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磊 李萌飛
【摘 要】隨著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持續深化,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有效治理凸顯出關鍵意義。如何在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污染治理中,有效應用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LDAR),已經成為業內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LDAR技術的相關內容,分析了當前化工行業VOCs污染控制現狀及問題,研究了VOCs污染治理中LDAR技術的有效應用,并結合實踐經驗,探討了其應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關鍵詞】LDAR技術;VOCs;污染治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 X51;X701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3-024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3.116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ffective manage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has highlighted the key significance.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leakage detection and repair technology(LDAR)in VOCs pollution control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issues in the industr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LDAR technology,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VOCs pollution control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studies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LDAR technology in VOCs pollution control,and discuss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 words】LDAR technology;VOCs;Pollution control;Application
1 LDAR技術概述
LDAR技術是指通過采用專業檢測分析儀器對設備的閥門、法蘭、泵機等進行定期檢測,及時查找發現設備泄露隱患點,并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維護與管理,實現精準查找,精準修復。有資料表明,通常情況下LDAR技術的實施過程為:檢測泄漏點位、作出專門標識、檢測泄露濃度是否在合理范圍內、檢測泄露部件、維護及修復、形成修復記錄并存檔備查[1]。早期的泄露檢測方法相對落后,通常通過嗅覺、觸覺、聽覺等進行判斷,難以精準掌握泄露問題的詳細情況。后來出現了皂膜檢測方法,逐漸成為廣大化工企業的主流檢測技術手段。隨著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相應的檢測技術創新不斷,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特征,檢測設備更加智能、更加便攜、更加精準,為開展化工設備泄漏檢測與修復提供了更多選擇。通過對LDAR技術的有效應用,可精準、快速地定位泄露點,提高了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效率,對于優化VOCs污染治理效果具有關鍵作用。
2 化工行業VOCs污染控制現狀及存在問題
2.1 企業VOCs排放總量難以準確估算
通常而言,石油化工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復雜多變,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在VOCs排放總量估算方面難以形成有效控制。盡管國家有關部門對排放總量估算制定了相應的技術規范,建立了排放總量估算的指標體系,對化工企業的VOCs污染源進行了細化分類,并提供了部分估算方法。但在實踐環節,卻存在著執行落實困難,不同的估算方法各有優劣,各有側重,均無法準確獲取VOCs的排放總量,導致估算數據精準度不夠,難以為后續治理工作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參考與借鑒[2]。
2.2 技術設備不健全
在化工企業中,VOCs污染的最主要途徑是設施設備的泄露。受化工行業特殊性的影響,我國現存的化工企業大都建廠較早,所配備的化工設施設備先進性不足,未能充分考慮VOCs污染的排放問題,相關組件更新升級難度較大,新組件與傳統設備體系的匹配性不足。比如,有的密封件僅局限于機械密封層面,密封效果遠遠不夠,有的閥門等僅考量了實際應用性能,對應用中產生的腐蝕性估計不足。
2.3 有機廢氣處理效率不足
對于化工行業產生的有機廢氣,盡管在技術層面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處理效率不足始終是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之一。對于有機廢氣處理而言,有生物法、吸附法等多種處理技術方法可供選擇,但部分化工企業對處理方法的應用不到位,使廢氣處理效果不甚理想。部分化工企業生產管理方式相對粗放落后,缺乏現代化的廢氣處理觀念,未能及時配備先進的技術裝備,使有機廢氣的處理效率始終處于相對低下的狀態。
