,這三類管理人員各司其職、各就其事。傳統企業通常的做法是,高層制定公司發展戰略,中層負責執行公司戰略,而基層管理人員,更多地是負責中層下達的具體任務,這樣的管控體系可想而知,有可能會面臨如下尷尬的局面:中層對公司戰略理解錯位,基層對具體任務執行不到位,導致最后高層制定的戰略無法落地,從而給組織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計劃+全面預算管理”很好地避免了上述存在的問題,因為這種管控邏輯,最大的好處就是全員參與、全過程監督、全資金預算。基于“計劃+全面預算管理”的戰略管控體系,不再讓公司戰略成為一句空話、一個口號,而是基于全員對公司戰略的一個全面了解與執行,它將公司全員形成一股合力,讓大家都站在組織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公司發展大局出發,無疑提升了組織的效率,減少了溝通成本,降低了公司戰略風險。
三、如何構建“計劃+全面預算管理”的房地產企業戰略管控體系
任何一個體系的構建,都需要組織的高度關注,尤其是高層管理人員的大力支持,房地產企業也不例外。為構建一個適合房地產企業發展的“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控體系,主要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公司應該形成應有的制度,從制度層面加強對“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控體系的政策支持。
2. 加強對公司全員宣貫,讓全體員工知曉公司的戰略,更重要的是對“計劃+全面預算管理”的管控邏輯要有清晰的概念,防止大家因為不理解,而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降低戰略執行層面的風險。
3. “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控體系不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成不變,它需要結合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進行動態調整和平衡,從而不斷適應公司發展新常態,形成有效的競爭合力。
4. 戰略管控體系需要結合國家的宏觀政策導向,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尤其注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兼顧行業發展新趨勢,最終形成適應企業發展的戰略管控體系。
5. “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控體系,存在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計劃,一個是全面預算管理,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計劃的全面預算,將導致公司無所是從,徒增無效成本;沒有全面預算的計劃,將無法保證企業戰略的有效實施;因此,一個好的戰略管控體系,要權衡好計劃與全面預算管理之間的關系,形成強有力的管控邏輯,最終確保所制定的戰略管控體系卓有成效。
四、房地產企業戰略管控體系引發的進一步思考
房地產行業發展到今天,TOP50強也好,TOP100強也罷,包括碧桂園、恒大、萬科、萬達、融創、金茂、金地、旭輝等品牌房企,相信他們能有今天的規模化發展,無疑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相對成熟的管理邏輯,以及相對適應行業發展新常態的戰略管控體系。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對房地產行業的重新定位,很多房地產企業沿用傳統的戰略管控體系,恐怕難再帶領其企業取得更好的發展,其規模與效益恐怕也難以再見成效。因此,房地產企業必須重構其戰略管控體系,即使文章討論的基于“計劃+全面預算管理”戰略管控體系,也只能在一定階段帶領企業取得適度的發展。
隨著行業集中度不斷加劇、并購浪潮來臨,基于現代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系列房地產企業戰略管控體系,相信會于不久的將來面世。比如:基于作業成本法(ABC)的戰略管控體系、基于供應鏈管理(SCM)的戰略管控體系、基于價值鏈管理(VCM)的戰略管控體系、基于產城融合的戰略管控體系等,對于任何一個房地產企業來說,所有這些幾乎都是新課題,也是必須面對的行業發展新態勢。房地產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對市場的警覺,加強內部管控體系建設,以最快的速度找準自己的戰略發展方向,構建適合自己發展的新型戰略管控體系,從而在這波轉型浪潮中贏得一席之地。
文章更多地是理論引領,后續會結合具體案例,展開對房地產行業戰略管控體系的研究,希望能給房地產企業良性聚焦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勝波.淺談房地產全面預算管理現狀及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17(15).
[2]劉凌冰,韓向東,李斌.國投集團全面預算系統建設的實踐與啟示[J].財務與會計,2014(03).
[3]張鐘玲.國有房地產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會計師,2017(05).
[4]洪光輝,田帥.基于戰略和價值鏈分析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J].建筑經濟,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