3 基于LDAR技術的VOCs污染治理應用探討
在化工企業VOCs污染治理中,LDAR技術的有效應用,有助于及時準確定位泄露點位,通過行之有效的技術方法予以修復維護,降低因泄露造成的污染指數,為提升污染治理效果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具體而言,VOCs污染治理中LDAR技術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LDAR實施范圍識別
在LDAR技術應用中,實施范圍識別可直觀地判定存在泄漏可能的設備組件,有效辨識設施設備中VOCs質量分數的高低。LDAR實施范圍識別的通常做法為:依據設施設備物料需求表,設備操作規范與要求等基礎資料,在化工工藝流程圖及管線布置圖上對物料狀態進行標注劃定,確定LDAR技術的實施范圍[3]。
3.2 密封點定位和標識
在綜合研判分析LDAR實施范圍的基礎上,便要進行準確的密封點定位,并對其作出科學化合理化的標識,以進一步提高LDAR技術應用的針對性與有效性,使存在泄漏隱患的點位更加直觀化、系統化,提高密封點位檢測和維修的效率和效果。在實踐中,一般采取的密封點定位標識方法有圖號標識法、色彩標識法、立體標識法以及綜合標識法等。不同的標識方法有不同的優勢特點,但每一個密封點描述均具有唯一性、順序性等特征?;て髽I要以優化標識效果,提高可視化程度,便于開展維護管理等為出發點,結合自身實際需求擇優選用。
3.3 密封點文件資料建立
建立密封點文件資料的過程,是將LDAR技術書面化、文字化、材料化的過程。通過密封點文件資料的有效建立,可為后期對密封點進行現場檢測和維護提供基礎性依據。密封點文件資料的形成要詳細客觀,將不同密封點的詳細情況、設備特點、工藝性能等進行準確記錄,使閱讀者能夠輕松、清晰、準確地獲取文件資料信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密封點文件資料要將總有機碳(TOC)質量分數與每種VOCs的質量分數記錄在內,以提高檢測工作的精準性。
3.4 密封點實時檢測
對密封點進行實時檢測,是LDAR技術應用的最關鍵部分之一。在該環節,通常需要借助精密檢測分析儀器來完成。在實施檢測前,要全面詳細地了解檢測儀器的使用方法,必要情況下需要對儀器進行預熱與校準,以降低檢測數據誤差,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在檢測過程中,要從設施設備的整體著眼,從密封點細處著手,采用多次檢測法,取均衡值。當檢測數據出現較大偏差,超出合理范圍時,要及時檢查儀器的精準性,并進行專業校準,減少儀器檢測的偏離值[4]。
3.5 LDAR報告
LDAR技術的末端環節在于形成管理報告,為化工企業進行分類匯總、統計整理提供基礎依據。根據時間節點的不同,LDAR技術報告可分為月度報告、年度報告、專項報告等。
4 LDAR應用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4.1 常見問題剖析
4.1.1 LDAR實施范圍標識不清
化工企業設施設備專業性與系統性較強,存在泄漏隱患的區域相對復雜,且存在相互交叉現象,如果LDAR實施范圍標識不清,則容易使部分重點敏感區域無法納入LDAR技術的檢測范圍,影響技術實施效果。
4.1.2 密封點實時檢測不規范
在進行泄露點正式檢測前,需要事先校準檢測儀器,將檢測儀器調試到最佳工作狀態,實踐表明,因檢測儀器調試不到位而造成的檢測數據不準確的問題普遍存在。同時,部分檢測過程忽略檢測環境的變化,在相對極端的環境下開展檢測,使檢測結果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
4.1.3 泄露點的維護與管理實效性不足
及時有效的泄露點維護與管理,可高效化解泄露難題。但由于對泄露點維護管理思想重視程度不足,采取應對措施的時效性不夠,未能對泄露問題形成有效管控,造成泄露問題擴散蔓延,導致后期維護管理難度增大,產生更為嚴重的泄露問題。
4.2 建議
首先,要高度重視LDAR技術的實際應用,樹立LDAR技術應用過程的規范化意識,提高其在VOCs污染治理實踐中的地位,嚴格遵守該技術方法的技術標準及實施規范,確保其應用流程的科學化水平。其次,要建立LDAR技術內部管理控制體系,通過內控體系效用的發揮,使LDAR技術的實施方法得以創新,使實施過程得以全面有效管控,使實施結果更加準確有效。再次,要充分整合化工企業、社會機構、政府部門之間的現有資源,一定程度上實現政策、技術等資源的互聯互通互享,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為LDAR技術的順利實施提供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提高LDAR技術的經濟性[5]。
5 結語
綜上所述,VOCs污染治理具有較高的難度系數,因此需要始終強化LDAR技術的應用。受工藝方法、應用條件、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影響因素的制約,LDAR技術在VOCs污染治理實踐中依舊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制約著污染治理整體效果的提升,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LDAR技術的客觀實際出發,充分遵循VOCs污染治理工作的基本規律,優化技術流程,創新工藝方法,為切實提高VOCs污染治理成效提供最為堅實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尤可為,葛蘊珊,錢一欣,等.新生產空調客車內揮發性有機物濃度水平和來源分析[J].環境科學,2017(5):1436-1440.
[2]石玉珍,王庚辰,徐永福.北京市城近郊區光化學煙霧模擬研究[J].氣候與環境研究,2018(11):84-92.
[3]譚吉華,段菁春,趙金平,等.廣州市灰霾期間大氣顆粒物中有機碳和元素碳的粒徑分布[J].環境化學,2019(12):267-271.
[4]中國化工學會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推行清潔生產實現化學工業持續發展[J].化工環保,2019(05):289-294.
[5]魯君,李莉,林立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泄漏檢測與修復技術[J].化工環保,2018(14):323-326.